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5 15:18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作者:舒思勤、洪希檸、夏昌盛、方麗
摘要
■ 核心觀點:
行業概況
租賃行業馬太效應加強近幾年來,融資租賃行業加強監管,行業出清部分公司。根據中國租賃聯盟統計的數據,商業性融資租賃公司數量由 2020 年的12,085 家下降至 1H24 的 8,600 家,行業馬太效應有望加強。
公司業務:「金融+產業」雙輪驅動
遠東宏信 2024 年資產規模 3,604 億元,在所有租賃公司中排名第4(wind 數據),主要業務包括金融及產業運營,1H25收入佔比為64%/36%。公司高分紅標籤鮮明,2024/1H25 分紅率超 50%。
金融租賃:盈利能力方面,公司淨息差穩定在較高水平,1H25 為4.06%,遠超商業銀行淨息差(2024 年為 1.52%)。資產質量方面,公司不良率長期處於較低水平,1H25 為 1.05%,遠低於商業銀行平均不良率(2024 年為 1.50%)。市場利率下行的情況下,預計未來公司生息資產收益率及負債端成本率均小幅下降,在宏觀經濟仍有壓力的情況下生息資產小幅增長,25-27 年公司金融利息收入為 216/222/229 億元,同比增速為 2%/3%/3%。
產業運營:板塊收入的核心貢獻者是宏信建發。宏信建發是中國領先的設備運營服務提供商之一(從事經營性租賃,設備所有權不發生轉移),截至 1H25 末,建發在全球範圍佈局了 567 個網點,擁有高空作業平臺 20.3 萬台,數量排名全球第一。宏信建發所處的設備運營服務市場潛在空間巨大,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23-27 年高空作業平臺、支護系統、模架系統等行業規模的複合增速分別為 16%/11%/11%,宏信建發作為龍頭設備運營服務商,有望把握行業規模擴張的機遇。此外,建發積極佈局海外,海外網點數已達 63 家,且今年 5 月收購了馬來西亞頭部租賃服務商東慶公司80%的股權,未來海外業務貢獻有望提高,預計 25-27 年產業運營收入分別為 149/154/163 億元,同比增速為-8%/4%/5%。
風險提示
宏觀經濟大幅下行;利率大幅波動。
+
目錄
一、行業概況:租賃行業馬太效應加強
二、公司層面:「金融+產業」雙輪驅動
2.1 業績概況:金融、產業雙輪驅動
2.2 金融主業:高淨息差、低不良率
2.3 產業運營:建發進一步海外擴張
附錄
風險提示
正文
一、行業概況:租賃行業馬太效應加強
我國融資租賃行業包括金融租賃及商業性融資租賃(商租)兩大類。金融租賃公司屬於持牌非銀金融機構,一直由國家金融監管局(原銀保監會)監管,監管也較商租更嚴格,比如有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商租公司最早由商務部監管,2018 年監管權劃轉至原銀保監會,現由金融監管局管理。
近幾年來,融資租賃行業加強監管,不斷推出新政策引導租賃業務迴歸本源、往高質量發展轉型,行業出清部分公司。由於商業性融資租賃行業的監管弱於金融租賃行業,因此歷史上出現過野蠻生長,導致公司數量眾多,近幾年監管嚴格后殭屍公司、劣質公司的出清也更為明顯,根據中國租賃聯盟統計的數據,商業性融資租賃公司數量由 2020 年的 12,085家下降至 2024 年上半年的 8,600 家(金融租賃公司數量一直在 71 家左右),行業馬太效應有望加強。
根據 wind 及全球租賃報告披露的數據,2008-2023 年,我國租賃業務量由 219 億美元增長至 3,487 億美元。2021 年后租賃業務量波動主要是因為行業監管趨嚴后租賃公司壓降城投平臺類業務以及部分劣質公司出清所致。我國租賃業務量僅次於美國,但是租賃市場滲透率(租賃業務量/固定資產投資額)較低。與發達國家 30%以上的滲透率相比,2023 年我國租賃滲透率僅12%,排名第26。隨着產業結構升級、城鎮化進程推進、基建投資加大,我國融資租賃行規模及滲透率將繼續穩步增長。
由於金融租賃公司一般是銀行系公司,母公司給予的支持力度較大,資金實力更雄厚,因此規模大的租賃公司以金融租賃公司為主。根據 wind 統計的數據,商租公司中,遠東宏信資產規模最大,2024 年末總資產為 3,604 億元,在所有租賃公司中排名第 4。
二、公司層面:「金融+產業」雙輪驅動
2.1 業績概況:金融、產業雙輪驅動
