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5 09:36
8月13日晚間,「香港米線大王」譚仔國際公告,公司將被控股股東私有化,預計將自今年8月19日收盤后退市。
譚仔國際將成為年內第36家從港股退市的企業,也是第18家通過私有化主動退市的港股公司。去年同期,從港交所摘牌退市的企業僅29家,私有化退市的企業家數則為8家。
與30余家企業黯然離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IPO市場的火熱。日前,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發文表示,今年前七個月港股市場共有53宗新股上市,集資總額約1270億港元,同比增幅超過六倍,目前正在處理中的上市申請超過210宗。
曾靠賣米線年入28億港元
公告顯示,譚仔國際主要從事投資控股、食品及加工食品採購和貿易。公司擁有「譚仔雲南米線」和「譚仔三哥米線」兩大品牌,超過九成收入來自我國香港地區。
回溯譚仔國際的發展歷程,1996年,「譚仔雲南米線」品牌名下第一間餐廳在香港開設;2008年,「譚仔三哥米線」品牌名下第一間餐廳在香港開設。
2018年,東利多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東利多香港」)收購了經營上述兩大品牌名下連鎖餐廳的兩組公司集團。該收購事項完成后,譚仔國際有限公司成立,並由東利多香港全資擁有。
值得注意的是,東利多香港是Toridoll Holdings Corporation(簡稱「Toridoll日本」)的直接全資附屬公司。Toridoll日本連同其附屬公司經營着全球最大規模的烏冬面連鎖品牌「丸龜制面」,公司股份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
2021年,譚仔國際以3.33港元/股的發行價登陸港交所,成為當年餐飲界IPO的「明星」。
好景不長,上市后的幾年時間里,譚仔國際的收益雖然維持增長,淨利潤和利潤率卻逐年下降。
譚仔國際年報顯示,2022財年至2025財年(以截至3月31日止年度為周期計算),公司收益分別為22.75億港元、25.95億港元、27.48億港元、28.43億港元;年度溢利分別為2.03億港元、1.41億港元、1.19億港元、7984.3萬港元;利潤率分別為8.9%、5.4%、4.3%、2.8%。
圖片來源:譚仔國際年報
譚仔國際表示,由於「北上消費」蔚然成風,越來越多香港市民選擇跨境消費,香港本地需求承壓,餐飲業競爭進一步加劇。在多重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公司盈利能力削弱。
今年2月3日,東利多香港提議將譚仔國際私有化。如若該計劃獲批准及實施,譚仔國際股份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將於生效日期后撤銷,東利多香港將以現金支付相應代價,註銷價為1.58港元/股。
根據譚仔國際最新公告,該計劃已於8月13日舉行的法院聆訊中獲批准,未作任何修改。公司股份預計將自8月19日下午4時起撤銷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
譚仔國際表示,私有化成功后,東利多香港將為公司提供更大靈活性、更多資源和專業知識,以支持公司制訂及執行長遠發展策略,使公司更有效地擴展海外業務。另一方面,私有化將簡化公司治理,降低維持上市地位的合規成本,從而使公司在行業逆境中提高盈利能力。
年內已有35家港股公司完成退市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熱度不斷。但在港股IPO盛景上演的同時,亦有不少公司黯然退市離場。
從港股上市公司過往退市情況來看,主要可分為兩類退市原因。一類是公司因為股價低迷、內部重組等原因,被控股股東私有化從而退市;另一類是公司因為年報「難產」、長期停牌等原因,被強制摘牌退市。
Wind數據顯示,2025年1月1日至今,共有35家公司在港交所完成退市。其中,17家公司因為被私有化從而退市,16家公司被取消上市地位,另有2家公司自願撤回上市。從退市公司所屬行業來看,今年港股市場地產行業的退市者最多,共有5家。
相較於去年同期(2024年1月1日至8月14日)共29家港股公司完成退市,今年退市數量增多,顯示港股「新陳代謝」在加快。
此外,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到,港股市場對於上市公司的監管態度可謂嚴格。今年1月,香港證監會主席黃天佑曾在第二屆香港資本市場論壇上發表演講稱,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加強企業管治是重中之重。在金融市場日趨多變和競爭更加激烈的情況下,汰弱留強,投資者只會追逐具有良好企業管治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