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微關注】港股乳業大漲!肉奶周期共振, 牧業迎來周期性機會

2025-08-15 15:35

(來源:奶牛微看)

8月12日,港股乳業股大幅拉昇,這一顯著的市場異動引發關注。截至收盤,澳亞集團飆升43.15%,年內累漲103.48%;原生態牧業也上漲了11.84%,年內漲幅達172.44%;現代牧業漲10.32%,優然牧業漲5.46%,澳優、蒙牛乳業、中國飛鶴等也紛紛跟漲。

顯而易見,今日大漲的乳業股存在一定分化,大漲個股中多數是細價股,且原料奶相關個股佔據主流,尤為澳亞、原生態牧業、現代牧業及優然牧業。

對於這輪乳業股的上漲,市場分析認為,眼下港股板塊輪動節奏加快,疊加消費預期回暖、生育政策落地以及原奶周期反轉的預期,資金正扎堆關注乳業概念股,而作為產業鏈上游的原料奶環節,有望成為率先受益的領域。

今年3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隨后,廣東、河北、海南等多地相繼出臺提振消費的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從中央到地方,在這一系列刺激消費政策的推動下,國內消費市場呈現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這也為乳製品行業注入了復甦動能。此外,近日《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政策重磅落地,也有望直接拉動乳製品等相關消費需求增長。

國泰海通證券指出,「國補」正式進入生育領域,測算年均發放育兒補貼約千億,有望發揮乘數效應且有加碼可能,提振乳品等行業需求。

招商證券也指出,在全國生育補貼政策落地與后續地方政策跟進的節奏下,乳製品板塊關注度提升。

從基本面來看,近幾年,乳製品行業周期性矛盾加劇,乳企業績普遍承壓。不過,歷經了三年底部調整,我國奶牛養殖業進入加速變革期,牧場產能出清節奏加快,有利於緩解當前奶源過剩、奶價低迷的局面。

財通證券最新研報指出,肉奶雙周期共振下牧業迎來周期性機會:原奶周期進入尾聲,奶價下跌邊際放緩,供給端存欄去化疊加需求端改善預期(育兒補貼、國產深加工產能釋放),預計2026年可迎來拐點;肉牛周期觸底反彈,牛肉價格上行有望加速牧業淘牛,同時也利好牧企現金流及利潤改善。當前牧企PB仍處於0.7-1.2倍的低位,相較於周期高點的2-2.5倍仍有空間。

存欄去化,原奶周期已至尾聲。原奶價格經歷4年下行周期,於2025年上半年放緩降幅,當前處於下行周期尾部階段。2024年以來國內奶牛存欄持續去化,截至2025年2月降至611萬頭(較2023年峰值下降37萬頭)。該行預計下半年淘牛有望進一步加速,主因:1)奶價持續低於社會牧場現金成本,持續虧損倒逼出清2)三季度青儲期臨近,對牧場一次性投入資金壓力較大3)肉牛價格上行,淘牛收益增加,為中小牧場退出提供窗口期。需求端育兒補貼政策落地、國產深加工產能進入投產期,對原奶需求有所提振。供需合力下,該行預計原奶周期拐點有望於2026年內出現。

肉奶周期共振,兩維度利好牧企。短期來看,肉牛價格上漲可直接增厚牧企淘牛收益,帶來可觀的利潤及現金流改善。經過測算,相較2024年水平,在淘牛價格上漲40%假設下,該行預計優然牧業、現代牧業、中國聖牧通過淘牛或可分別增加收益4.4、3.4、0.8億元。中期來看,肉牛價格上行有望催化行業內社會牧場存欄加速出清,利好原奶供給格局改善,從而進一步傳導至原奶價格。

國泰海通證券研報指出,2025年6月奶價均價同比-7.7%至3.04元/kg,目前行業虧損面超90%。該行認為,飼料成本增長與活牛價格提升有望加速奶牛存欄去化。25H2隨着青貯收儲資金壓力加劇、熱應激下供給端減產與成母牛補欄減少,需求旺季行業有望進入供需平衡通道。2025年生育補貼政策落地有望提振乳製品消費需求。該行認為,受益於前期集中擴產影響消退、泌乳牛補欄減少與需求回暖,2026年奶價上行確定性強。

來源:港股解碼、智通財經、網絡綜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