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3 17:1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尺度財經
作者:楊萬里
8月12日-13日,創新醫療股價連續兩天漲停,創下年內新高。截至13日收盤,創新醫療報收22.65元,總市值為99.95億元。
股價上漲過程中,創新醫療部分高管和股東相繼進行減持套現。這一行為引發了外界對公司經營狀況的關注。
2025年上半年,創新醫療歸屬淨利潤再度虧損,六年半合計虧超17億元。財報顯示,創新醫療的營收及利潤變動與其旗下四家醫院有關,今年上半年有2家醫院發生虧損。
為擺脫業績困局,創新醫療正積極探索新業務方向,其中「腦機接口」領域的佈局受到廣泛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創新醫療「腦機接口」業務,通過參股公司博靈腦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靈腦機」)展開。
目前,博靈腦機的產品正處於商業化初期,短期內對創新醫療的業績影響較小。另外,腦機接口賽道競爭激烈,頭部企業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六年半虧超17億,
高管和股東年內接連套現
創新醫療的主業曾為主要從事淡水珍珠養殖、加工與銷售業務,后因重組,從2016年逐漸切入醫療服務行業。從2019年開始,創新醫療的主業完全變更為提供醫療服務業務。
創新醫療管理層寄予厚望的轉型,近年來並未給投資者交付出一份合格的「成績單」。創新醫療完全轉型后,淨利波動較大。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創新醫療均為盈利狀態。但從2019年以來,創新醫療的淨利連續虧損。2019年至2024年,創新醫療的歸屬淨利潤合計虧損超過17.6億元。
虧損金額最高的年度是2019年,該公司2019年歸屬淨利潤虧損11.5億元。2020年、2021年,創新醫療的歸屬淨利潤虧損金額均超過1億元。2022年至2024年,創新醫療的歸屬淨利潤虧損金額在3400萬元至9400萬元區間內。
再看2025年半年度業績,上半年創新醫療實現營收4.02億元,同比下降1.60%;歸屬淨利潤虧損1136.13萬元,同比改善29.12%。
創新醫療的盈利變動與下屬醫院聯繫密切。截至2024年末,該公司下屬有建華醫院(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康華醫院(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福恬醫院(二級康復醫院)和明珠醫院(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四家醫療機構。
那麼,下屬醫院是如何影響創新醫療業績的?
虧損金額最高的2019年為例,根據三家醫院子公司(建華醫院、康華醫院、福恬醫院)的實際經營情況並結合評估機構及年審會計師事務所的專業判斷,創新醫療計提商譽減值89102.23萬元,對2019年度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創新醫療幾家下屬醫院中,建華醫院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大。
比如在2024年,建華醫院的淨利潤為-4951.4萬元。具體來看,建華醫院曾涉及訴訟。2025年2月份,創新醫療公告稱,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建華醫院公司需承擔還款責任約3500萬元。對創新醫療2024年度利潤的影響包括相應增加營業外支出、相應減少歸屬淨利潤。
此外,建華醫院於去年年末收到了齊齊哈爾市醫療保障局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發現建華醫院存在違反診療規範過度診療、分解項目收費、重複收費、超標準收費、串換診療項目的行為。創新醫療表示,上述處罰預計減少創新醫療2024年淨利潤642.55萬元。
至於2025年上半年虧損原因,創新醫療並未明確提及。而是提到了減虧原因,包括得益於醫保回款同比增長引起信用減值損失同比下降等。
雖然上半年沒有詳細解釋虧損原因,但數據釋放了信息。今年上半年,創新醫療披露的三家醫院所屬的子公司中,有兩家為虧損狀態。具體看,康華醫院的淨利潤約為-68.1萬元,福恬醫院的淨利潤約為-385.68萬元。
(資料來源:2025年半年報)
令外界關注的是,尚未扭虧的創新醫療是2025年的一隻大牛股。從年初至今,創新醫療股價累計上漲184.6%。
不過,在股價上漲過程中,部分高管和股東已進行減持套現。
比如,第三大股東上海洸煥在今年4月17日至5月15日期間,合計減持1177.48萬股,減持價格8元至10.13元之間,套現金額超過9400萬元。
非獨立董事阮光寅在今年5月30日至6月19日期間,合計減持38.01萬股,減持均價13.15元,套現金額超過499.83萬元。
腦機接口業務處於商業化初期,
何時挑起業績大梁?
創新醫療的未來發展戰略包括關注、主動把握新興醫療技術、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對醫療行業的提升機會,對先進技術的醫療應用、商業化落地方面作探索。
「腦機接口」屬於新興醫療技術範疇。
而創新醫療2025年股價翻倍,正是與參股公司博靈腦機涉及「腦機接口」業務有關。
公開信息顯示,博靈腦機成立於2021年2月份,致力於腦機接口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相關技術、醫療儀器開發等高新技術的研發,成果轉化及對外商業合作。目前,創新醫療持有博靈腦機40%股權。
在商業化進展方面,截至2024年末,博靈腦機的產品體系包括B端產品、C端產品等4個系列。
其中,B端產品已正式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浙江醫院和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開展多中心臨牀試驗,預計將於2026上半年完成二類醫療器械的註冊申報工作。另外,C端產品已進入批量生產階段,預計將於2025年陸續實現上市銷售。
由此判斷,博靈腦機的B端產品和C端產品在商業化方面暫時處於初期階段。截至2025上半年,醫療服務業務佔收入比重達99.73%,其他(補充)佔收入比重達0.27%。不難發現,短期內醫療服務業務仍然是創新醫療的業績支柱。
今年4月份,創新醫療在業績説明會上坦言稱,還無法對針對中風偏癱患者開發的C端產品的市場表現進行預估。
值得注意的是,「腦機接口」作為一個新興賽道,在中國已出現競爭激烈態勢。
機構預測,到2027年,中國腦機接口市場規模將達到55.8億元。而在不到60億元的市場里,腦機接口企業總數已突破180家。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披露,2025年中國腦機接口企業核心競爭力排名前十中,強腦科技、腦虎科技位居前二,創新醫療位居第十位。
比如,創立於2015年的強腦科技,在全球腦機接口領域中與馬斯克Neuralink均為領軍企業,是融資規模最大的兩家公司。強腦科技官網介紹,該公司是國內首個腦機接口領域獨角獸,目前已有多款產品上市。
再看腦虎科技,今年1月份,腦虎科技高通量植入式柔性腦機接口臨牀試驗取得重大突破,腦虎科技成為全球唯一同時實現實時運動解碼和實時漢語解碼的侵入式腦機接口企業。
不難發現,創新醫療的競爭對手在產品或技術方面,也具有較大競爭優勢。
醫療保健領域是「腦機接口」當前主要應用場景,未來創新醫療能否通過博靈腦機拓展新的增長點,「腦機接口」業務何時能挑起業績大梁,有待財報驗證。
責任編輯:楊紅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