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4 23:36
(來源:達摩財經)
8月10日,港股上市公司中國新零售供應鏈(3928.HK)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Alpine Treasure Limited(下稱「Alpine」)與要約人萬疆資本訂立買賣協議,萬疆資本將以2.23億港元的對價,收購Alpine持有的75%公司股份,每股價格約為0.62港元。
公告顯示,此次交易已於8月8日落地,萬疆資本持有中國新零售供應鏈75%的股份,成為公司新任控股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萬疆資本的唯一股東和唯一董事是王凱莉,她的父親是「新城系」創始人王振華,哥哥王曉松現任新城控股(601155.SH)董事長兼總裁。
王凱莉與家人
圖源:北大新傳學院團委微信公眾號
公告顯示,王凱莉今年26歲,2021年取得北京大學文學學士學位。2023年及2024年,王凱莉先后取得了悉尼大學策略公共關係碩士學位與倫敦大學學院文學碩士學位。
此前,外界對王凱莉所知不多,公眾更瞭解的是她的哥哥王曉松。王曉松今年38歲,為加拿大國籍,曾在江蘇新城多家子公司任職。2019年,王振華因涉嫌猥褻女童被刑拘,后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王曉松緊急接任新城控股董事長、總裁,至今已有6年。而此次收購,也讓同爲王振華子女的王凱莉走向臺前。
據北大新傳學院團委公眾號「新傳人」2018年發佈的一篇文章,王凱莉(英文名Kelly)是加拿大人,她常居中國,母親卻常居國外。高中時,王凱莉曾計劃報考工藝美術類專業,但王振華卻並不支持她就讀,反而希望她有個穩定而容易受到認可的職業。因此王凱莉選擇了新傳作為專業方向。王凱莉還表示,即使未來讀研時選擇了經管類方向,也不會放棄發展自己興趣的機會。
對於王凱莉突然出手拿下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外界猜測不斷。有觀點認為,這或許是王凱莉開拓自己事業版圖的第一步,也有觀點認為,這一舉措或是為新城系資本運作鋪路。
目前,王凱莉已經初步涉足商業領域。據媒體報道,在父親王振華的支持下,王凱莉準備進軍潮玩行業。今年,王凱莉參與創辦了一家潮玩公司米塔集(Mitaki),目前首店已落地常州飛龍吾悦廣場。
天眼查顯示,米塔集文化(上海)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今年2月,法人代表為Kelly Wang(王凱莉的英文名同樣為Kelly)。目前,公司由常州諾源物資、新啟投資各持股50%,其中新啟投資是常州新城實業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此次王凱莉收購中國新零售供應鏈的資金,也是來自於家庭的「支持」。公告顯示,要約人支付的收購款項來源於「內部資源撥付」,並無外部融資支持。所謂的內部資源主要是指王凱莉作為Hua Sheng信託的受益人獲得的權益支付。Hua Sheng信託是王振華作為財產授予人設立的家族信託。
「新城系」困局待解
王凱莉的父親王振華是新城控股的創始人,目前實控新城控股、新城發展(1030.HK)、新城悦服務(1755.HK)三家上市公司。
高中畢業時的王凱莉
圖源:北大新傳學院團委微信公眾號
在地產行業深度調整的當下,沒有暴雷、違約的新城控股同樣處境艱難。
今年62歲的王振華在地產行業沉浮多年,也早早涉足資本市場。2001年時,王振華就推動新城控股在B股借殼上市,2015年又推動公司完成「B轉A」。此后,新城控股進入快速發展時期,2016年至2021年,公司的營業收入由279.69億元增至1682.32億元,歸母淨利潤由30.19億元增至125.98億元。
但隨着地產行業轉冷,新城控股的業績也開始不斷收縮。2024年,公司的營收降至889.99億元,歸母淨利潤僅剩7.52億元。
