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重塑的機會:2025博鰲不動產投資大會正式啟幕

2025-08-14 07:3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觀點)

(2025年8月14日 星期四·海南)不動產作為各行各業經濟活動的必備載體,一向成為投資者們看重的投資標的,而在科技與創新推動下,不動產投資正呈現多元化趨勢。

在我們熟悉的房地產投資方面,全球資本流動格局呈現複雜態勢。中國依靠市場吸引力與政策調整,吸引資本回流。可以看到,國內與國際資本巨頭均對佈局中國不動產有所加速,顯示對中國市場結構性機會的認可。

其中,保險資金加速從地產股轉向物權投資,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險資新增不動產投資同比增幅達40%,聚焦物流園區、商業地產、長租公寓、產業園等能產生穩定現金流的資產,並從債權投資轉向物權持有。險資還將商業地產列為重點配置領域,投資佔比從28%升至39%。

此外,外資迴流顯著,2025年商業地產投資額同比回升62%,尤其關注核心區位和穩定現金流資產。其中,主權基金瞄準一線城市核心寫字樓,私募基金則佈局新一線城市商圈。

能源類和基礎設施建設類資產同樣獲得廣泛資金支持,新基建成為投資方向。

投資模式同樣呈現多元化,如債權與股權結合,通過設立債權投資計劃、私募股權基金參與不動產投資;又比如REITs配置增強,險資加大公募REITs認購力度。

存量資產價值凸顯也吸引着更多不動產投資,據瞭解,基礎設施基金和REITs快速發展,截至2025年6月,基礎設施基金達1587只,已上市REITs66只,推動基礎設施資產進入資本市場。其中,商業地產租金收益率提升至4-5%,核心區位物業價格回調20-30%,吸引投資者轉向「算租金」而非「賭升值」的評估標準。 

很顯然,在行業轉型的當下,開發已經不是主流,隨着不動產投資逐漸成熟,基金、資產管理等服務內容正成為轉型趨勢。即房企從開發轉向持有運營,險資等不動產投資機構成為不動產主要買家,推動行業從「開發銷售」向「資產管理」模式轉型。

消弭傳統產業壁壘,推動資源與要素的全域流動,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也是不動產投資的底層邏輯。展望2025年下半年,全球經濟格局演變持續,不動產作為關鍵資產類別,其資本運作與投資動向備受矚目。

8月14日,觀點機構主辦的「2025 博鰲房地產論壇系列活動」——2025博鰲不動產投資大會,以「重塑的機會」為主題,匯聚投行、基金、券商、銀行、評級機構、交易所、審計及會計事務所、險資、投資機構、家辦及財富管理等精英,關注不動產及相關產業鏈的資本全景,圍繞大宗交易、耐心資本、REITs生態、互聯互通等熱點話題展開深入交流,以期尋找行業發展的新思路、新路徑。

在現場,有F.O.G.富尚資產集團董事長、香港越秀REITs獨立董事陳曉歐,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招商伊敦總經理李傑,華潤有巢戰略投資部總經理李伯喬,IWG集團中國區總裁胡懋,楷林運營副總經理黃君蘭,麻省理工學院GlobalSCALENetwork中國中心主任郭傑羣,長城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華能集團軟科學評審專家汪毅,畢馬威税務合夥人李晨,BOMA中國研究委員會主席、國際金融地產聯盟(IFFRE)常務理事張平,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合夥人劉唯翔等嘉賓領銜出席,朝着相同目的地堅定而行。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