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3 11:40
中國恆大集團表示,其香港上市股票將被摘牌,標誌着這家曾經風光無限的房地產開發商迎來了一個時代的終章,其衰落也成爲了中國樓市下行的象徵。
這家總部位於廣州的公司8月12日在香港交易所公告稱,聯交所上市委員會已決定取消其上市地位,將於8月25日正式摘牌。
恆大的隕落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起。曾是按銷售額計中國最大開發商的恆大,最早於2021年12月首次出現美元債違約,市值在2017年峰值時一度超過500億美元。
延伸閲讀:中國恆大集團負債3500億港元 清盤人排除現階段整體重組可能
法院委任的清盤人表示,中國恆大集團的債務負擔達到3500億港元(合450億美元),遠高於此前估計,這家中國房地產公司現階段難以實現「整體」重組。
清盤人在8月12日發佈的「進展報告」中表示,清盤人收到187份債權證明表,總金額遠超其2022年12月財報中披露的275億美元負債。新的債務數字並非最終金額,因為可能會有更多債權申索出現,而且所有申索都需經過清盤人正式判定。
自2024年1月安邁顧問有限公司的杜艾迪(Edward Middleton)與黃詠詩(Tiffany Wong)被法庭委任為恆大清盤人以來,兩人一直在翻查文件、揭開復雜的公司結構,協助債權人追回資金。他們表示,目前已掌控與恆大相關的100多家公司,這些公司的資產價值總額約為270億港元。
他們表示,「清盤人現時無法估計最終可從該等實體變現的金額。」。
兩位清盤人稱,恆大集團在多個司法管轄區擁有超過3,000個法律實體,在280多個城市擁有約1,300個開發中項目。清盤程序十分耗時。中國恆大最早於2021年發生違約,引發全國房地產市場的震盪,至今樓市仍未能東山再起。
此外,恆大物業集團有限公司也擁有3000個項目。清盤人稱,債權人特別關注這一部分資產的處理,因為它代表「重大的潛在價值來源」,並且清盤人已將該項資產的變現工作列為最高優先事項。
清盤人稱,儘管沒有法律強制要求,但由於本清盤案引起「廣泛關注」,他們仍決定在周二發佈這份進展報告。
清盤人表示,迄今為止的變現金額「有限」,僅為2.55億美元。其中約1.67億美元已回籠至恆大,但由於存在複雜的所有權結構,持份者不應假設這筆資金都將歸恆大所有。
中國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也面臨債權人提出的清盤申請,並一直在尋求戰略投資者。這家電動車製造商曾計劃挑戰特斯拉,市值一度超過福特汽車,后因母公司債務危機而陷入困境。對於恆大汽車,曾經出現過一名新的潛在投資者,但各方最終未能達成交易,截至目前,清盤人尚未收到其他意向書。
清盤人還面臨中國內地的複雜形勢。去年,一家中國法院受理了針對恆大在中國大陸主要子公司之一廣州凱隆置業有限公司的清盤申請。
凱隆由恆大全資持有,持有恆大在內地的主要房地產公司恆大地產約60%的股份。
去年3月,中國監管機構指控恆大地產提前確認銷售收入,虛增營收逾5600億元人民幣(合780億美元)。該公司因此被罰款41.8億元人民幣,使境外債權人可追回資金進一步減少。
清盤人表示,他們已知悉數以百計與恆大相關的債權人訴訟,包括廣州凱隆的境內破產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