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4 11:38
拉動需求的「穩定器」
8月10日,東明石化30萬噸/年UPC科技示範項目施工現場,全球首套UPC技術裝置正在建設中。該項目總投資300億元,預計2025年12月建設完成。投產后,將帶動區域形成高端石化產業集羣。
上半年,全省民間投資同比增長0.9%,好於全部投資增速1.1個百分點,佔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1.6%,較上年同期提高0.7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全省同東明石化類似計劃總投資億元及以上民間投資大項目完成投資增長5.0%,對穩定上半年全省內需增長起到了關鍵作用。
外需方面,民營企業對於外貿進出口的拉動作用明顯。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民營企業進出口值為1.31萬億元,增長7.7%,高於全省總體增速0.9個百分點。其中,民營企業出口8216.4億元,增長6.6%;進口4933.2億元,增長9.6%。
「從市場主體看,上半年山東省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突破6萬家,比去年同期增加4617家,每100家外貿企業中有92家是民營企業,是山東外貿發展的‘主力軍’。」青島海關副關長石勇介紹,從外貿規模看,民營企業佔山東外貿進出口的比重達到76.1%,提高0.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比重高達78.1%,進口比重72.9%。從增量貢獻看,民營企業出口、進口增速均高於整體,上半年山東85.1%的外貿增量由民營企業貢獻。
山東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顧春太認為,山東民營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提升,將夯實山東暢通「雙循環」的基礎,推動全省產業鏈優化提升並補齊關鍵短板。
當前,國內部分產業面臨同質化競爭加劇的「內卷」困境。「中小企業把握‘雙循環’戰略機遇,積極拓展中亞、東南亞等海外市場。藉助RCEP政策紅利與‘中亞論壇’等平臺,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在服務新發展格局中實現價值升級。」山東省中小企業服務聯合會會長李新峰建議。
新質生產力的「培養皿」
今年6月,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第31屆半導體年度獎頒獎典禮上,山東天岳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岳先進」)憑藉其在碳化硅襯底材料技術上取得的突破,獲「半導體電子材料」類金獎。這是該獎項設立31年以來,中國企業首次榮膺金獎。
「在碳化硅這一領域,天岳專利數量居全球前5位。碳化硅襯底材料的技術門檻高,至今仍有很多業內公認的國際性難題。公司成立之初就重視研發工作,持之以恆抓技術抓創新。」天岳先進董事長宗艷民説。
民營企業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效應首先應體現在工業領域。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7%。其中,規上民營工業增加值增長10.1%、高於全部規上工業2.4個百分點。
這一點也體現在山東民營企業在全球高端製造領域的市場份額。數據顯示,上半年,山東民營企業高端裝備出口349.3億元,增長58.9%;電子技術產品出口231.8億元,增長26.5%。船舶、電動汽車、機牀出口分別增長98.6%、79.6%、16.3%。
石勇表示,民營企業外貿品牌建設也在持續推進,上半年自主品牌出口1922億元,增長15.1%。高科技行業需求擴大也推動民營企業進口向高端化邁進。以歌爾集團為代表的科技企業擴大進口,民營企業集成電路進口值增幅達39.2%。
「新型工業化是上半年推動山東民營經濟高速發展的核心引擎。」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認為,民營企業一方面出於對未來經濟的信心,願意加大投入,擴大產能;另一方面也受益於山東對經濟產業轉型升級的持續投入。山東工業經濟中,高技術產業和高端製造業的佔比持續提升,推動山東製造業實現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客觀上壯大了山東的新質生產力,提升了山東製造在全球的競爭力。
「當前省內中小企業涌現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但整體規模與創新能力仍需提升。」李新峰呼籲更多企業聚焦核心技術突破,通過精細化、特色化發展增強競爭力。
活躍市場的「催化劑」
現在購車不僅享受發動機變速箱終身質保,還有5年15萬公里的整車質保。在212越野車青島直營中心,青島市民李明國剛辦完新車交付手續。
他算了一筆賬:通過國家補貼疊加廠商置換優惠,原價18.88萬元的212越野車長風車型,實際支出16.38萬元,標配三把鎖,1.5寸氮氣減震升高,285AT胎,以1/3的價格買牧馬人的配置。
傳統銷售淡季的8月,在新一輪以舊換新政策推動下,展廳客流量同比提升三成。銷售顧問張寧透露,政策撬動消費,中高配車型選購率同比提升30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5.6%的增長。省商務廳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汽車報廢更新提交申請24.7萬輛,居全國首位;汽車置換更新提交申請24.2萬輛,家電以舊換新銷售新家電721.6萬台,3C數碼產品購新補貼銷售427.1萬件,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51.6萬輛,家裝廚衞「煥新」5萬件,合計帶動銷售近千億元。
「從政策執行層面看,今年上半年,民營企業成為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落地的主體,併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省商務廳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處處長朱希昕説。
此外,上半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65.8萬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92元,同比名義增長5.3%,這其中佔全省市場主體約99%的民營經濟主體,發揮了重要作用。
「山東作為經濟與人口大省,在穩定與擴大就業方面展現出的能量和容量,無疑來源於民營經濟發展的貢獻,既托住了就業總量的底,又提升了民生福祉的質。」山東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教授李齊説。
(大眾新聞·大眾日報記者 孫源澤 王雅潔 張曉帆 廖寧)
來源:大眾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