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4 23:45
事實證明,中國光伏企業通過第三國尋求對美國的出口這條路,已經走不下去了。
怎麼辦?
01
「雙反」調查,在印度、印尼和老撾三國重演
面對東南亞四國雙反調查的壓力,中國光伏企業被迫向印尼、老撾等國家轉移產能。然而,現在看來,這樣的轉移可能是徒勞的。
美國商務部正對來自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老撾的太陽能進口產品展開反傾銷和補貼調查,理由是過去兩年來這些產品的出貨量大幅增加、涉嫌不公平定價以及補貼優惠。此舉是應美國太陽能公司的請求而採取的,理由是中國企業規避出口的地區有所擴大。
據此,美國商務部於8月7日對來自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老撾的太陽能電池板啟動反傾銷關税和反補貼税調查。根據該部門的聲明,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老撾對各國家的傾銷幅度分別為123.04%、94.36%和123.12%至190.12%。
傾銷是指以低於國內銷售價格的價格出口產品,傾銷幅度是指出口價格低於正常價格(出口國銷售價格)時產生的利潤。傾銷幅度超過100%,意味着出口價格低於正常價格的一半。
美國商務部援引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稱,印度對美國的出口量從2022年的232MW增長至2024年的2.3GW,出口額也從8390萬美元攀升到7.926 億美元。
數據顯示,印尼對美光伏出口量從2022年的500MW增長至2024年的1.8GW,出口額則從1.775 億美元增長至4.152億美元。
老撾在2022年沒有對美國的光伏出口,2023年僅為45MW,但到了2024年,出口量達到了1.9GW,出口額為3.357億美元。
此舉可能使韓國韓華Qcells公司受益,該公司一直在擴大美國垂直整合製造能力,以應對特朗普政府期間對中國進口產品的持續限制。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定於9月2日作出初步裁定。如果裁定維持原判,美國商務部將於10月13日前就反補貼税作出初步裁定,並於12月26日前就反傾銷税作出初步裁定。屆時,美國可能加徵關税,以抵消傾銷和補貼的影響。
美國長期以來一直對來自亞洲的太陽能產品徵收反傾銷税(AD)和反補貼税 (CVD)。
2012年,美國對中國太陽能產品設定了高達250%的反傾銷税率和反補貼税,稱這些產品是在政府補貼的幫助下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出售的。
2023年至2025年,美國發現中國企業通過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等國運輸以逃避關税,因此將反傾銷税和反補貼税擴大到這些國家。2025年4月公佈的最終反傾銷税率達到約125%,反補貼税則超過3400%。
02
韓華與第一太陽能,是背后始作俑者
美國商務部對新三國啟動調查的背后,是韓華和第一太陽能在使壞。
據韓國媒體7月18日報道,包括韓華 Q Cells 和 First Solar 在內的太陽能製造商聯盟向美國商務部提交請願書,要求對從印度尼西亞、印度和老撾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徵收關税,指控中國企業通過將產品轉至第三國來規避現有的貿易限制。
7月17日,美國太陽能製造與貿易聯盟向美國政府提交的請願書指控,這三個國家的政府向太陽能電池生產商提供財政援助,損害或威脅了美國製造商,並尋求對來自這三個國家的晶體硅光伏電池徵收反補貼税(CVD)和反傾銷税。
該行業組織在請願書相關文件中提交了相關證據。美國商務部已認定,申請人代表美國法律定義的國內產業,並且獲得了美國製造商的充分支持,可以啟動調查。
請願書中列舉了43家印度公司、54家印度尼西亞公司和8家老撾公司作為涉案太陽能電池的生產商或出口商。
就在一年前,類似的請願書導致美國對從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進口的太陽能徵收新關税。在該決定作出后,來自印度尼西亞和老撾的進口量激增,填補了新限制國家留下的缺口。
此案凸顯了全球太陽能供應鏈的持續波動以及中美之間日益加劇的貿易緊張局勢。雖然投訴的核心公司位於印度尼西亞、印度和老撾,但請願書聲稱它們最終由中國母公司擁有或控制,而這些母公司正試圖逃避美國現行關税。
該聯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傾銷和補貼太陽能產品通過其他渠道進入美國,持續損害國內產業。這些措施對於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至關重要。」
03
圍追堵截之下,中國光伏何去何從?
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四國已經不行了,現在印度、印尼和老撾這三國也將馬上不行了。圍追堵截之下,中國光伏企業現在還能去哪里呢?
時間已經越來越短。一家頭部光伏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外第三國輸美的時間周期最近被大大縮短,從中國光伏企業轉移陣地,到徹底被美國同行盯上以及美國商務部啟動「雙反」調查,前前后后也就兩年時間。很顯然,兩年時間對於產能投資成本(若有)、渠道搭建成本來説,遠遠不夠。
東南亞不行了,像阿曼、土耳其、埃及這些中東非國家的轉能轉移,又能堅持多久呢?能不能找到一條穩妥的光伏產品輸美的路徑呢?
趕碳號提個拍腦袋的建議,既然從遠處不行了,那索性就到近處,既然光明正大不行了,那索性就來個暗黑策略。從短期來看,趕碳號認為,墨西哥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特別是靠近美國邊境的墨西哥北部州(如奇瓦瓦州、新萊昂州)。
當然,不要想歪了,並不是墨西哥毒梟走私雞蛋的故事,還是合規合法。
墨西哥憑藉《美墨加協定》(USMCA)的區域價值含量(RVC)規則,已經成為規避美國高額關税的關鍵節點。
墨西哥是美國重要的光伏(太陽能)組件進口國,尤其是組件組裝。儘管美國已對這些進口產品徵收「保障性」關税,但 墨西哥一直在積極談判豁免,以支持其太陽能產業和北美供應鏈。2024年,美國從墨西哥進口了621.4MW的太陽能電池板。
墨西哥目前擁有約10家本地太陽能光伏製造商,總年生產能力僅為1.5GW。最近,中國企業正在加速墨西哥產能落地。
仕淨科技在墨西哥普埃布拉州建設的5GW TOPCon 電池及組件產線預計2025年達產。
今年1月10日,隆基「Hi-MO X10」新品發佈會在墨西哥舉行,為當地乃至拉丁美洲的分佈式光伏市場帶來全新解決方案。
編審及統稿:偵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