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3 09:13
(來源:藥劑Talks)
在胃癌治療的十字路口,新一輪革命正悄然來臨。
6月30日,安進/再鼎醫藥宣佈貝瑪妥珠單抗(Bema,Bemarituzumab)一線治療胃癌的III期臨牀試驗成功,成為首個且目前唯一展示總生存期(OS)獲益的FGFR2b抑制劑,標誌着胃癌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胃癌領域患者數量龐大,且存在巨大未被滿足的臨牀需求,是藥企的必爭之地。近年來,許多胃癌創新療法層出不窮,除了FGFR2b抑制劑,還有HER2 ADC精準治療,靶向Claudin18.2的單抗、ADC等各種藥物類型,不斷彌補胃癌治療缺口。
01
胃癌藥物發展史:從化療到精準治療
胃癌(GC)是一種常見的侵襲性強、高異質性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原發於胃的上皮源性惡性腫瘤。胃癌有擴散性,會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其中肝臟、肺、骨骼、腹部和淋巴是擴散的高風險區。根據《胃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在各種惡性腫瘤中均位居第三。
縱觀胃癌治療藥物的發展史,經歷了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及新型靶點與精準治療四個階段:
在早期化療時代(20世紀50-70年代),胃癌治療方式為基礎化療藥物氟尿嘧啶(5-FU)與鉑類藥物(奧沙利鉑)聯合使用形成FOLFOX方案,但存在單藥療效有限、副作用大、易產生耐藥性等侷限性。
在靶向治療時代(2000年后),多種靶向藥物橫空出世,包括曲妥珠單抗(全球首個針對HER2陽性胃癌的靶向藥)、雷莫西尤單抗(全球首個獲批用於晚期胃癌二線治療的抗血管生成藥物)、VEGFR2抑制劑阿帕替尼(全球首個晚期胃癌口服小分子靶向藥物)。
不過,儘管胃癌靶向療法開啟了個體化治療,但卻存在靶點覆蓋人羣少(如HER2陽性胃癌僅佔全部胃癌的10%-15%)、耐藥性問題突出等侷限性。
在免疫治療時代(2010年后),PD-1/PD-L1抑制劑閃亮登場,包括納武利尤單抗(O藥)獲批用於胃癌三線治療,帕博利珠單抗(K藥)聯用曲妥珠單抗、含氟嘧啶和鉑類化療獲批用於一線治療HER2陽性和PD-L1(CPS ≥1)胃癌或胃食管結合部腺癌,以及全球首創PD-1/CTLA-4雙抗卡度尼利聯合XELOX(奧沙利鉑和卡培他濱)開啟了晚期胃癌免疫治療的2.0時代。
在新型靶點與精準治療時代(2020年后),不僅聯合治療策略盛行,而且各種類型的胃癌創新療法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涵蓋HER2、Claudin18.2等熱門靶點。
在這一時代,知名藥物包括恆瑞醫藥的「雙艾」組合(卡瑞利珠單抗聯合阿帕替尼)、第一三共/阿斯利康的德曲妥珠單抗(T-DXd,Enhertu)、安斯泰來的全球首款Claudin18.2單抗Zolbetuximab(佐妥昔單抗)、安進/再鼎醫藥的貝瑪妥珠單抗、榮昌生物的維迪西妥單抗(已於今年4月啟動聯合替雷利珠單抗及CAPOX方案一線治療HER2低表達胃癌的Ⅲ期臨牀)。
可見,全球已有不少胃癌創新療法接連取得重大突破。
02
全球創新療法突破:多靶點協同開啟新紀元
從全球視角看,目前在研的胃癌創新療法類型眾多,涉及靶點包括HER2、Claudin18.2、FGFR2b、CEACAM5等。
HER2靶點:ADC藥物改寫治療格局
