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機構預測:車企OTA升級策略正發生顯著轉變,2030年車聯網滲透率或達85%

2025-08-15 15:41

每經記者|劉曦    每經實習編輯|余婷婷    

「預計到2030年,全球車聯網市場總量將增長到7700萬輛,滲透率將上升到85%,未來預計95%的聯網新車具有OTA升級能力,整車OTA升級聚焦座艙和智駕。」8月14日,標普全球汽車汽車供應鏈與技術首席分析師李凡妮在標普全球汽車「2025 Mobility Intelligence Dialogue」系列活動發佈會上表示。

面對日前政策層面對智能網聯汽車監管的加強,李凡妮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車企的OTA升級策略正在發生顯著轉變,從早期的快速迭代逐步轉向更加穩健的節奏。2024年下半年,部分車企還能保持每兩周一次的軟件版本升級頻率,但到2025年上半年,行業整體升級頻次明顯放緩,這反映出車企在軟件管理上的規範化趨勢。

「如今車企在每次OTA升級后,不僅需要整合軟件版本,還需向監管機構提交完整的軟件包和功能説明,以確保合規性。這標誌着行業正逐步走向成熟。」李凡妮認為。

在技術創新方面,三電系統正經歷從單一性能競爭向系統集成能力的跨越式發展。標普全球汽車中國汽車供應鏈與汽車技術預測高級分析師楊潔指出,在三電領域,除了單項性能比拼,系統集成與全球適配能力也是關注的重點。

「中國廠商在電驅動技術上已進入高集成化階段,從早期的3合一系統進化到12合一,將電機、控制器、減速器、充電機等核心部件整合到同一平臺。這一變化不僅提升了功率密度與效率,也縮短了適配周期並降低製造和維護成本。同時,集成化有利於車企出海,通過減少國外生產環節,降低生產難度和成本。」楊潔表示。

從產業整體格局來看,中國汽車市場正在經歷深度調整。標普全球汽車大中華區汽車分析聯合總監陶杲表示,根據測算,2017年至2018年國內汽車產能達到峰值,這兩年隨着汽車產業的優勝劣汰,大批造車新勢力已開始退出,總體產能有明顯下降。儘管當前產能利用率處於相對低水平,但伴隨着未來幾年出口市場的持續增長以及國內汽車消費的復甦,預計國內汽車產能利用率會迴歸到80%的健康水平。

在這一背景下,標普全球汽車大中華區業務負責人張磊特別強調,中國車企正面臨難得的全球化機遇窗口期。從智能座艙到三電系統,再到中重卡領域,能否在電驅與充電的集成化、海外本地化生產、差異化座艙服務等方面實現突破,將直接決定中國汽車產業在下一輪全球汽車產業分工中的位置。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