業績大幅縮水背后,新城控股的物業銷量正持續下滑。2024年全年,新城控股累計合同銷售面積為538.82萬平方米,同比下滑44.38%;合同銷售金額約401.71億元,同比下滑47.13%。進入2025年,公司的銷售數據進一步下滑,前7月累計合同銷售面積為154.90萬平方米,同比下滑幅度為58.47%。
住宅銷售承壓,新城控股的債務問題逐漸暴露。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底,公司貨幣資金余額為102.96億元,較年初下降45.7%;剔除受限制現金的現金短債比0.53,流動性承壓。
爲了償還境內外債務,新城控股正通過各種渠道進行融資。8月1日,公司剛剛發行了一筆10億元中票,票面利率為2.68%。今年6月,新城控股的母公司新城發展還通過境外融資渠道發債3億美元,用於償還7月到期的3億美元舊債。新城發展也成為近3年來首家重啟美元債券融資的民營房企。
不過,這筆3億美元債券的票面利率高達11.88%,進一步拉高了公司的融資成本。且在住宅業務承壓的背景下,債務到期后,新城系仍將面臨償債壓力。
好在,新城控股還在商業地產上佈局頗多。靠着手中200座吾悦廣場,公司有了輾轉騰挪的余地。公開信息顯示,2024年公司新增以吾悦廣場為抵押的經營性物業貸及其他融資約205億,加權本金平均利率為4.97%,抵押率約50%。
地產業務尚未完全走出泥潭,「新城系」物業公司新城悦服務又陷入關聯交易風波。
今年4月,新城悦服務發佈公告稱,由於公司發現與關聯方間的資金往來,董事會已開啟調查程序,導致年報未能按時披露。此前,公司發佈業績預告稱,由於對應收賬款、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計提減值,公司由盈轉虧,2024年虧損7-9億元。
到了5月,新城悦服務審計機構羅兵咸永道因堅持要求獨立調查並拒絕接受額外審計收費,被公司建議辭任。羅兵咸永道在公告中稱,其在檢查銀行對賬單記錄時,發現部分賬户存在與某一關聯方的資金往來,涉及資金流出及資金流入金額分別合計人民幣22.7億元,但公司並未進行會計記錄,也未履行審批和披露程序。
羅兵咸永道辭任核數師同日,新城悦服務CFO陳妮娜也宣佈辭任。作為「新城系」老將,陳妮娜早在2014年就加入新城控股,離職前9個月剛剛出任新城悦服務CFO。
事實上,物業公司往往被視作其地產母公司的「現金奶牛」。但隨着地產行業轉冷,許多地產公司選擇出售物業子公司,甚至挪用物業子公司資金以補充現金流。
相關案例中最著名的無疑是中國恆大與恆大物業間的134億元存款「消失」案。彼時,恆大物業在審覈2021年度財務報告過程中,發現有約134億元存款向第三方提供的質押保證金,已被相關銀行強制執行。調查結果顯示,上述資金透過部分被擔保方及多家通道公司,劃轉至中國恆大。
目前,新城悦服務仍未公佈調查結果,股票也仍舊停牌。這起關聯交易事件或許將成為新城系內部的一顆「隱雷」。
低價拿「殼」
此次收購案中的標的中國新零售供應鏈是一家新加坡建築公司,2019年在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為Alpine,何志康、張天德分別持有Alpine 80%、20%的權益。
細究此次收購時可以發現,要約人萬疆資本的收購價0.62港元/股遠低於上市公司停牌前的股價3.50港元/股,折讓率約為82.29%。
對此,中國新零售供應鏈解釋稱,這一價格是買賣雙方公平磋商后協定的。原因主要有3點,一是公司股份成交量偏低,市場流動性有限,賣方難以在無重大價格折讓的情況下出售大量股份。二是公司業績表現一般,近三個財年持續虧損。三是這一收購價仍較公司每股淨資產大幅溢價。
即使以遠低於股價的價格出售中國新零售供應鏈的控制權,Alpine仍舊獲利頗豐。Alpine是在2024年取得公司控制權的,彼時,其取得公司75%股份的對價為1億港元,約合0.28港元/股。交易完成后,Alpine將獲得1.23億港元的收益。
股票復牌后,中國新零售供應鏈股價開始上漲。截至8月14日收盤,公司股價收於4.60港元/股,較停牌前上漲約31.43%,總市值達到22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