HER2是胃癌的重要生物標誌物和關鍵驅動因素,大約10%-20%的胃癌患者會出現HER2過表達或基因擴增。針對這一靶點,研發較為火熱的技術路線是HER2 ADC。譬如阿斯利康/第一三共的德曲妥珠單抗,已獲批用於HER2陽性晚期胃癌三線及以上治療,而且針對HER2陽性胃癌二線治療已在中國擬納入優先審評。
根據2025 ASCO大會公佈的全球III期DESTINY-Gastric04研究結果顯示,德曲妥珠單抗針對HER2高表達晚期胃癌二線治療的中位總生存期(OS)達14.7個月,較二線標準療法(雷莫西尤單抗聯合化療)延長3.3個月(14.7個月vs.11.4個月),死亡風險顯著降低30%,且安全性可控,徹底改變了HER2陽性晚期胃癌的治療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研究不僅刷新了HER2陽性晚期胃癌二線治療的OS獲益新高度,更有望填補中國尚無抗HER2靶向藥物作為標準二線治療的空白。
Claudin18.2靶點:ADC藥物引領新方向
Claudin18.2也是胃癌極具潛力的治療靶點,安斯泰來的Zolbetuximab開創了先河,已於2024年10月獲FDA批准上市,用於聯合化療一線治療Claudin 18.2陽性、HER2陰性的晚期胃或胃食管交界處(G/GEJ)腺癌患者。據安斯泰來預測,Zolbetuximab將在2030年達到銷售峰值約6.67-13.34億美元。
不過,Claudin18.2單抗存在侷限性,使得靶向Claudin18.2的單抗、雙抗、ADC、CAR-T療法等技術路線研發火熱,吸引一些海外藥企紛紛佈局,包括阿斯利康以超11億美元引進康諾亞/樂普生物的CMG901(AZD0901)、Turning Point以超10億美元引進禮新醫藥LM-302。
FGFR2b靶點:首個OS獲益藥物誕生
FGFR2b是胃癌新興靶點,胃癌患者中約20%-30%存在FGFR2b過表達/FGFR2擴增。目前,全球範圍內尚無針對FGFR2b過度表達胃癌患者的獲批治療藥物。
現階段,安進/再鼎醫藥的貝瑪妥珠單抗有望開創FGFR2b領域的先河,一線治療FGFR2b過表達且非HER2陽性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轉移性G/GEJ患者的III期研究達到了OS的主要終點,成為首個且目前唯一展示OS獲益的FGFR2b抑制劑。JP Morgan分析師預計,貝瑪妥珠單抗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潛力將超過5億美元。
新興靶點:CEACAM5、MET等探索進行中
當然,除了上述已讀出積極臨牀數據的治療藥物以外,也有藥企正在探索其他胃癌靶點,包括CEACAM5、CTLA-4、LAG-3、CSF-1R等。
其中,針對CEACAM5靶點,德國默克佈局了CEACAM5 ADC藥物M9140,目前正在開展一項Ⅰ/Ⅱ期泛癌種臨牀試驗,主要分為三個亞組,分別為晚期胃癌、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和晚期胰腺癌,期待后續臨牀數據讀出。
03
國產管線崛起:熱門靶點深耕與新興靶點搶灘
相比於海外市場,胃癌治療藥物在中國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原因在於胃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據統計,全球每年新發胃癌病例約120萬,中國約佔其中的40%,新發病例數居全球首位。
尤其是,中國早期胃癌佔比很低(僅約20%),大多數胃癌患者首次確診便是進展期/晚期,晚期胃癌佔比較高,約30%-40%屬無法根治的晚期胃癌,即臨牀Ⅳ期,這部分患者療效極差。