公司收入總額從 2014 年的 101 億元增長至 2024 年的 377 億元,近幾年增速放緩主要是由於公司出於對宏觀經濟的判斷審慎進行投放以及行業監管趨嚴后壓降城投類業務所致。歸母淨利潤方面,增長趨勢與收入接近,24 年歸母淨利潤大幅下降並非主業顯著惡化,而是因為(1)收入下降,但由於人員開支等支出未縮減,費用還在小幅增長;(2)向境外公司進行跨境分紅的資金調度增加,導致跨境所得税增加,合併税率從 2023 年的 33.7%大幅上升至 2024 年的 43.7%。1H25 公司收入小幅下降 4%,主要是因為宏信建發的設備租金有所下降,歸母淨利潤同比實現小幅增長 4%。
公司總資產從 2014 年末的 1,107 億元增長至 1H25 末的 3,638 億元,1H25 末資產規模較2024 年末增長 1%,近幾年增速放緩主要是由於公司壓縮平臺類業務以及投放方面偏謹慎。在公司以風險控制、保證資產質量為首要任務的前提下,預計未來公司資產規模將保持平穩或小幅增長。
盈利能力方面,歷史上公司 ROE 一般保持在 13%-15%的較高水平,24 年 ROE 下滑至 7.8%,同歸母淨利潤下降原因一致,1H25 的 ROE 恢復至 8.66%。高分紅是公司的鮮明標籤,公司分紅率自 2021 年以來顯著提升,2021-1H25 現金分紅率分別為 26%/30%/31%/56%/50%,且公司對於分紅率的規劃爲繼續保持較高水平。
公司毛利潤自 2023 年起下降,主要是產業運營毛利率有所下降、利息收入下降等因素所致。撥備前利潤下降幅度更大,主要是因為收入下降的同時銷售及行政支出在增長,1H25同比增長 10%。
公司的業務特色為金融與產業運營雙輪驅動。金融業務(以融資租賃為主)是公司主業,1H25 收入佔比為 64%,但較 2014 年的 90%已大幅下降,主要是因為十年來產業運營業務發展迅猛。產業運營收入從 2014 年的 10 億元增長至 2024 年的 162 億元,十年複合增速為 32%,遠高於金融業務的複合增速 9%。1H25 產業運營收入同比下降 13%,主要是宏信建發的設備租金下降導致。
2023、2024 年公司金融業務毛利潤下降主要是生息資產規模收縮所致,淨息差基本保持穩定(下文會有專門章節介紹)。產業運營的毛利潤及毛利率在 1H25 顯著下降,主要是因為受市場環境影響,宏信建發的設備出租率及租金下降。
2.2 金融主業:高淨息差、低不良率
公司的金融業務包括融資租賃和諮詢服務兩部分。金融服務收入主要是以融資租賃為主的業務產生的利息收入,也含有少量普惠金融、商業保理等業務產生的利息收入,諮詢服務收入主要是諮詢服務費。金融業務以利息收入為主,1H25 佔比 96%,諮詢服務收入佔比較低,主要是因為公司發展重點在於融資租賃,以及諮詢服務需求有所下滑。
租賃業務主要包括直租和回租兩類。直租是指公司購買設備后出租給客户,解決客户購買設備的資金需求,等到租期結束,客户會以較低的價格購買設備,所有權轉移給客户。回租是指客户以盤活存量設備、融資為目的將設備出售給公司,再付租金將設備租來使用,等到期末再以低價將設備購回,所有權發生轉移。在融資租賃的過程中,公司主要收取利息收入。
公司生息資產規模從 2014 年的 988 億元擴張至 1H25 的 2,603 億元,生息資產規模增長是公司利息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公司生息資產平均收益率整體呈上升趨勢,主要是因為公司及時響應客户需求、且能為客户提供定製化的產品,因此資產端議價權相對較高。但資產端也會受到市場化利率變化的影響,1H25 收益率較 2023 年的 8.24%下降至 8.08%。
公司負債端成本因債務結構優化、市場利率下行而呈下降趨勢。因此,公司淨息差和淨利息差持續提高,1H25 公司淨息差為 4.06%,遠超商業銀行淨息差(2024 年為 1.52%)。
融資租賃業務是類貸款業務,與銀行一樣會面臨壞賬風險。公司於 2002 年推出了第一套A-F 段風控體系,將風控流程分段化,包括事前項目確認、資信評估;事中的項目協商、使用權轉移、項目進展監控;事后的項目覈銷等等,開創了融資租賃行業分段式作業的先河。除了嚴格的風控體系外,公司項目投放注重多元化,行業方面公司聚焦九大行業,區域方面在全國都有分佈,起到分散風險的作用。此外,公司積極調整佈局,城市公用及醫療健康領域等公司感受到一定風險的領域生息資產規模佔比在下降,1H25 佔比分別降至31%、7%。區域方面,經濟發達、項目質量較高的華東地區的生息資產規模佔比在提升,1H25 為 49%,東北、西南區域的生息資產規模佔比分別降至 2%、11%,且西南地區里主要做川渝等高質量地區的,西南非川渝地區的佔比已由 2021 年的 8.95%收縮至 1H25 的 3.62%。
