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3 17:2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百濟神州提前公開了部分中報財務數據,上市以來首次實現盈利。不過,公司獨特的「去CRO化」模式帶來「最燒錢研發」,近半年股價表現明顯落后於同行平均水平。
「零突破」新葯帶飛業績,上市以來首見盈利
百濟神州(688235.SH)預約在8月30日正式披露中報,而8月7日公司就公佈了主要財務數據。公告顯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取得營業總收入175.18億元,同比增長46%,其中公司產品收入為173.60億元,同比增長45.8%;實現歸母淨利潤4.5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百濟神州於2021年12月在科創板上市,此次歸母淨利潤盈利是公司上市以來首次盈利。2021年至2024年,公司取得歸母淨利潤分別為-97.48億元、-136.42億元、-67.16億元、-49.78億元,累計虧損超350億元。今年一季度,公司歸母淨利潤仍虧損0.95億元,也就是説,上半年盈利集中在第二季度。
公司表示,營業收入增長主要原因是自研產品百悦澤®(澤布替尼膠囊)和安進授權產品以及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的銷售增長。而歸母淨利潤實現盈利,主要系產品收入大幅增長和費用管理推動了經營效率的提升。
百濟神州介紹,百悦澤®是第一個中國自主研發並獲美國FDA突破性療法認定、加速批准上市的抗癌新葯,是第一個獲國家藥監局附條件批准上市的國產BTK抑制劑。今年第二季度,百悦澤®新的薄膜包衣片劑劑型用於所有已獲批適應症獲得美國FDA批准,這一新片劑劑型同時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人用藥品委員會的積極意見。
公司官網顯示,百悦澤®已在全球75個市場獲批,二季度在5個市場新增納入或擴大報銷範圍。百澤安®已在全球47個市場獲批,二季度在20個市場新增納入報銷範圍,包括日本、歐洲和澳大利亞。
2025年上半年,百悦澤®全球銷售額125.27億元,同比增長56.2%。其中,美國銷售額89.58億元,同比增長51.7%,主要得益於該產品在所有適應症領域強勁的需求增長;歐洲銷售額19.18億元,同比增長81.4%,主要得益於該產品在所有歐洲主要市場的市場份額提升,包括德國、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和英國;中國銷售額11.92億元,同比增長36.5%。
2025年上半年,百澤安®銷售額總計26.43億元,同比增長20.6%。百澤安®銷售額的增長,主要得益於該產品在中國獲批新適應症納入醫保所帶來的新增患者需求以及藥品進院數量的增加。
不能忽視的是,公司上述產品涉及多項訴訟。比如,2023年6月,Pharmacyclics LLC在美國特拉華州地方法院對百濟神州及其全資子公司提出申訴,聲稱百悦澤®侵犯了其授權的編號為11672803的美國專利(以下簡稱:803專利)。但2025年4月,美國專利商標局宣佈受質疑的803專利的全部權利無效。
百濟神州預計2025年營業收入將介於358億元至381億元之間,研發費用、銷售及管理費用合計將介於295億元至319億元之間,毛利率處於80%至90%的中高位區間。
與前期預測相比,公司將對2025年營業收入預計的下限由352億元調整至358億元,毛利率亦有提升。公司稱,營業收入預測調整主要得益於百悦澤®在美國市場的領先地位以及其在歐洲和全球其他重要市場的持續擴張;毛利率調整主要得益於產品組合的改善和生產效率的提高。
瘋狂的「去CRO化」,研發燒掉超470億元,同行表現如何?
2024年年報稱,百濟神州專注於為癌症患者研發創新抗腫瘤藥物。公司在藥物早期發現、臨牀前研究、臨牀開發等多個環節持續投入。2024年,公司將13款差異化新分子實體推進至臨牀。研發模式方面,公司稱,開發了癌症生物學自有平臺,已建立多樣的抗腫瘤靶點及藥物技術平臺,研發引擎可實現與生產和臨牀開發無縫銜接。
2024年年報顯示,在腫瘤藥開發全過程中,臨牀試驗成本佔總成本75%以上,目前製藥行業仍不斷將該部分業務外包給合同研究組織(CRO)。而百濟神州自成立以來始終注重建立獨特且難以複製的競爭優勢,以應對行業挑戰。公司在全球擁有一支約3700人組成的自主臨牀團隊,能夠擺脫傳統CRO模式,並以比同行業企業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開發藥物,同時能夠保持質量。
2021年至2024年,百濟神州的研發費用分別為95.38億元、111.52億元、128.13億元、141.40億元,逐年上漲,合計超470億元,連續三年過百億。而同期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75.89億元、95.66億元、174.23億元、272.14億元,研發費用佔比分別為125.69%、116.58%、73.54%、51.96%。隨着營收增長,研發費用佔比出現逐年下降趨勢,但仍是公司最主要成本。
據媒體報道,在今年1月舉行的百濟神州內部溝通會上,百濟神州全球研發負責人汪來自我調侃為「藥企研發負責人里最燒錢的那個」。
那麼,百濟神州與同行業公司研發投入變化情況是否一致呢?
據披露,君實生物(688180.SH)、貝達藥業(300558.SZ)是公司在招股書中選取的兩家可比A股上市公司。
君實生物表示,公司具備完整的研發、採購、生產和銷售等體系。公司臨牀試驗工作主要由具備藥物臨牀試驗機構資格的醫療機構承擔,按需委託CRO提供部分研發服務。CRO服務商為公司供應商之一。
年報顯示,2021年至2024年,君實生物研發費用分別為20.69億元、23.84億元、19.37億元、12.75億元,近兩年呈現下降趨勢。同期,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40.25億元、14.53億元、15.03億元、19.48億元,公司研發費用佔比分別為51%、164%、129%、65%,波動較大,出現先升后降趨勢。從近兩年數據來看,君實生物研發費用佔比下降速度比百濟神州快。
貝達藥業以自主知識產權創新葯物研究與開發爲核心。2021年至2024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5.66億元、7億元、6.4億元、5.02億元,算上資本化的部分,研發投入分別為8.61億元、9.77億元、10.02億元、7.17億元,呈現先升后降趨勢。同期,營業收入分別為22.46億元、23.77億元、24.56億元、28.92元,研發費用佔比約為25.20%、29.45%、26.06%、17.36%,研發投入佔比分別為38.32%、41.12%、40.80%、24.80%,均為先升后降。
從二級市場來看,百濟神州股價近半年表現明顯落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根據申萬三級行業分類,百濟神州屬於化學制藥下的化學制劑行業。截至8月11日收盤,該行業公司股價近六個月平均漲幅59.27%、行業中值39.31%,而百濟神州股價近六個月上漲20.37%;近一個月行業公司日平均換手率5.68%,而百濟神州為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