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年內險資29次舉牌上市公司 時隔六年再現險資增持險企

2025-08-14 20:47

  今年以來,險資舉牌狂飆。

  21世紀經濟報道注意到,8月份未過半,險資舉牌次數就達到6次,將年內舉牌次數推升至29次,不僅大幅超2024年的20次,也超過2020年的26次,僅次於2015年的62次,至少鎖定歷史第二高。

  記者梳理,險資29次舉牌涉及22家上市公司,其中5家A股和17家H股。從舉牌的行業來看,主要為銀行公用事業和能源,其中銀行佔據了一半以上的份額,有7家銀行被舉牌,舉牌次數達到14次,招商銀行H股、郵儲銀行H股和鄭州銀行H股分別被舉牌三次。

再現險企舉牌險企

  8月13日,港交所披露的數據顯示,近日,中國平安增持中國太保H股約174萬股,每股作價32.07港元,增持總金額約5583.89萬港元。增持完成后,中國平安持有中國太保H股股份佔其H股總股本的比例約5.04%,達到舉牌條件。中國太保港股股價目前接近歷史新高,時隔6年后再現險資首度舉牌。

  8月14日,中國平安表示:「相關投資屬於財務性投資,是險資權益投資組合的常規操作。」

  8月13日,民生人壽也發佈公告稱,該公司於8月11日通過受託管理人民生通惠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民生通惠)管理的賬户增持並舉牌浙商銀行H股,未有其他關聯方及一致行動人蔘與本次舉牌。

  在管理方式上,民生人壽表示,將本次舉牌浙商銀行H股股票納入權益類投資管理。

  截至8月11日,民生人壽持有浙商銀行H股數量約為2.96億股,約佔浙商銀行H股股本的5.00022%。

  香港聯交所股權披露顯示,民生人壽此次以每股平均價2.7679港元買入100萬股浙商銀行H股,合計耗資276.79萬港元。

  據民生人壽披露,截至8月11日,該公司持有浙商銀行H股股票的賬面余額為13.24億元,占上季度末總資產的比例為0.93%。

  同一日,中國太保旗下產險、壽險公司也披露了被動舉牌赴港上市的東陽光的情況。

  8月13日, 太保壽險和太保產險雙雙發佈公告稱,8月7日,廣東東陽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新發行H股(東陽光藥,06887.HK,以介紹方式上市)作為換股對價,通過吸收合併方式私有化其香港上市子公司宜昌東陽光長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01558.HK),將兩家公司原持有的宜昌東陽光長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換股,被動觸發本次舉牌。

  據太保壽險公告,本次舉牌后,太保壽險直接持有東陽光藥H股股票605.9萬股,佔其H股股本比例為5.38%;太保產險直接持有東陽光藥H股股票148.8萬股,佔其H股股本比例為1.32%;太保壽險和該公司的關聯方及一致行動人共持有東陽光藥H股754.6萬股,占上市公司H股股本比例為6.70%。

  太保壽險和太保產險均表示,將本次投資納入權益投資管理。受託管理人太保資產將密切關注企業的經營狀況及市場后續反應,不排除在后期繼續追加投資的可能。

  8月8日則是險資舉牌銀行股的「高光日」——平安人壽與弘康人壽同日完成對郵儲銀行鄭州銀行的第三次舉牌。

  8月8日,平安人壽以場內增持1414.1萬股郵儲銀行H股的方式,將其持股比例推升至該行H股股本的15.05%,觸發第三次舉牌。今年1月8日,平安人壽首次舉牌郵儲銀行H股,持股佔比突破5%;5月9日,其再度耗資逾1.1億港元增持2329萬股,持股佔比突破10%,構成二度舉牌。

  弘康人壽在8月8日以增持990萬股鄭州銀行H股的方式,將其持股比例推升至該行H股股本的15%,觸發第三次舉牌。此前,弘康人壽已分別於6月27日、7月25日完成對鄭州銀行H股的首次和二次舉牌,持股佔比相繼突破5%、10%。截至8月8日,其持有鄭州銀行H股3.09億股,佔總股本的3.39%,最新持倉市值約4.35億港元。

  值得關注的是,鄭州銀行H股年內表現強勁。截至8月13日收盤,其股價年內漲幅達39.5%,遠超同期恆生指數表現。

  此外, 8月7日,弘康人壽還公告稱,公司參與舉牌港華智慧能源H股。

  僅8月以來就已經有6次舉牌行為,平均每兩天一次。

險資舉牌銀行股14次

  險資舉牌今年直接開掛,記者梳理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公告發現,2024年共有8家險企出手增持了18家上市公司,觸發A股和H股舉牌達20次,超過2021年(1次)、2022年(5次)、2023年(6次)三年舉牌次數的總和。

  步入2025年,險資舉牌更是不斷加碼。截至8月13日,民生人壽、太保人壽、弘康人壽、泰康人壽、信泰人壽、利安人壽、中國平安、長城人壽、中郵人壽、新華人壽、瑞眾人壽、中國人壽、陽光人壽等13家險企已合計披露29次舉牌公告,涉及22家上市公司,已經大幅超過2024年全年水平。

  整體來看,險資的佈局主要在能源、公用事業和銀行板塊。今年險資已經舉牌7家銀行股,舉牌次數達到14次。中國平安對銀行股最為痴迷,舉牌的四家公司,三家來自銀行板塊,其中三次舉牌招商銀行H股,郵儲銀行H股,和兩次舉牌農業銀行H股。瑞中人壽舉牌一次中信銀行H股,新華人壽則是舉牌一次杭州銀行。加上上述提到的弘康人壽舉牌鄭州銀行H股三次,和民生人壽舉牌浙商銀行H股。

  銀河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張一緯表示,2025年以來,險資多次舉牌銀行股。主要是因為銀行股低波動、高股息、低估值的特點持續受到險資青睞。對於險資而言,銀行股股息率優於長債收益率,估值波動可計入OCI(其他綜合收益)以應對業績波動,並且相對來説,當前H股銀行股息率更高。

華泰證券的分析師李健認為,舉牌的關鍵在於保險公司看好被投資公司的發展前景,願意集中持有,如果能夠達到長期股權投資的標準,更能享受到穩定投資收益的好處。2015年舉牌主要受高負債成本萬能險擴張、償二代背景下長股投資節省資本消耗等因素驅動。2020年和2024年舉牌潮動力來自於利率下行環境下險資投資壓力增大等原因,險資需要通過投資高息股來獲取穩定現金收益,同時增加長期股權投資有助於獲得穩定投資收益。

  2024年以來保險業迎來新一輪舉牌潮,背后推動力逐漸從十年前緩解償付能力壓力逐漸過渡到看重被舉牌公司的高股息,2024年以來的被舉牌股平均上一年股息率達到4.6%,是歷次舉牌熱潮中最高。在利率下行周期,險資投資的首要原則是資產負債久期匹配,其次是重視紅利股投資以補充現金收益,李健認為舉牌策略也不例外。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表示,目前實體經濟面臨一定的壓力,保險公司找到合適的投資標並不容易,而上市公司股權則是最好的投資標的之一,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無風險利率不斷下行,而銀行等金融股具有穩定的高分紅,對於追求穩健收益的險資來説具有較大吸引力,這是今年上半年險資舉牌次數激增的原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