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4 09:31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中金研究,作者:林英奇,許鴻明等
8月12日,財政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和金融監管總局等相關部門聯合發佈《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
從今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對符合條件的個人消費貸款和服務業貸款給予貼息支持。
財政貨幣政策的新協同
消費貸款和服務業貸款貼息政策體現出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協同,體現出政治局會議「落實落細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導向。對經辦銀行而言,貸款貼息政策在保護息差的同時能夠刺激貸款需求,財政貼息后貸款利率下降1個百分點,預計每100億元財政貼息金額能夠支持1萬億元消費和服務業貸款投放。對消費者而言,貸款貼息政策能夠降低貸款成本,對於提振消費將起到積極作用。
能撬動多少消費貸款?
我們估算截至2025年6月末,全國個人消費貸款規模約12.5萬億元(剔除房貸和信用卡貸款),住宿餐飲、文體娛樂等服務消費重點領域經營主體的貸款余額2.8萬億元,本次貼息政策涉及信貸共計15萬億元,佔全部貸款比例約6%。假設相關貸款年化增速為7%,平均久期為3年,則貼息政策每年能支持新發放貸款6萬億元,其中撬動淨增貸款1萬億元,為借款人每年節約利息約600億元。
防範資金套利和信用風險
根據《方案》,銀行需做好借款人身份和消費信息識別,防止挪用於投資等非消費領域、或套取貼息資金。銀行需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審覈和落實消費貸貼息政策,不可誘導居民進行借貸,防範信用風險。
對銀行的影響
本次消費貸和服務業貸款貼息政策通過直接財政補貼的方式降低居民和企業融資成本,我們預計有望在不影響銀行息差的同時提振信貸需求。貼息政策的貸款經辦機構包括六大國有銀行12家股份行、5家消金公司,發佈會也提到鼓勵地方財政部門可對其他機構給予財政貼息支持,后續部分區域行也有望享受相關貼息政策。對於消費和服務業貸款佔比較高的銀行,政策有望提振貸款需求、增加利息收入。
風險
消費貸款資金違規入市風險,消費傾向不及預期風險。
圖表:常熟、平安、渝農、郵儲等銀行消費經營貸佔比較高
資料來源:Wind,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本文摘自中金研究2025年8月14日已經發布的《貼息能撬動多少消費貸款?》
分析員 林英奇 SAC 執業證書編號:S0080521090006 SFC CE Ref:BGP853
分析員 許鴻明 SAC 執業證書編號:S0080523080007 SFC CE Ref:BUX153
分析員 周基明 SAC 執業證書編號:S0080521090005 SFC CE Ref:BTM336
分析員 張帥帥 SAC 執業證書編號:S0080516060001 SFC CE Ref:BHO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