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羅永浩聽了梁文鋒的勸,開始「靠嘴吃飯」

2025-08-13 12:02

圖片為B站視頻截圖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張瑩

編輯 | 楊錦

時隔11年,羅永浩與王自如在科技博主的賽道上狹路相逢。

8月11日,羅永浩入駐B站,併發布了第一條視頻。他在開場白中介紹自己,「我是一個老教師、老脱口秀演員、老網紅、老CEO、老產品經理、老售貨員、老登兒……一個UP主」

在這條不到一分鍾的視頻里,羅永浩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段子手風格。他宣佈,自己的視頻播客《羅永浩的十字路口》將於8月19日開始在B站播出,每一期都是3-5個小時的深度交流。

「第一期,我們請到了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第二期是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第三期可能是特斯拉創始人……(你這就有點扯淡了)」

正如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形容的那樣,羅永浩「靠嘴吃飯」的能力絕對是全國頂尖的。

羅永浩也曾表示,不排除會去做「靠嘴吃飯」這件事,現在考慮的是做類似 Lex Fridman、Joe Rogan 那樣的播客,與科技領袖和創業者進行深度對談。

兩個月過去,羅永浩做播客的想法已經落地。

有數據顯示,視頻化已經成為美國播客最重要的趨勢之一。聽眾們聽播客的平臺並非主打音頻的 Spotify和 Apple Podcasts,反而是視頻平臺YouTube。羅永浩提到的Lex Fridman、Joe Rogan均是美國知名播客主持人。

今年,國內視頻平臺B站也高調加碼視頻播客賽道,還在上個月推出了《視頻播客出圈計劃》。目前,視頻播客在國內還面臨觀看場景存疑、視頻化成本高等問題,但多位國內播客創作者認為,長期來看視頻化仍然是播客的趨勢。

羅永浩重新「靠嘴吃飯」

羅永浩在B站的第一條視頻,預告了他的視頻播客節目《羅永浩的十字路口》。

截至發稿,這條不到一分鍾的視頻播放量已經達到116萬,羅永浩的賬號「羅永浩的十字路口」也收穫了11.2萬粉絲。

據羅永浩介紹,該節目每一期都是3到5小時的深度交流,主題涵蓋科技、人文、世界、時代、爹青,以及AI和人類命運的十字路口等。

前兩期節目嘉賓分別為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與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

羅永浩的這次動作並不突然,早在兩個月前的AGI Playground 2025大會圓桌討論中就有過預告。

當時,羅永浩分享了一次和梁文鋒的對話。梁文鋒認為他「靠嘴吃飯」的能力絕對是全國頂尖的,不應該辜負這份天分。羅永浩也表示不排除會去做「靠嘴吃飯」這件事。

羅永浩表示,「如果要找一件靠嘴吃飯、同時又與科技界密切關聯,甚至能對我的科技創業有協同輔助作用的事,我現在考慮的是做類似 Lex Fridman、Joe Rogan 那樣的播客,與科技領袖和創業者進行深度對談。」

羅永浩當時也透露,他的訪談不會像傳統節目那樣設定一小時或三十分鍾的時長限制,而是隻要話題有價值、聊得投機,就可以聊上三、四個小時,內容基本不刪減。

在他看來,這類播客既不偏離科技創業的主航道,同時還可能幫助到一些創業者。

對於梁文鋒提到「靠嘴吃飯」,羅永浩早在2000年代初期便顯露了這種天分。

當時,羅永浩還在新東方任教。因課堂內容幽默犀利、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羅永浩的課程被學生盜錄成音頻傳播,甚至被整理成「老羅語錄」。羅永浩也成爲了初代網紅名師。「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等經典語錄到現在仍然廣為流傳。

2012年,羅永浩創立錘子科技,進軍手機市場。后因錘子科技經營失敗,羅永浩揹負數億債務。2020年,羅永浩開啟直播帶貨,上演「真還傳」。

2022年,羅永浩宣佈退網,創立細紅線科技公司,正式進入AR領域。二次創業同樣一波三折,細紅線科技2025年初裁撤全部硬件團隊,僅保留約20名軟件工程師專注AI軟件研發。

羅永浩也在前述圓桌中提到這次創業歷程,「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燒了很多錢,證實十年內 AR 眼鏡都不太可能商業化。」「又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做 AI 的軟硬件結合方案,但是硬件沒出問題,軟件出了工程災難。」

羅永浩當時也就是6月份透露,純軟件的(方案)可能兩三個月內就要上了。近兩個月過去,羅永浩新產品的發佈也越來越近。

「視頻播客」賽道火熱

羅永浩的B站視頻熱評中,有人調侃,「此刻,大家一定有一個特別想艾特的人」。網友們都心照不宣地想到了羅永浩的老冤家王自如。

11年前,王自如創立的科技測評媒體Zealer發佈錘子T1評測視頻,列舉了錘子手機的諸多缺點。羅永浩稱「別瞎猜」,並在優酷直播約戰王自如。辯論中,羅永浩直指Zealer接受手機廠商投資,喪失第三方獨立性,並逐條反駁技術錯誤。

就在羅永浩入駐B站的兩個月前,王自如B站賬號復更宣佈迴歸,並改名為「王自如AI」,以AI測評UP主身份二次創業。

王自如在視頻中表示,未來想做兩件事,第一件事是AI的內容創業,第二件事是用AI的技術幫助傳統產業加速完成數字化轉型。

對於做AI內容創業的原因,王自如坦言,「這件事確實來錢快、資源整合得也快。」

7月4日,王自如在B站更新了他的第一期視頻播客。到目前,王自如已經更新了三期播客,內容都是AI、人形機器人相關。截至發稿,最新一期「人形機器人」的視頻播客播放量達到45.8萬,也是這三期中播放量最高的一期。

有數據顯示,視頻化已經成為美國播客最重要的趨勢之一。聽眾們聽播客的平臺並非主打音頻的 Spotify和 Apple Podcasts,反而是視頻平臺YouTube。

國內視頻平臺們也盯上了視頻播客賽道。

3月份,B站上線了自制視頻播客節目《一麥三連》,首期節目邀請到了羅翔、劉擎和毛尖。同時,B站還在積極吸引播客節目入駐。

7月份,B站發佈對視頻播客的扶持政策《視頻播客出圈計劃》,高調加碼視頻播客。

根據該計劃,B站將為視頻播客提供暑期的10億級冷啟動流量、即將上線視頻播客專屬的AI創作工具、並將在北上廣杭等多個城市提供免費的錄製場地。

有播客創作者認為,畫面對提升內容的生動性和商業化都有利,同時在視頻平臺分發也有利於節目吸引更多聽眾。還有創作者對搜狐科技表示,視頻播客還面臨着觀看場景存疑、視頻化成本高、商業化能力和平臺掛鉤等不確定性。

目前,視頻播客在國內還處於探索期。但多位創作者表示,長期來看視頻化仍然是趨勢。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