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4 10:47
(來源:消費日報網)
轉自:消費日報網
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將於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鋼園舉辦。作為服貿會的重要科技板塊以及最能體現服貿會科技含量的專題展之一,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題展(以下簡稱服貿會ICT展)將在首鋼園3號館舉行,吸引線下參展企業100余家、線上參展企業近300家,並圍繞數字服務「展、論、洽」三方面,通過「2+5+N」佈局,充分展現我國在數字服務貿易方面擴大開放、集聚全球優質要素、賦能本土企業走向世界、持續提升國際競爭力等方面的堅定決心。
聚焦數字服務前沿動態
據悉,服貿會ICT展參展企業包括中國聯通、中國移動、阿里巴巴、香港電訊、德國史太白、京東方、航景創新、一輕科技等行業領軍企業44家,來自德國、美國、加拿大、泰國、巴基斯坦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展商27家,涉及人工智能、機器人、智能製造、科技園區等國際經貿熱點行業。
服貿會ICT展圍繞數字服務「展、論、洽」三方面,進行了「2+5+N」的佈局設計。
「2」指兩大特色展區,設置數字服務「北京Solution展」「5G智聯全球·京彩暢行服務」信息通信主題展兩個特色主題展。
「5」指五大數智化賦能服務貿易論壇,由工信部新聞宣傳中心、北京集智未來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基地、中國非洲總商會等權威機構帶來數字經濟國際經貿、人工智能、增值電信業開放、算力服務、大模型驅動等行業前瞻趨勢論壇。
「N」指現場舉行多場行業沙龍和國際經貿洽談活動,包括數字出海、AI終端、科技創投、數字友好城市、科技行業校友經濟、數字基礎設施、商業密碼應用等熱門話題,現場同時組織來自中東、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的海內外行業買家,圍繞通信服務、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領域組織中資企業與海外買家面對面對接洽談交流。
合作成果案例集中呈現
運營商、行業領軍企業、產業園區、行業協會等機構也分享了本屆服貿會ICT展亮點。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孫健稱,在今年的服貿會上,中國電信展區將以沉浸式AI體驗為核心展示特點。5G展區將通過全新升級的5G專用智能網絡,為新能源汽車智能控制提供賦能;服務民生展區將重點呈現AI手機、AI眼鏡、AI中屏等多款創新產品;雲服務展區的重點則是息壤一體化服務平臺,該平臺能夠實現跨服務商、跨地域、跨架構的算力統籌調度,幫助客户快速構建AI數字化算力底座。
北京中德產業園管委會中德專班負責人王蕊介紹,北京中德產業園將攜手順義區優質企業第三次亮相服貿會。產業園將重點聚焦德(歐)隱形冠軍企業及創新型中小企業落地發展「最后一公里」的全過程服務,集中呈現中德示範區在促進中德(歐)服務貿易、產業發展、人才流動、信息互通等領域的合作成果與案例。
阿里巴巴集團公共事務部總監劉雪飛在發言中表示,在2025年服貿會上,阿里巴巴將展出AI領域領先成果及其在服務貿易領域的全面應用。其中,全球領先的雲計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阿里雲集團,將重點展示依託強大雲計算設施、全球領先大模型家族和便捷高效模型服務平臺,助力AI應用在全球企業實際業務場景快速落地的情況。
北京商用密碼行業協會祕書長單位、北京金源動力信息化測評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敏霞介紹,本屆服貿會上,北京商用密碼行業協會將聚集京津冀商用密碼頭部企業,共同打造主題為「京津冀協同創新,密碼築基,科技賦能新質生產力」的商用密碼展區,集中呈現近年來京津冀商用密碼創新應用成果。通過行業權威報告發布、密碼前沿技術交流、宣傳密碼安全知識等活動,展現科技引領、區域協同,共築網絡與信息安全防線的發展態勢。
推廣北京數字經濟標杆方案
在2025年服貿會ICT展媒體通氣會當天,參會企業和媒體代表走訪了位於大興的北京數字經濟企業出海創新服務基地(以下簡稱北京出海基地)。
北京出海基地定位為全國首個政府主導、市場化運行、一站式服務數字生態出海的創新平臺,已成功鏈接了西班牙等12個駐華大使館的官方平臺,並在日本東京等地設立了4個海外服務站,與全球28個海外商協會攜手搭建雙向交流渠道。
據悉,2025年服貿會「北京Solution展」未來將會平移至北京出海基地,並在該展廳常態化、持續性推廣北京數字經濟標杆方案。
北京出海基地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服貿會閉幕后,我們計劃在北京市經信局的支持下,將‘北京Solution展’的亮點成果及核心展品遷移至基地展廳。我們將會結合常態化展示需求,進行內容的動態更新、主題深化和敍事優化,策劃季度性重點推介、企業路演、國際對接等活動,確保展示常看常新,持續吸引全球目光。」
上述負責人表示,北京出海基地常態化展示的目的在於促進「北京方案」的全球應用,並將以此展廳為樞紐,深度整合基地的出海服務體系,為參展企業提供從展示推廣、市場對接、政策諮詢到落地支持的全鏈條服務,真正把出海基地轉化為北京數字經濟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提升全球影響力的加速器。(記者 趙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