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3 14:46
專題:中國恆大將取消上市地位
(來源:i商周)
中國恆大集團表示,其香港上市股票將被摘牌,標誌着這家曾經風光無限的「宇宙級房企」迎來資本市場的終章。
8月12日晚間,中國恆大發布公告,公司於2025年8月8日收到聯交所發出的信函,基於公司未能滿足聯交所對其施加的復牌指引中的任何要求,且股份一直暫停買賣並未於2025年7月28日之前恢復買賣,聯交所的上市委員會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1)條已決定取消中國恆大的上市地位。
股份上市的最后一天為2025年8月22日,並將於8月25日上午9時起取消股份上市地位。中國恆大表示,公司無意就上市委員會作出取消上市地位的決定申請複覈。
2009年11月5日,中國恆大正式登陸香港交易所,以每股4.7港元的收盤價(較招股價大漲34.3%)、超700億港元市值,一躍成為當時香港上市的最大內地民營房企,此后一路高歌猛進,在房地產領域擴張的同時,還一度切入健康、農牧、金融、足球等熱門賽道,市值在2017年峰值時一度超過4100億港元(約522億美元)。2021年12月,中國恆大首次出現美元債違約。
2024年1月29日,恆大股價最后交易價不足20港仙(港元貨幣單位,1港仙等價於0.01港元),市值為21.5億港元(2.74億美元)。流通股比例較低,其創始人許家印持有約60%的股份。
「房地產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德勤亞太區應急規劃與破產重組業務負責人Glen Ho表示。「房企的商業模式已經徹底改變。」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中國恆大取消上市地位,是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的縮影,其影響超過企業自身,涉及多個層面。「中長期而言,這一事件將倒逼行業出清、優化資源配置,並有望推動政策從‘救項目’向‘促轉型’升級。」
「無論是否摘牌,恆大的股東很可能需要做好近乎全部損失的準備,」彭博行業研究分析師Kristy Hung在公告發布前表示。「公司的清盤以及在償付順序中處於優先地位的債務人的鉅額索賠,表明股權持有者面臨分文無歸的實質性風險。」
香港法院委任的清盤人表示,中國恆大集團的債務負擔達到3500億港元(合450億美元),遠高於此前估計,這家房地產公司現階段難以實現「整體」重組。
清盤人在8月12日發佈的「進展報告」中表示,清盤人收到187份債權證明表,總金額遠超其2022年12月財報中披露的275億美元負債。新的債務數字並非最終金額,因為可能會有更多債權申索出現,而且所有申索都需經過清盤人正式判定。
自2024年1月安邁顧問有限公司的杜艾迪(Edward Middleton)與黃詠詩(Tiffany Wong)被法庭委任為恆大清盤人以來,兩人一直在翻查文件、揭開復雜的公司結構,協助債權人追回資金。他們表示,目前已掌控與恆大相關的100多家公司,這些公司的資產價值總額約為270億港元。
他們表示,「清盤人現時無法估計最終可從該等實體變現的金額。」
兩位清盤人稱,恆大集團在多個司法管轄區擁有超過3000個法律實體,在280多個城市擁有約1300個開發中項目。清盤程序十分耗時。
今年3月,中國恆大清盤人起訴創始人許家印、許家印前妻丁玉梅、前行政總裁夏海鈞及多家相關公司共7名被告。清盤人也早已向許家印、丁玉梅、夏海鈞等個人及相關公司起訴追討約60億美元(約438億元人民幣)的股息及酬金,香港高等法院裁定凍結前述人士全球範圍內共600億港元(約550億元人民幣)資產,並要求其遵循披露資產令。
目前恆大集團還有兩家子公司在香港上市:恆大物業和恆大汽車。
彭博行業研究分析師Andrew Chan和Daniel Fan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指出,自4月份開始停牌的恆大汽車也「可能被摘牌」。
恆大物業集團有限公司也擁有3000個項目。清盤人稱,債權人特別關注這一部分資產的處理,因為它代表「重大的潛在價值來源」,並且清盤人已將該項資產的變現工作列為最高優先事項。
清盤人表示,迄今為止的變現金額「有限」,僅為2.55億美元。其中約1.67億美元已回籠至恆大,但由於存在複雜的所有權結構,持份者不應假設這筆資金都將歸恆大所有。
中國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也面臨債權人提出的清盤申請,並一直在尋求戰略投資者。這家電動車製造商曾計劃挑戰特斯拉,市值一度超過福特汽車,后因母公司債務危機而陷入困境。對於恆大汽車,曾經出現過一名新的潛在投資者,但各方最終未能達成交易,截至目前,清盤人尚未收到其他意向書。
清盤人還面臨中國內地的複雜形勢。去年,一家中國法院受理了針對恆大在中國大陸主要子公司之一廣州凱隆置業有限公司的清盤申請。
凱隆由恆大全資持有,持有恆大在內地的主要房地產公司恆大地產約60%的股份。
去年3月,中國監管機構指控恆大地產提前確認銷售收入,虛增營收逾5600億元人民幣(合780億美元)。該公司因此被罰款41.8億元人民幣,使境外債權人可追回資金進一步減少。清盤人表示,他們已知悉數以百計與恆大相關的債權人訴訟,包括廣州凱隆的境內破產程序。
在恆大面臨鉅額債務償還之際,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前妻丁玉梅斥資數千萬美元在倫敦買下多套豪華公寓。
據彭博新聞社此前報道,1月份的一份法庭文件顯示,丁玉梅在高端住宅項目泰晤士城擁有33套公寓,但文件未提及購買時間。
根據彭博新聞社基於英國土地註冊處文件匯編的數據,這些價值4980萬英鎊(6700萬美元)的房產於2022年9月所購。這個時間點,正是在中國有關部門敦促許家印動用個人身家償付債務將近一年之后。
丁玉梅通過五家英屬維爾京羣島公司持有這些房產。根據英國法院1月份的文件,她聘請了仲量聯行作為租賃代理並打理這些房產。從法院文件來看,68歲的丁玉梅目前所住的公寓是她所購置的最貴房子之一,價值540萬英鎊,和她的兩個孩子和兩個孫輩共同居住。
根據恆大2023年8月提交的公告,丁玉梅不再被列為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的配偶,但目前尚不清楚兩人何時離婚。
丁玉梅在全球擁有的資產超過3.5億美元,其中包括她在2020年購入的一套位於倫敦核心地段、創下紀錄的豪宅,以及在温哥華的其他房產。這凸顯了清算人要想全面掌握許家印及其親信持有的資產面臨的挑戰,以及在多個司法管轄區實施控制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