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3 17:00
(來源:光伏見聞)
近期,美國太陽能行業正面臨一場由政策變動引發的重大不確定性。核心焦點圍繞着清潔能源投資税收抵免和生產税收抵免中 「construction start(項目開工)」 這一限定條件的解讀,而特朗普政府的行政令與共和黨預算案的疊加影響,可能讓美國到2030年損失60GW的規劃太陽能安裝量。
7月8日,特朗普總統發佈的行政令明確指示財政部收緊對太陽能税收抵免的限制,其中關鍵在於對 「項目開工」 的嚴格界定。根據新的共和黨預算案,只有在法案頒佈后12個月內實現 「項目開工」,或在2028年前 「投入使用」 的太陽能項目,纔有資格享受45Y生產税收抵免(PTC)和48E投資税收抵免(ITC)的安全港條款優惠。這一政策調整的核心意圖,顯然是通過提高税收抵免的門檻,來控制財政支出,但卻給本就依賴政策激勵的太陽能行業帶來了巨大沖擊。
對於 「項目開工」 的具體標準,政策要求項目必須完成 「相當一部分」 建設才能獲得抵免,而諾頓・羅斯・富布賴特律師事務所合夥人Keith Martin進一步指出,項目可能需要 「產生」 至少5%的項目成本,且成本通常在開發商收到設備或服務時纔會被認可,僅在特定設備或服務付款且預計三個半月內交付的情況下有例外。另一種獲資格的途徑是在項目現場開展 「具有重要性質的實際施工」。這種嚴格且細化的標準,與過去行業所依賴的相對寬松的規則形成鮮明對比。
Greenprint Capital管理合夥人Peter DeFazio的擔憂不無道理。多年來,開發商和投資者習慣了依據較為寬松的規則來規劃項目,即便商業運營日期在多年后,也能符合税收抵免框架要求。而如今,若對 「項目開工」 進行狹窄解讀,那些僅停留在書面進展、缺乏實質性動作的項目,即便有5%的基礎支出,也可能失去資格。更令人警惕的是,若這種嚴格解釋具有追溯力,將波及數十億美元的項目儲備資本,引發行業資本鏈的動盪。
從行業影響來看,税收抵免的提前取消將造成長期損害。Wood Mackenzie預測,未來10年美國太陽能安裝量可能減少17%,總量或低至375GW。其中,未獲得許可的開發項目面臨的不確定性更大,許可瓶頸可能使它們的完工日期超出資格窗口,從而錯失税收優惠,進一步抑制項目開發熱情。
此外,特朗普政府可能採取的其他反太陽能行動,如推動對設備徵收懲罰性關税(包括影響廣泛的多晶硅232條款關税)、修改資格認定方法等,將給太陽能項目開發帶來持續威脅。光伏組件、材料清單和電廠組件可能面臨多達五種不同的關税,這無疑會增加項目成本,削弱美國太陽能產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此次政策調整,本質上是短期財政考量與長期能源轉型目標之間的博弈。太陽能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穩定可預期的政策支持,頻繁且嚴苛的政策變動,不僅會打擊行業投資信心,也會延緩美國能結構轉型的進程。對於開發商而言,當務之急是重新評估安全港假設,調整項目時間表,以應對政策帶來的風險。但從更宏觀的視角看,如何在財政可持續與能源轉型之間找到平衡,制定出既穩定又具激勵性的政策,纔是美國政府需要認真思考的關鍵問題。否則,60GW的規劃太陽能安裝量損失或許只是一個開始,美國在清潔能源領域的領先地位也可能因此受到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