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田野股份自曝財務造假背后:新式茶飲紅利消退業績「斷崖」 私募基金陷關聯交易接盤疑雲

2025-08-15 10:42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木予

  虛增收入、操縱成本、資產價值失實,田野股份(維權)捲入財務造假風波。

  據中興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披露,公司2024年向部分貿易客户銷售榴蓮肉、果汁等商品未能按照合同約定收到貨款,同時通過合同加價方式向部分供應商採購水果等原料虛增採購金額,並通過供應商支付佣金、供應鏈利息及前期欠款等支出。

  此外,公司與部分在建工程供應商存在提前於合同約定的支付節點支付款項、供應商規模小或成立時間短且提供大額工程服務等可疑情形。其下屬子公司廣西田野創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被安排代田野股份採購水果原材料走賬,2023年與方富創投合資設立的股權投資基金投資活動真實性存疑。

  基於以上種種,中興會計師事務所對田野股份2024年財務報表出具保留意見,對公司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出具否定意見。田野股份隨后發佈警示函稱,若2025年度再次出現相同情形,公司將存在退市風險。7月8日,北交所對田野股份董事長姚玖志和財務負責人張雄斌給予紀律處分,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成敗皆在新式茶飲? 一季度淨利潤不足500萬

  年度業績快報修正公告顯示,田野股份2024年利潤總額由3407.73萬元下調為1420.52萬元,降幅約為58.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由2858.51萬元降至965.46萬元,降幅高達66.2%。與2023年相比,報告期內田野股份收入雖然小幅提升7.3%,歸母淨利潤卻「斷崖式」下跌71.5%,創下自2012年以來的最低點。

  回顧其歷史業績不難發現,田野股份在2015-2020年期間表現一直不温不火,營收規模穩定在2-3億元左右,淨利潤甚至從5418.75萬元一路下滑至2100.17萬元。2021年,在下游新式茶飲爆火的帶動下,公司營收同比激增72.6%至4.59億元,淨利潤更是翻了三倍有余,達到6500萬元以上。在前五大客户中,奈雪的茶、茶百道、一點點和滬上阿姨四家新式茶飲公司的採購額合計2.60億元,約佔主要客户採購總額82.9%,為當期總營收貢獻56.6%。

  2022年6月,田野股份趁熱打鐵,高調衝擊資本市場。短短8個月后,公司便順利登陸北交所,成為「熱帶原料果汁第一股」,共募集資金1.80億元。不過成功上市之后,田野股份卻沒能等來高歌猛進的「好日子」,新式茶飲大客户們隨即陷入激烈的存量競爭、自建供應鏈以縮減成本,很快把公司也拖入泥潭。

  公開數據顯示,奈雪的茶上市五年累虧18.41億元,僅2024年扣非后歸母淨虧損就高達9.17億元,市值較巔峰時期蒸發超90%;茶百道和滬上阿姨2024年營收、淨利雙降,年內股價累計跌去11.5%、9.8%,一點點近三年門店淨減少超450家。2023-2024年,田野股份未再公佈主要客户名單,但假設其沒有發生結構性變化,以新式茶飲品牌為主的前五大客户整體採購額同比分別減少4.7%、25.7%,是公司業績近年來持續疲軟的主要原因。

  2025年第一季度,田野股份延續頹勢,營業總收入僅同比微增0.7%至8905.70萬元;歸母淨利潤錄得453.67萬元,較2024年第一季度近乎「腰斬」;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出1432.65萬元,而2024年同期為淨流入3214.57萬元。公司解釋稱,一季度淨利潤大幅縮水是因為毛利率下降,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上升。結合其2023-2024年披露的關鍵銷售指標來看,田野股份眼下最大困境或是議價能力的薄弱。

  數據顯示,原料果汁是田野股份的核心業務,2023-2024年該細分收入佔總營收比例分別為74.3%、90.9%。然而,大單品芒果汁的平均單價從1.02萬元/噸降至0.88萬元/噸,單位成本不降反升2.0%,導致毛利率同比減少超14個百分點。儘管如此,芒果汁的銷量仍同比驟降22.1%,導致當期收入鋭減32.5%。橙汁銷量雖然暴漲16倍,但也是薄利多銷的結果。報告期內,橙汁的平均單價顯著下降18.6%,每單位成本僅減少不足10%,毛利率由24.5%降至16.9%。

  一方面,產品同質化嚴重容易捲入價格戰;另一方面,重度依賴的新式茶飲客户爲了節省支出強勢壓價,田野股份唯有不斷讓渡利潤空間,綜合毛利率從2021年的29.2%走低至2024年的20.5%。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率約為22.3%,比2024年同期下降2.2%,與2022年一季度最高點27.6%相去甚遠。

工廠項目延期、孫公司擬註銷 新設私募基金淪為「接盤俠」?

