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5 15:30
消息面上,近期,多款高價「明星藥」入圍了「醫保雙目錄」初步形式審查的藥品名單,例如國內首款獲批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阿基侖賽注射液(奕凱達)、首個獲批的PD-1抑制劑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歐狄沃)等。2024年獲批的兩款阿爾茨海默病新葯侖卡奈單抗和多奈單抗均進入了商保創新葯目錄初審名單。
與此同時,相關創新葯企盈利也迎來了快速增長。中證香港創新葯指數(931787)的第三大權重股百濟神州(6160.HK)營收強勁增長,利潤大幅扭轉。根據公司1H25財報,百濟神州實現收入24.33 億美元,同比增長45%;歸母淨利潤為9559 萬美元,成功扭轉去年同期的虧損局面,為公司歷史上首次實現季度GAAP盈利。
場內ETF方面,截至2025年8月15日收盤,中證香港創新葯指數上漲0.86%,港股創新葯ETF(513120)收漲2.10%,實現3連漲。成分股宜明昂科-B上漲13.44%,諾誠健華上漲6.36%,復星醫藥上漲5.21%。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70.59%,其中石藥集團上漲4.50%,三生製藥上漲3.13%,百濟神州上漲3.03%。值得一提的是,該指數生物製品+化學制藥權重佔比達92.5%,這也是當下ETF跟蹤的指數中,較為「純血」的創新葯行業指數之一。
從資金流向看,近10個交易日內有6日資金淨流入,合計「吸金」27.07億元。
國金證券指出,港股創新葯行業的核心投資價值源於估值歷史低位與基本面加速改善的錯配,形成較高性價比的配置窗口。
(1)估值層面,港股創新葯行業處於成長性行業的估值窪地,未來上行空間仍較為可觀。
(2)業績層面,港股創新葯企業在利潤端呈現出明顯的「分化式改善」格局,部分具備成熟商業化能力的龍頭企業,憑藉豐富的產品矩陣,已成功實現淨利潤轉正。
(3)政策層面,臨牀審批加速縮短了創新葯的上市周期,醫保談判的量價平衡機制促進實現創新葯企「降價-放量-增收」的良性循環。
港股創新葯ETF(513120),(聯接A:019670,聯接C:019671):緊密跟蹤中證香港創新葯指數,投資港股創新葯產業。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創新葯ETF(513120)支持T+0交易,這意味着投資者可以在交易日內進行多次買賣,極大地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