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騰訊音樂(TME)Q2財報堅實增長,在線音樂業務仍是核心增長引擎

2025-08-15 09:13

(來源:蚌埠新聞網)

轉自:蚌埠新聞網

2025年8月12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encent Music Entertainment Group,簡稱「TME」)發佈的第二季度財報交出穩健的成績單:總收入同比增長17.9% 達84.4億元,調整后淨利潤同比增長33.0%至26.4億元;在線音樂業務持續高質量增長,其中,在線音樂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6.4%至68.5億元,在線音樂付費用户數達1.244億,ARPPU(單個付費用户月均收入)提升至11.7元。總收入、調整后淨利潤等多項核心指標均超市場預期,不僅展現了企業穩健的增長韌性,更釋放出數字音樂產業的積極信號。

2025年以來,數字音樂股表現穩健,TME自年初開啟上揚通道,截至7月股價漲幅達96%,年初至今回報率達66.48%;8月8日收盤時,港股總市值2655億元,美股總市值342.77億美元。在機構評級方面,共有36家機構參與評級,最高預測目標價26.19美元/股,其中,高盛對TME重申「買入」評級,摩根士丹利上調至「增持」評級,並認可TME「內容-付費-分紅」的商業飛輪,花旗則認為TME的音樂訂閲計劃改善了利潤前景。回顧過去,TME在過去三年盈利能力持續提升,每股收益增長38%,且在回報股東方面連續兩個財年派息,既展現對股東回報的重視,也彰顯企業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內容驅動力」的日益增強也進一步驅動TME業績的增長。本季度,TME通過高品質和差異化的音樂內容與服務體驗,持續提升高價值用户的留存與轉化。在內容生態上,推;TME首次與The Black Label和H MUSIC達成合作,戰略投資SM娛樂,並擬收購喜馬拉雅完善「音樂+音頻」內容生態;內容共創方面,與SM娛樂聯手為NCT成員鍾辰樂打造中文特輯《燦》,線上線下聯動宣推;TME製作家工作室、TME影音+為電影《長安的荔枝》創作片尾曲《廟堂之外》,且電影原聲專輯融合多元元素,帶動觀影熱潮。

在線下演出領域,TME同樣表現突出。旗下TMElive首次成功操盤國際巨星全球巡演,如主辦G-DRAGON權志龍在港澳臺及部分海外地區的巡迴演唱會,其中中國澳門站就吸引3.6萬名觀眾。TME更為G-DRAGON權志龍打造全鏈路服務:數字專輯《Übermensch》,銷量超75萬張,線下提供巡演支持,周邊售罄,超級會員還享門票優先購權益,實現優質內容與平臺服務的深度聯動。同時,TME助力薛凱琪、袁婭維、GAI周延等國內藝人舉辦體育館級大型演唱會,其中袁婭維「月亮撒野 2.0」 巡演官宣加場,向「10場萬人巡演」的內地女歌手里程碑更進一步。

針對用户需求從「聆聽」向「參與互動」的轉變,TME聚焦為「超級樂迷」打造「超級體驗」,通過一站式音樂服務重塑藝人與樂迷連結。平臺將超級會員服務作為戰略重心之一,目前用户數已超1500萬,藝人相關權益愈發驅動超級會員的留存與轉化:為超級會員提供林俊杰與A-Lin合作的《在月蝕里抱緊我》、蔡依林《Pleasure》等作品的暢聽權益。產品創新上,QQ音樂引入互動社區bubble,與檀健次、汪蘇瀧等藝人推出星光卡,強化情感連結;酷狗音樂推出蝰蛇HiFi音質、「一鍵強音2.0」及「AI合唱」功能,提升用户體驗。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執行董事長彭迦信表示:「第二季度,我們實現了高質量增長,收入和利潤同比均取得穩健提升。在音樂訂閲業務繼續發揮核心增長引擎作用的同時,廣告、演唱會、藝人周邊等不斷拓展的音樂相關服務也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隨着平臺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們正着力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的一站式音樂服務平臺,以更具價值的方式賦能內容創作者,重塑與樂迷之間的聯結。」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首席執行官樑柱表示:「通過持續的產品創新與沉浸式的體驗打造,我們的在線音樂業務實現了穩健增長。在線音樂付費用户規模和單個付費用户月均收入持續提高,用户活躍度也不斷提升。尤其令人欣喜的是,我們的超級會員規模近期突破了1,500萬,這一新的里程碑彰顯出用户對我們的高度信任與極高的黏性。我們看到音樂娛樂行業的巨大潛力,將持續堅持創新投入,為音樂創作者和消費者創造長期價值與積極影響。」

未來,隨着TMEA盛典、TIMA大賞等活動舉辦,超級會員將享受更多專屬福利,「權益打造—撬動付費—正向增長」閉環有望進一步強化。這份財報不僅印證了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在內容與服務上的深耕成果,更預示着其將以用户需求為核心,持續引領數字音樂產業創新,讓音樂消費從單一體驗升級為多元情感共鳴,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

【廣告】免責聲明:本內容為廣告,不代表蚌埠新聞網的觀點及立場。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之一切權力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蚌埠新聞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對此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