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韌性供應鏈:跨境電商的「生命線」

2025-08-14 10:12

近日,亞馬遜全球開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務研究中心及億邦智庫聯合發佈了《韌性重構——2025 全球跨境電商供應鏈發展趨勢報告》。報告指出,跨境物流供應鏈已歷經從「運(跨境運輸)」到「倉(倉儲佈局)」「配(配送體系)」「網(鏈網協同)」的階段躍遷,正從單一物流支持向供應鏈協同服務轉變。

這種轉變背后,意味着跨境物流服務在幫助賣家將商品快速送達全球客户的同時,還需助力賣家實現全球高效庫存佈局與周轉,進而提升供應鏈效率、推動產品迭代與創新。而在全球貿易格局不斷演變、市場需求瞬息萬變的當下,跨境電商企業的持續發展愈發依賴供應鏈的韌性。

所謂韌性供應鏈,即面對物流波動、成本上漲、地緣風險等不確定性時,能快速調整、高效協同並保持穩定運轉的供應鏈體系。從倍思奇(BESTQI)與安徽酷豆丁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酷豆丁」)兩家企業的實踐來看,韌性供應鏈的構建不僅是應對挑戰的盾牌,更是驅動跨境業務增長的核心動力。

構建精益化供應鏈基底

在業界人士看來,構建韌性供應鏈的首要任務是夯實精益化的供應鏈基底。其核心在於「以終為始」——從客户需求出發,反向優化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實現資源的精準配置與高效利用。

倍思奇CEO呂亞奇將「精益生產」理念貫穿供應鏈管理。作為工程師出身的創業者,他強調從客户需求出發,通過亞馬遜VOC(買家之聲)等工具捕捉用户反饋,將差評關鍵詞、高頻需求轉化為產品改進的方向。這種「需求倒逼供應鏈」的模式,讓企業在選品、生產、庫存等環節均避免了資源浪費。例如,其通過鎖定頭程物流價格、與核心工廠長期綁定等策略,將採購成本與物流費用降低近8%。同時,藉助亞馬遜FBA實現大部分訂單的隔日達,既控制了成本,又保障了客户體驗。

無獨有偶,酷豆丁通過「動態安全庫存模型」平衡供需。作為嬰兒牀出口龍頭企業,其產品多為大件耐用品,物流與庫存管理難度較高。為此,酷豆丁建立了基於銷售周期與補貨節奏的動態模型,結合海運、快船、空運等多鏈路物流資源,實現「不斷貨、不壓貨」的精準調控。同時,其創新的摺疊式環保嬰兒牀設計,將包裝尺寸壓縮至傳統產品的 1/5,大幅提升貨櫃利用率,從產品設計源頭降低了供應鏈成本。

強化供應鏈抗風險能力

「在築牢精益化基底的基礎上,強化供應鏈的抗風險能力是韌性建設的另一關鍵。」上述業界人士表示,這離不開技術創新與生態合作——通過數字化工具與平臺資源整合,提升供應鏈的靈活性與抗波動性。

在技術賦能方面,兩家企業均展現出前瞻性。倍思奇引入AI系統覆蓋供應鏈全鏈條,從生產計劃到物流調度實現智能化決策,僅通過系統優化就減少了20%的人力投入;酷豆丁同樣在技術賦能上發力,其打造的「5G標杆車間」以自動化設備與信息化管理實現生產效率提升30%,同時與中國科學院合作開發智慧嬰兒牀,將產品功能與供應鏈數據打通,形成「研發、生產、銷售」的閉環反饋。

生態協同則是應對跨境物流不確定性的關鍵。倍思奇深度綁定亞馬遜物流服務,從入倉分銷網絡(AWD)到供應鏈整體解決方案(SCA),藉助亞馬遜全球倉儲網絡與數據支持,實現海外倉與FBA倉的高效聯動,尤其在新興市場(如中東)直接採用FBA模式,快速完成本地化佈局。酷豆丁選擇亞馬遜AGL(全球物流)作為頭程合作伙伴,依託其全程可視化物流追蹤與合規保障,減少清關、運輸中的風險,從而將物流管理精力聚焦於后端優化。

長期主義導向

打造供應鏈可持續競爭力

韌性供應鏈的價值,更在於以長期主義為導向,為企業打造可持續的競爭力。兩家企業均以長期主義視角佈局供應鏈,通過研發投入、專利佈局與全球化協同,構建難以複製的競爭壁壘。

其中,倍思奇將研發投入視為供應鏈的「源頭活水」,每年投入 5%至8%的營收用於創新,聚焦「0 到 1」的產品突破。其併購歐洲公司后,整合全球研發資源,建立專利矩陣,以技術壁壘鞏固供應鏈優勢。呂亞奇強調,供應鏈的韌性不僅在於應對波動,更在於通過創新創造新需求。

酷豆丁則以「雙循環戰略」構建全球化供應鏈。一方面,其深耕國內產業鏈集羣,依託「工程師紅利」將研發投產率提升70%;另一方面,通過與海外渠道商共建倉庫,實現供應鏈的區域化響應。酷豆丁副總裁趙越表示:「供應鏈的韌性來自生態共贏,我們與供應商、平臺、客户形成長期夥伴關係,共同抵禦風險。」

綜合來看,從倍思奇的精益化管理到酷豆丁的生態化協同,兩家企業的實踐印證了一個核心邏輯:韌性供應鏈是跨境電商穿越周期、持續增長的基石。在全球貿易環境愈發複雜的背景下,跨境電商企業需以客户需求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生態合作為支撐,構建兼具效率與彈性的供應鏈體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