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南向資金狂掃港股!恆生科技指數ETF(159742)成交破億,中信:業績驅動階段關注兩大主線

2025-08-13 10:43

美國7月核心CPI高於預期,隔夜美股高開高走,納指、標普500指數均創歷史新高。港股三大指數高開,恆指漲0.83%,國指漲0.81%,恆生科技指數漲0.94%。盤面上,大型科技股集體上漲,其中,阿里巴巴漲近3%,京東漲2.44%,快手漲1.68%,百度、騰訊漲1.5%,美團、小米漲超1%。

相關ETF方面,港股互聯網ETF(159568)高開高走,盤中漲近2%,成交額近4000萬,換手率超10%,交投活躍。成分股中超半數上漲,閲文集團、網易雲音樂漲超8%;大麥娛樂漲超6%;貓眼娛樂漲超4%;嗶哩嗶哩-W漲超3%;阿里巴巴-W、騰訊控股等個股跟漲,漲幅均超2%。

恆生科技指數ETF(159742)早盤持續震盪,漲幅近1%,成交額近億元,持續溢價,買盤強烈。成分股中多數上漲,騰訊音樂-SW漲超16%;嗶哩嗶哩-W、舜宇光學科技漲超4%;阿里巴巴-W漲超3%;百度集團-SW、騰訊控股、比亞迪電子、京東集團-SW等個股跟漲,漲幅均超2%。

中信證券表示,8月中下旬港股中報將密集披露,雖預計25H1的盈利增速同比放緩,但商貿零售、教育、多元金融和遊戲的盈利增速預期繼續上行。7月底以來,A/H溢價略有擴張,但未來A/H溢價的變化或從單純的以H股折價率出發的投資現象,逐漸轉向結合企業基本面、籌碼結構和H股折價率歷史分位等多維的投資策略。

隨着此輪「反內卷」措施的持續推進,港股維度,我們認為部分產能過剩,價格和利潤承壓的資源品和服務業會相對受益。年初至8月8日,南向資金已淨流入超9000億港元,且近期ETF淨申購規模大幅抬升,表明散户的參與度顯著提高。展望8月份,中報業績期將是港股行情是否延續的重要節點,結合政策方面「反內卷」的廣泛影響與快速落地,我們預計短期市場可能由前期的流動性驅動轉往業績驅動與政策驗證的共振階段。

隨着市場焦點從「預期」轉往「兑現」,業績超預期、指引上修的個股有望繼續受益;「反內卷」政策的邊際變化也將成為對應行業定價的核心變量。行業配置上;建議關注:1)直接受益於「反內卷」落地的光伏、稀土、鋰、快遞,以及間接受益的保險;2)高景氣度,業績預期或兑現,指引有望上調的醫藥與科技;3)內地低利率環境下,具稀缺性且業績穩健的優質龍頭企業有望繼續迎來價值重估。

恆生科技指數ETF(159742)該ETF跟蹤恆生科技指數,覆蓋港股上市的30家高流動性科技龍頭,如騰訊、小米、中芯國際等,前十大重倉股佔比超70%,聚焦硬科技與全產業鏈(互聯網45%、半導體15%、雲計算10%)。其核心優勢在於高成長性與低估值並存。

港股互聯網ETF(159568)該ETF專注港股互聯網巨頭,前三大重倉股為小米、騰訊、阿里巴巴,深度綁定AI應用與消費科技賽道(電商、遊戲、AI硬件)。其特色在於高彈性與AI驅動,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風險提示:基金不同於銀行儲蓄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情況不同,投資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投資者應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不應採信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銷售行為及違規宣傳推介材料。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