  內部治理問題纏身、盈利能力不盡如人意,田野股份與方富創投錯綜複雜的關係暗藏隱憂。

  據公告顯示,田野股份和方富創投於2023年5月合資設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方富田野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后工商註冊登記為:嘉興方富宏熙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文簡稱:嘉興方富宏熙)。該基金最終規模1.04億元,田野股份和方富創投作為有限合夥人(LP)和普通合夥人(GP),分別認繳2600萬元、7800萬元,持股比例為25%、75%。

  基金的主要運作方式是與政府引導基金、其他有限合夥人合作設立子基金,投向公司產業鏈相關項目,也可以直接投資先進製造等新興產業未上市公司股權。其已知潛在投資標的包括田野股份控股子公司海南田野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實施「海南自貿港智能工廠(一期)建設項目」;控股孫公司湖北田野源味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主要從事口感顆粒生產銷售;全資孫公司湖北宜昌田野創新食品有限公司,旨在宜昌設廠加工生產桔橙汁。

  換而言之,田野股份和方富創投新募集的這隻私募基金,以專項母基金模式運營,根本目的是撬動政府引導基金和其他LP的資金,為數家關聯公司融資,以推動項目的開展和建設。

  但成立至今逾兩年,該基金的募資和投資進度都令人生疑。審計報告披露,2024年田野股份對嘉興方富宏熙累計投資2600萬元,但大股東方富創投的出資卻並未實繳到賬。該基金對外也沒有進行過直接項目投資,而是參投了兩隻方富創投管理的基金。

  其一為石家莊清冀方富科技成果轉化天使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於2024年12月。基金的核心LP為石家莊市國資平臺,出資主體股權向上穿透分別為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財政局全資控股的河北昌泰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石家莊市國資委控股的石家莊國投集團和石家莊產投,合計持股90%。嘉興方富宏熙認繳出資1215萬元,持有子基金9%的股權。

  其二為湖北農谷方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於2025年4月。基金出資方LP為國有獨資的湖北農谷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其股權向上穿透為荊門市國資委全資控股的農谷實業集團,嘉興方富宏熙暫未認繳出資。

  值得玩味的是,資金迟迟未到位,田野股份原定的投資標的已經發生改變。海南自貿港智能工廠(一期)建設項目擬定投產日期從2025年10月31日延期到2026年12月31日,同時項目更名為海南田野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食品工廠建設項目。2025年4月,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全票通過決議,將註銷全資孫公司湖北宜昌田野創新食品有限公司。

  審計報告顯示,嘉興方富宏熙基金宣稱2024年以1000萬元收購了方富創投另一隻基金嘉興方富芯儀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文簡稱:嘉興方富芯儀)投資的上海恩凱細胞技術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恩凱賽藥)股權,但截至報告日仍未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田野股份無法就該事項的真實性、合理性提供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而據天眼查公開信息披露,恩凱賽藥是一家聚焦免疫細胞治療創新性技術的生物公司,與田野股份的主營業務可謂風馬牛不相及。原持有該項目的基金嘉興方富芯儀成立於2022年,目前仍處於活躍投資期,並不存在強制退出的壓力。與此同時,恩凱賽藥保持每年至少融資一次的頻率,自主研發的產品已獲得美國FDA和中國CDE臨牀試驗許可,似乎也不是典型的增長乏力「殭屍項目」。

  如此,方富創投為何要讓田野股份的專項母基金「接盤」恩凱賽藥?鑑於其尚未履行對嘉興方富宏熙的出資義務,此舉或是方富創投通過高估值的關聯交易,變相規避實繳甚至套現的不當操作。項目估值公允性不透明,且轉讓交易背后可能存在利益輸送,這都使得田野股份的股權投資資產價值有被進一步侵蝕的風險。

  據北交所問詢函回覆公告顯示,田野股份近日已經向方富創投發函,督促其於2025年8月31日前履行出資義務,逾期仍未履行出資義務的,公司將退出對基金的投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