得益於有效的風險控制,公司不良率長期處於較低水平,1H25 為 1.05%,遠低於商業銀行平均不良率(2024 年為 1.50%)。公司撥備計提充分,資產質量夯實,1H25 撥備覆蓋率為227%,同樣優於商業銀行(2024 年末為 211%)。
2.3 產業運營:建發進一步海外擴張
公司產業運營主要包括設備運營、醫療健康以及少量教育業務,設備運營和醫療健康業務分別通過公司旗下宏信建發和宏信健康開展,其中,宏信建發已於 2023 年在港交所上市。1H25,宏信建發、宏信健康收入佔產業運營收入比重分別為 69%、28%。
宏信建發是中國領先的設備運營服務提供商之一,具有綜合設備組合及強大的服務能力,主要業務包括經營租賃(設備所有權不轉移)、工程技術服務、平臺服務等。截至 1H25 末,宏信建發在全球範圍佈局了 567 個服務網點,累計服務客户達到 36.7 萬家,上游設備廠商包括徐工集團、中聯重科等知名公司。宏信建發擁有高空作業平臺 20.3 萬台,數量排名全球第一;新型支護系統和新型模架系統分別擁有 137.1 萬噸和 63.8 萬噸,均在全國領先。1H25 建發歸母淨利潤下降較多,主要是受市場環境影響設備出租率及租金持續下跌但銷售開支還在增長導致。根據公司業績推介材料以及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和中國基建物資租賃承包協會的數據,1H25 高空作業平臺的行業平均出租率從 1H24 的 65.6%下降至 64.0%,國內租金價格指數從 1H24 的 11,236 下降至 1H25 的 9,073。
城鎮化進程推進、設備對人工的替換、工程設備的迭代等因素催生了更多對設備的需求,設備運營服務市場空間巨大。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及預測,2023-2027 年我國高空作業平臺、支護系統、模架系統等行業規模的複合增速分別為 16.5%、11.3%、11.0%,宏信建發作為龍頭設備運營服務商,有望把握國內行業規模擴張的機遇。
除了把握國內市場機遇外,宏信建發還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致力於打造橫跨多個國家市場的一流的綜合運營服務商。東南亞、中東與北非區域國家的固定資產投入和建築施工需求的持續擴大,且海外租金一般更高,如中國大陸和沙特的某型號高空作業平臺月租金價差達到 3 倍。當前公司已進入印尼、馬來西亞、越南、泰國、沙特、阿聯酋、土耳其等市場,海外網點 63 個。2025 年 5 月,宏信建發發布公告稱,與馬來西亞本土最大綜合性設備租賃企業東慶(TH Tong Heng Machinery)正式簽署股權收購協議,收購東慶公司 80%的股權,進一步擴大海外版圖。
宏信健康是遠東宏信旗下中國大型醫療健康集團,契合中國醫療政策導向,聚焦三四五線城市及縣域。1H25 末,公司控股醫院數量為 26 家,實際開放牀位數約 1 萬張。宏信健康的醫院運營收入主要包括門診收入、住院收入等,1H25 宏信健康收入、淨利潤分別為 18、1.1 億元,體量較小,但隨着對旗下醫院持續整合,運營效率已有提高,淨利潤率從 2020年的 3.4%提升至 1H25 的 6.1%。
附錄
1991 年,公司的前身遠東國際租賃有限公司成立。公司開創了融資租賃行業分段式作業的先河以及以行業分工視角開展服務的先河。2007 年,公司提出從單一金融向產業綜合運營服務的戰略轉變。2011 年,公司在聯交所上市,並正式提出「金融+產業」的商業模式。2023 年,公司旗下設備運營服務商宏信建發於港交所上市。
2024 年末,公司第一大股東為中化資本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該公司是央企中國中化的全資子公司,持股比例為 21.29%。其他股東包括公司董事局主席及總裁孔繁星、UBS、匯豐等知名金融機構,股東既有央企也有外資金融機構,背景多元。
風險提示
1.宏觀經濟大幅下行:若宏觀經濟大幅下行,可能出現客户還款能力下降、壞賬風險提高的情況,導致不良率上升,計提更多減值損失,從而對公司淨利潤產生負面影響。
2.利率大幅波動:公司的主業為融資租賃,主要收取利息收入。如果利率大幅波動,公司資產端的收益率以及負債端的成本率也會隨之波動。當基準利率下降時,若資產端收益率降幅顯著大於負債端成本率降幅,或者當基準利率上升時,若資產端收益率增幅顯著小於負債端成本率增幅,則會導致息差大幅下行,從而對淨利潤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