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3 17:42
前沿速遞
8月11日,諾華製藥宣佈其研發的全人源單克隆抗體Ianalumab(VAY736)在乾燥綜合徵兩項關鍵III期臨牀試驗(NEPTUNUS-1和NEPTUNUS-2)中達成主要終點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目前全球尚無針對乾燥綜合徵獲批的全身療法,對症治療僅能暫時部分緩解症狀。這一突破性成果或將終結乾燥綜合徵「無靶向藥可用」的歷史,Ianalumab可能成為該疾病領域首個獲批的靶向治療藥物。
Ianalumab的研發突破乾燥綜合徵是一種以外分泌腺受累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發病率約0.5%-1%,臨牀表現爲口乾、眼乾等症狀,並可能累及多器官系統。目前,全球尚無獲批的乾燥綜合徵靶向治療藥物,現有療法以對症支持為主,無法阻斷疾病進展,臨牀未滿足需求顯著。
Ianalumab 通過靶向 B 淋巴細胞活化因子受體(BAFF-R)發揮作用。它具有獨特的雙重機制:既能通過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作用(ADCC)清除 B 細胞,又能阻斷 BAFF 與 BAFF-R 結合,抑制相關信號通路激活,減少 B 細胞活化與增殖。該藥由諾華收購 MorphoSys 獲得,是首個完成 Ⅲ 期臨牀的抗 BAFF-R 抗體,驗證了 「B 細胞清除 + BAFF-R 抑制」 雙重機制在自身免疫病領域的潛力。
此前發表於《柳葉刀》的IIb期劑量探索研究 (N=190) 結果顯示,Ianalumab治療24周即可顯著改善ESSDAI評分,且呈劑量依賴性,為III期研究的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
NEPTUNUS-1 和 NEPTUNUS-2 是全球首批針對乾燥綜合徵的 Ⅲ 期臨牀試驗,為隨機、雙盲、多中心研究,共招募了275名活動性乾燥綜合徵患者,旨在評估 Ianalumab 的有效性與安全性。其中,NEPTUNUS-1 比較每月 1 次皮下注射 300mg Ianalumab 與安慰劑;NEPTUNUS-2 則比較每月 1 次或每 3 個月 1 次皮下注射 300mg Ianalumab 與安慰劑。兩項試驗的主要終點均為治療 52 周時,Ianalumab 組與安慰劑組在 ESSDAI 評分上的變化,次要終點包括患者報告結局、器官受累改善情況及安全性指標。兩項研究共同的主要療效終點是治療第52周時,與安慰劑組相比,Ianalumab 治療組在 EULAR 乾燥綜合徵疾病活動度指數(ESSDAI) 評分上的變化。
結果顯示,兩項試驗均成功達到了主要終點,接受 Ianalumab 治療的患者,其疾病活動度(通過ESSDAI評分衡量)在第52周時獲得了統計學上顯著且優於安慰劑的改善。同時,該藥物在試驗中表現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除了治療乾燥綜合徵外,Ianalumab在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温抗體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wAIHA)及瀰漫性皮膚系統性硬化症(dcSSc)等其他自身免疫疾病中也展現潛力。
諾華計劃在即將召開的醫學會議上公佈這兩項研究的詳細數據,並準備向監管機構提交 Ianalumab 的上市申請。
全球研發競逐:誰將領跑市場Ianalumab 的 Ⅲ 期成功使其在乾燥綜合徵生物藥研發賽道上處於領先位置,但這一領域的競爭已日趨激烈。
目前全球進入 Ⅲ 期臨牀的候選藥物還包括:> 艾加莫德(Efgartigimod):由 Argenx 公司開發,通過阻斷 FcRn 受體減少 IgG 抗體循環,已在重症肌無力領域獲批。其乾燥綜合徵 Ⅲ 期試驗顯示能改善患者疲勞和生活質量,但對器官受累的療效數據尚未公佈。
> 阿塞西普(Atacicept):百健與 Viela Bio 合作開發的 TACI-Fc 融合蛋白,可同時阻斷 BAFF 和 APRIL 兩個 B 細胞存活因子。Ⅱ 期數據顯示能降低 B 細胞數量和自身抗體水平,但 Ⅲ 期試驗因部分患者出現嚴重感染風險而調整方案。
此外強生的Nipocalimab、Resolve Therapeutics公司的RSLV-132、安進的Dazodalibep、BMS的阿巴西普Abatacept(CTLA-4Ig)也在積極開展研究。
