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下半年全球資產配置的主線——美國降息交易全攻略(建議收藏)

2025-08-14 10:56

  最近的美股,有點熱鬧。

  上周,美國就業數據暴雷,市場擔憂美國經濟的衰退,帶動美股大跌,各大類資產呈現典型的「衰退交易」;

  不過,這周立刻就發生了反轉,市場冷靜下來,開始期待美聯儲降息,以扶持經濟增長,因此美股的幾大指數紛紛強勢上漲,開始體現「降息交易」的行情。

  「降息交易」行情下,幾大指數大漲

數據來源:wind、廣發基金 數據來源:wind、廣發基金

  一些新手投資者朋友可能對「降息交易」「衰退交易」這類名詞還有點陌生。事實上,這兩個都是市場對經濟數據的反應,但方向可能完全相反。

  還是先上結論。我們整理了兩者的核心區別和對各類資產的傳導變化,稍后會進行詳細分析,歡迎大家收藏分享。

  降息交易和衰退交易對大類資產的傳導邏輯

來源:廣發基金 來源:廣發基金

  (ps:別擔心,依舊是我們的全文大白話風格,包能懂的)。

  以史爲鑑,覆盤美國曆史上三次降息周期

  我們所説的美聯儲「降息」,降的是美國聯邦基金利率。

  ——而這也是美國最核心的政策利率,所有債券的收益率、貸款的利率,都是圍繞這個利率來變動的。

  2000年以后,美國一共經歷了3次降息周期(不算這次):

  - 2001-2003年;

  - 2007-2008年;

  - 2019-2020年。

數據來源:wind、廣發基金;數據區間:2000.01.01-2025.07.31 數據來源:wind、廣發基金;數據區間:2000.01.01-2025.07.31

  這3次降息周期,有一個顯著的共性——在開啟降息的前后,美國經濟均遇到了一定的困境。

  當然,細究起來,肯定存在許多不同,接下來我們就一一來拆解。

  降息周期1:2001-2003年

  2000年,美國遭遇的重要挑戰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互聯網泡沫破裂。當時,以思科、英特爾、雅虎等互聯網公司為代表的納斯達克指數,在2000年3月觸頂后快速下跌,一年內最大回撤超60%。

數據來源:wind、廣發基金;數據區間:1999.01.01-2003.12.31 數據來源:wind、廣發基金;數據區間:1999.01.01-2003.12.31

  隨后,股市崩盤蔓延至實體經濟,導致GDP增速持續下行;與此同時,美國還面臨「911恐怖襲擊」事件,以及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衝擊,政治經濟面臨了多重壓力。

  爲了刺激經濟增長和穩定金融市場,美聯儲2001年1月開啟了第一輪降息周期。

  從整體降息節奏來看,2001年聯邦基金利率從年初的6.50%降至12月的1.75%,在一年的時間里就快速降息了475bp,並最終在2003年6月進一步降至1%,累計降息幅度達到了550bp。

  從資產表現來看:權益資產上,主要股指在降息期間發生了下跌,並在降息結束后6個月內反彈;黃金資產上,期間上漲27.24%,主要還是因為互聯網泡沫破裂帶來的避險情緒和經濟衰退預期;美債資產上,表現相對較好,不過在停止降息后發生了一定下跌。

 數據來源:wind、廣發基金 數據來源:wind、廣發基金

  降息周期2:2007-2008年

  這一次降息的背景,想必大家比較熟悉——全球金融危機來了。

  2007年2月開始,因為美國房地產次級抵押貸款業務暴雷,信貸市場緊縮,流動性枯竭。美聯儲為應對危機,在2007年9月開始首次降息,后續到了2008年4月,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已經從5.25%降低到了2%。

  但這並沒有徹底解決問題。

  隨着2008年9月,美國top4投行的雷曼兄弟倒閉,次貸危機正式爆發,全球金融市場陷入恐慌,美國GDP增速快速下行。

資料來源:Wind,平安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平安證券研究所

  爲了應對危機,美聯儲大幅加快了降息速度,到2008年12月,就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0.25%的歷史低位,累計降息500bp。