在此背景下,中國藥企紛紛進軍胃癌藥物賽道,佈局靶點包括HER2、Claudin18.2、MET、FGFR2b等。
HER2靶點方面,復宏漢霖正在開展HLX22(創新型抗HER2單抗)聯合曲妥珠單抗及化療一線治療HER2陽性晚期胃癌患者的頭對頭國際多中心III期研究,對照組為當前一線標準治療(曲妥珠單抗+XELOX±帕博利珠單抗),期待后續數據讀出。目前,全球尚無同類用於治療HER2陽性胃癌的HER2雙靶向療法獲批准上市。
在HER2 ADC領域,榮昌生物的維迪西妥單抗已經斬獲三線治療HER2過表達胃癌患者,目前正在開展聯合替雷利珠單抗及CAPOX方案一線治療HER2低表達晚期胃癌的Ⅲ期研究。全球尚無藥物獲批治療HER2低表達胃癌,維迪西妥單抗進度處於第一梯隊。
另外,2025 ASCO大會上公佈了維迪西妥單抗聯合特瑞普利單抗及化療/曲妥珠單抗一線治療晚期胃癌的研究結果,該研究覆蓋了HER2高中低表達的患者,相比對照組標準治療,顯著改善了一線晚期胃癌的療效,並把獲益人羣拓展至既往靶向藥無效的人羣。對於HER2高表達胃癌患者,維迪西妥單抗+PD-1+曲妥珠單抗可能成為新的一線治療標準。
除了榮昌生物,科倫博泰、恆瑞醫藥等國內藥企也佈局了針對胃癌的HER2 ADC管線。
針對Claudin18.2靶點,國內藥企主要佈局熱門研發路線ADC,涉及信達生物、恆瑞醫藥、石藥集團、科倫博泰、君實生物、博安生物等。
目前,信達生物正在開展IBI343治療胃癌和胰腺癌兩項III期研究。根據I期研究結果顯示,6mg/kg劑量組IBI343針對CLDN18.2高表達患者的ORR、DCR分別為36.7%、93.3%,mPFS為6.8個月;8mg/kg劑量組的ORR、DCR為47.1%、88.2%,mPFS為5.5個月。
君實生物JS107也顯示出令人鼓舞的抗腫瘤療效。根據2025 AACR年會公佈的I期研究結果顯示,JS107聯合特瑞普利單抗以及化療一線治療CLDN18.2高表達晚期G/GEJA患者的ORR達81.0%。
也有一些國內藥企正在探索MET靶點。在胃癌中,MET異常主要表現爲基因擴增。據估計,約有4-6%的胃癌患者伴有MET擴增。中國每年約新增1.8萬例MET擴增的胃癌病例,而MET驅動的胃癌預后一般較差。
和黃醫藥正在開展口服MET抑制劑沃瑞沙(賽沃替尼/ Savolitinib)治療MET擴增胃癌患者的II期研究。在VIKTORY研究中,伴有MET擴增的患者接受賽沃替尼單藥治療的ORR為50%。
另外,針對新興靶點FGFR2b,已有多款國產管線進入臨牀階段,包括正大天晴的單抗藥物TQB2210、百濟神州的ADC藥物BG-C137和安領科生物的ADC藥物ALK201。
04
結語:革命性變革下的機遇與挑戰
很明顯,如今的胃癌治療領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浪潮。從傳統化療到靶向治療,再到如今的精準醫療時代,每一次突破都為患者帶來新的生存希望。
當前,以HER2、Claudin18.2、FGFR2b等靶點為核心的創新療法正重塑治療格局:德曲妥珠單抗刷新HER2陽性胃癌二線生存紀錄,Zolbetuximab開創CLDN18.2靶向治療先河,貝瑪妥珠單抗則成為首個顯示OS獲益的FGFR2b抑制劑。
更可貴的是,如榮昌生物、信達生物等中國領軍藥企的帶動下,不僅快速跟進國際熱門靶點,更在HER2低表達、MET擴增等細分領域實現差異化突破。隨着CSCO指南持續更新、ASCO大會中國研究成果頻現,多靶點協同、聯合治療策略的深入探索,正推動胃癌治療向更高應答率、更長生存期的目標邁進。
這場由基礎研究、臨牀轉化和產業創新共同驅動的治療革命,終將為全球胃癌患者帶來更光明的"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