國內企業在該領域的佈局也不甘落后:> 安博泰克的 JH013: 是國內首個進入 Ⅱ 期臨牀的抗 BAFF-R 抗體,其作用機制與 Ianalumab 相似,目前正在探索類風濕關節炎和乾燥綜合徵的適應症。
> 詩健生物的 ESG206:通過糖基化修飾技術增強 ADCC 效應,可精準靶向BAFF-R,針對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已於今年6月啟動I/II期臨牀。在不久前的第三屆 CBA 會議上,詩健生物 CEO 周清博士披露了 ESG206 在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中的初步臨牀數據,顯示在更低劑量下,其效果優於 Ianalumab 及其他現有療法。
安博泰克藥業的JH013注射液是首個獲得臨牀研究批件的國產BAFF-R單克隆抗體藥物,臨牀前研究證實可阻斷BAFF-R信號,抑制B細胞增殖,擬用於治療原發性乾燥綜合徵、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產品推薦:FcRn;CTLA-4;BlyS;APRIL
未來,對於BAFF-R的研究將繼續進行,以深入瞭解其在乾燥綜合徵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ACROBiosystems百普賽斯開發了一系列高純度經SEC-MALS驗證、高生物活性經ELISA/SPR/BLI等驗證的BAFFR及BAFF蛋白,適用於免疫、抑制劑篩選、細胞活性檢測等實驗,可加速相關藥物的研發進程。
產品列表BAFFR
BAFF
點擊諮詢驗證數據蛋白均一結構及高純度經SEC-MALS驗證
The purity of Human BAFFR Protein, His Tag (Cat. No. BAR-H52H3) is more than 85%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is protein is around 13-19 kDa verified by SEC-MALS.
與BAFF的高結合活性經ELISA驗證
Immobilized Human BAFF, His Tag at 5 μg/mL (100 μL/well) can bind Human BAFFR, Fc Tag (Cat. No. BAR-H5257) with a linear range of 2-31 ng/mL (QC tested).
點擊申請Protocol與BAFFR抗體的高結合活性經ELISA驗證
Immobilized Anti-BAFFR Antibody, Human IgG1 at 1 μg/mL (100 μL/well) can bind Biotinylated Human BAFFR, His,Avitag (Cat. No. BAR-H82E3) with a linear range of 0.2-0.8 ng/mL (Routinely tested).
點擊申請Protocol與BAFF的高結合活性經SPR驗證
Human BAFFR Protein, Fc Tag (Cat. No. BAR-H5257) captured on CM5 chip via Anti-human IgG Fc antibodies surface can bind Human BAFF Protein, His, Flag Tag (Cat. No. BAF-H52D4) with an affinity constant of 5.54 nM as determined in a SPR assay (Biacore T200) (Routinely tested).
點擊申請Protocol抑制劑篩選
Serial dilutions of Anti-BAFFR Antibody, Human IgG1 were added into Human BAFFR, Fc Tag (Cat. No. BAR-H5257): Biotinylated Human BAFF, His,Avitag (active trimer) (MALS verified) (Cat. No. BAF-H82Q2) binding reactions. The 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 is 0.7363 μg/mL (Routinely tested).
點擊申請Protocol>>>點擊圖片查看更多免疫檢查點蛋白產品
>>>點擊圖片查看自身免疫疾病藥物開發解決方案
ACROBiosystems
(備註:姓名+公司)
(百普賽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