  期間,從資產表現來看(現在開始加入AH市場):

  -權益資產:美股、A股和港股在降息期間都發生了大幅下跌(主要因為次貸危機和金融危機),並在停止降息后反彈;

  -美債和中債:在降息期間表現都很好,不過結束降息后出現回撤;

  -黃金:在降息前后持續上漲。

數據來源:wind、廣發基金 數據來源:wind、廣發基金

  降息周期3:2019-2020年

  這次降息周期,和之前兩次的區別還是比較大的。2019年美國的經濟和就業市場相對比較穩健,並沒有特別明顯的衰退。

  那麼,美聯儲為什麼要降息呢?

  ——主要源於中美貿易的局勢緊張,是一種「預防性操作」,旨在防範經濟減速;而且當時通脹較低,對於降息來説不構成阻礙。

  所以,在2019年9月,美聯儲開啟了一次25bp的降息。

資料來源:Wind,平安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平安證券研究所

  但2020年有一些變化,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全球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加大,美國的生產和經濟也遭受重創。

  因此,美聯儲為救市,實施「無限量化寬松」(通俗説就是大放水、超發貨幣),並繼續降息至0.25%,本輪累計降息幅度達到225bp。

  期間,從資產表現來看:

  -權益資產:美股、A股和港股的方向是相對一致的,在降息期間出現較大回撤,當然核心原因還是新冠疫情的衝擊;在停止降息后,都發生了反彈。

  -固收資產:美債和中債在降息期間表現都不錯,降息結束后則稍有些熄火。

  -黃金:持續地保持了較好的表現。

數據來源:wind、廣發基金 數據來源:wind、廣發基金

  現在,我們將這3次美聯儲降息周期下的資產表現,總結在下表中:

數據來源:wind、廣發基金 數據來源:wind、廣發基金

  大家可以發現,這三次的行情方向都非常一致。

  -權益資產:不論是美股、A股、港股,在美國的降息通道中,通常是下跌的。當然,這不是因為降息行為本身,而是因為,當美聯儲採取快速降息措施時,通常都是因為經濟基本面受到了較大的衝擊和挑戰,這纔是股市下跌的本質。

  -固收資產:美債和中債,都顯著上漲。

  -黃金:也是顯著上漲的,因為在降息周期中,黃金兼具避險和抗通脹的性質。

  回到當前,降息會如何影響我們的投資?

  從美聯儲近幾次降息情況來看,背景共同點是比較明顯的:發生了全球性危機事件、經濟發生了實質性衰退。

  那如果美聯儲,現在即將開啟新一輪的降息周期,目前宏觀背景與之前有何異同,我們能否借鑑一些歷史經驗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從「如何看待美國非農就業大幅下修」開始分析。

  - 7月新增非農就業7.3萬人(前值14.7萬人),大幅低於彭博一致預期的10.4萬人。

  - 更令人意外的是,還對前兩個月的數據進行了大幅下修,6月從14.7萬人下修至1.4萬人,5月數據從14.4萬人再度下修至1.9萬人,基本只留了個原有的零頭。

  首先,下修確實反映了美國就業市場在二季度以來的明顯降温,可能是因為關税政策對企業僱傭意願的擾動所致。

  其次,也反映出非農統計的準確度出現波動。這可能與新冠疫情后,機構調查的初次收集率持續走低有關。

  其實,自從2022年以來,夏季就業數據均有向下大幅調整,而6月被下修較多的政府、休閒和酒店業、建造業行業,歷史上預測誤差也比較高,容易出現較大波動。

資料來源:CEIC,財通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CEIC,財通證券研究所

  所以,這次非農數據下修可能有點屬於「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雖然這個操作看上去很令人迷惑、幅度也非常大,但相對來説也屬於「正常操作」了。倒是很難僅憑此,就斷定美國存在數據造假、經濟衰退等嚴重問題。

  下半年,除了降息和「大美麗法案」帶來的財政擴張以外,對美國經濟形成支撐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當美國的重要經濟數據和資本市場發生大的動盪時,特朗普通常會採取一些正面的措施來呵護美國經濟。

