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5 12:14
(來源:機構之家)
8月12日,重慶長安汽車公告稱,獨立董事丁瑋因個人原因辭職,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值得注意的是,董事會感謝了丁瑋的勤勉盡責,這一措辭看似和平常的高管人事變動別無二致。然而丁瑋並非一般的獨董,他曾長期供職於中金公司,資歷深厚。而就在公告發布前的一個多月,市場小道消息已在悄然發酵,「丁瑋聯繫不上,可能出事了」。長安汽車公告隻字未提失聯傳聞,但在圈內流傳已廣的背景下,這份公告無疑成為媒體深挖的觸發點。
8月14日清晨,財新發消息稱,中金公司一名元老級人物以及現任業務骨干已失聯。財新的報道點名失聯者正是中金資本原董事長丁瑋。據財新披露,丁瑋從2025年7月初就處於失聯狀態,且有消息人士稱「他被紀檢部門帶走了」。與此同時,中金資本運營管理委員會委員、中金啟元基金總經理安垣也在同一時間點失聯。
圖片人物系 丁瑋
金融精英的浮沉
丁瑋其人,放在中國資本市場歷史上,也是舉足輕重的名字。公開資料顯示,他出生於1960年,早年接受的是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系科班教育。1987年他遠赴美國,加入世界銀行並曾借調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任駐阿爾巴尼亞首席代表。
1999年,39歲的丁瑋選擇回國發展,加入德意志銀行中國區,出任總裁。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德銀任職時結識了一位后來聲名狼藉的人物,時任工商銀行高管的張紅力。張紅力后來於2010年4月升任工行副行長,卻於2025年2月因受賄貪污1.77億元被判死緩。
德銀歷練三年后,丁瑋於2002年正式加盟中金公司,成為投行業務核心負責人之一 。接下來的十余年,正值中國資本市場騰飛和央企改制上市高峰,丁瑋帶領團隊主導了中國石油、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移動等一系列超級IPO項目。其中,2010年農行A+H兩地上市一役募資額全球第一,堪稱封神之作。這些戰果奠定了中金公司作為「巨無霸投行」的江湖地位,也令丁瑋本人成為投行界的傳奇老將。
2011年,丁瑋曾短暫離開中金,接受新加坡淡馬錫公司邀請出任中國區總裁。后來他又在摩根士丹利亞太區擔任副主席一年多。不過這段外企高管經歷最終只是插曲。2016年前后,中金決意大舉進軍股權投資業務,準備向「投資+投行」雙輪驅動轉型。彼時已年過半百、在PE領域沒有直接經驗的丁瑋,卻被力邀迴歸主持籌建中金資本。這看似破格的任命實際上折射出公司對他的高度信任。作為投行老將,丁瑋深諳資本市場生態,又有廣泛的人脈資源,由他來開拓股權投資業務,既能充分發揮其在資本市場的豐富經驗和行業洞察力,也有助於打通投行與投資業務之間的協同效應,為中金集團的戰略轉型奠定堅實基礎。
2017年中金資本正式成立,由中金公司全資控股,統籌境內外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業務,丁瑋出任總經理,2019年升任董事長。可以説,從募資洽談到基金設立,丁瑋幾乎參與並主導了中金資本所有重大項目。
2020年8月,丁瑋年滿60歲,從中金資本董事長位置上光榮退休。當時官媒新聞稿稱其「二次創業功成身退」,管理權交接平穩。值得注意的是,卸任時中金資本境內外在管資產規模已接近3000億元,這一數字到2024年底進一步增長到4500億元。退休后的丁瑋並未賦閒在家,他一方面被中金返聘為中金資本的資深顧問,繼續在重大項目上提供諮詢;另一方面通過股權轉讓拿下了廈門博潤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控股權。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廈門博潤資本控股(丁瑋直接及間接持股達100%)控制廈門博潤資本投資65%股權,構成絕對控制地位。東方財富證券旗下東方財富創新資本參股27.5%。其余7.5%股權由北京詩嘉管理諮詢持有,該公司背后為自然人股東王家祺全資控股。
或起於合規調查?
雖然目前並未有丁瑋被帶走的官方聲明,但從媒體目前披露的信息可以勾勒出事件的一些蛛絲馬跡。早在2024年4月,北京證監局就向丁瑋下發了一紙警示函。根據監管決定,中金公司在對子公司業務和投資行為管理上存在不到位情況,合規管理未有效實施,作為當時分管該業務的高級管理人員,丁瑋被認定負有領導責任,監管部門據此對其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從措辭看,問題出在對子公司及投資行為的管理。聯想到丁瑋分管的正是中金資本等直投業務,這份警示函或表明在他治下,中金資本可能出現過內部管控漏洞。這雖非刑事指控,但表明監管層已注意到中金資本存在合規短板。巧合的是,就在這份警示函發佈一年后,丁瑋本人陷入更嚴重的調查風波。不禁讓人聯想:是否正是合規調查牽連出了更深層次的問題?警示函或可看作紀檢介入前的一個信號,意味着丁瑋的問題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跡可循。
此外,業務骨干安垣也被傳失聯。安垣是中金資本運營管理委員會成員,又是重要子基金中金啟元的總經理,年紀尚輕(畢業於人大財金系2011年入中金公司投行部),屬於后起之秀。值得關注的是,2016年丁瑋重歸中金,籌建中金資本,而也正是在這一年,安垣從中金投行部轉到了中金資本。
圖片人物系 安垣
當然,任何判斷都不應超越事實。迄今為止,外部可查的「硬信息」主要包括:長安汽車的人事公告、財新對「被帶走調查」的報道、北京證監局對丁瑋的警示函。最終事實如何,仍待官方給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