  因此,我們認為,未來美國的經濟難説將陷入衰退,可能還是以温和降温為主。

  那本輪和過去3次降息就存在了一個本質性的不同:

  外界普遍認為,美國經濟當前發生實質性大衰退的風險可能會相對低一些,那麼權益資產大跌的風險可能也會小一些。

  除了這點之外,基於當前的宏觀環境,我們還在下表總結了本次降息相對利好的大類資產,以及與之前3次市場環境的異同點,歡迎大家收藏保存:

來源:廣發基金 來源:廣發基金

  不過,有小夥伴可能會問了:有沒有受負面影響比較大的?

  ——有的,主要是美元指數,也就是美元匯率會跌。

  降息通常意味着貨幣的超發,美元會變得沒有以前那麼值錢了。這也確實會對於我們的QDII基金會有一定負面影響。

  QDII股基:正如我們上文分析,降息時市場流動性充足,股市或會上漲,漲幅或能抵消一些掉匯率貶值的損失,倒也還好。

  QDII債基和美元理財:需要更謹慎了,特別是對於久期比較短的債基。在降息周期中,短久期債券價格上漲的資本利得,通常不能完全抵消美元貶值的匯率風險。

  不過,上面的這些還是比較理論性的推導,並不代表着美聯儲降息之后,這些資產走勢與推導一致。

  畢竟,美股與企業盈利基本面高度相關;而A股、港股、中債,目前和國內基本面、市場情緒的關係比較大,美國並不是其最主要的影響變量;黃金,也可能會因為宏觀不確定性的下降,而有些調整。

  后續降息路徑怎麼走?可以重點關注這些指標!

  以上我們所有的討論,都是基於9月美聯儲降息的情形。

  目前,市場預期美聯儲9月降息概率超80%,幅度為25bp,年內預計降息兩次。但是,在9月FOMC會議上正式確定降息前,這都只是一個可能性、一種概率。

資料來源:Bloomberg,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Bloomberg,國盛證券研究所

  那麼,有哪些重要數據,可能會對降息決策產生重要影響呢?

  我們認為:

  最核心還是基本面數據,特別是鮑威爾重點提到的指標——失業率和通脹。如果失業率上行、通脹下行,那麼降息概率會大大增加。

  消息面上,關税的談判結果也比較重要,因為這是影響通脹的重要變量,關税加劇很可能帶來再通脹風險,降低降息概率。

  政治因素上,也可以關注美聯儲重要成員的變化,比如是否有鷹派官員請辭、特朗普推舉鴿派成員上位(例如最近提名的斯蒂芬·米蘭)等事件。

  我們在下表中列出了后續要關注的大事時間表,並標明瞭,如果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就可能會增加降息概率,供大家參考。

  美聯儲降息大事件時間表

來源:廣發基金 來源:廣發基金

  當然,如果你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關注市場,不妨通過基金投顧組合的方式參與。

  廣發基金投顧團隊的研究覆蓋了A股、A債、美股、美債、黃金等大類資產,致力於為你提供「從投到顧」的全方位服務,努力讓大家擁有更輕松的投資體驗。

  你投資美股了嗎?近期持有表現如何?歡迎與我們分享。

  (文章來源:廣發基金投顧團隊)

  -----------------------

  風險提示:廣發基金本着勤勉盡責、誠實守信、投資者利益優先的原則開展基金投顧業務,但並不保證各投顧組合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者參與基金投顧業務,存在本金虧損的風險。基金投資組合策略的風險特徵與單隻基金產品的風險特徵存在差異。基金投顧業務項下各投資組合策略的業績僅代表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的業績表現,為其他投資者創造的收益也不構成業務表現的保證。因基金投資顧問業務尚處於試點階段,存在因基金投顧機構的試點資格被取消不能繼續提供服務的風險。投資前請認真閲讀投顧協議、策略説明書等法律文件,充分了解投顧業務詳情及風險特徵,選擇適合自身的組合策略,投資須謹慎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