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華鑫汽車|行業周報】多款人形機器人亮相WRC ,全新一代小鵬P7亮相

2025-08-13 09:31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華鑫研究)

▌多款人形機器人亮相WRC,宇樹新品完成首秀

多款人形機器人亮相WRC。8月8日,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正式開幕,在WRC現場多個人形機器人廠商登臺亮相。宇樹科技全球首秀了四足機器人A2與人形機器人R1。A2自重約37kg,可承載25kg持續行走,成年人站立仍能保持平衡;續航方面,滿載可行走3小時/12.5公里,空載達5小時/20公里。R1重約25kg,起售價3.99萬元,能完成打拳、跑步等複雜動作,現場還展示了倒立行走。宇樹表示,這款機器人「為運動而生」,此前已展現出翻跟頭、拳擊、格鬥等技能。優必選攜五大人形機器人亮相,首次展示人形機器人羣體智能技術及面向多任務工業場景的通用羣體作業解決方案。藉助工業人形機器人協作智能體Co-Agent,Walker S2、Cruzr S2 可轉化為承擔特定職能的「智能體」,如搬運智能體、分揀智能體等不同角色。銀河通用在現場重點展示了多個應用場景,包括零件分揀、搬箱子、全自動撿瓶。搬起箱子后,Galbo切換至「漂移模式」,迅速滑步至貨架。據統計,本次WRC匯聚200余家企業的1500余件展品,其中100余款為首發新品,50家人形機器人整機企業參展,數量創同類展會之最。

投資建議:機器人近期受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世界機器人大會持續催化,人形機器人正經歷從虛擬走向現實、由被動執行轉向主動行動的歷史性變革。機器人板塊有望開啟在新場景應用和訂單引領的上升行情。(1)T量產推迟,給了能力夠強、暫未進入T鏈的公司一定時間窗口,推薦雙林股份嶸泰股份、德昌電機控股;(2)公司傳統業務估值較低,尚未打上機器人標籤推薦凱迪股份開特股份雲意電氣華翔股份

▌全新一代小鵬P7亮相,開啟預售6分37秒小訂突破1萬台

全新一代小鵬P7亮相併開啟預售。8月6日,全新一代小鵬P7亮相併正式開啟預售,車型將於8月完成上市。外觀方面,全新小鵬P7外觀以簡為美,通過多型面組合設計整合車燈、傳感器、尾門等功能元素,去除多余特徵線。前臉延續家族X元素,配備1.4米無斷點流水貫穿前大燈,支持 5 種動態燈語互動。內飾方面,新車將配備8.8英寸儀表屏+15.6英寸三軸靈動中控屏+87英寸AR-HUD。動力方面,該車基於全域800V平臺打造,動力選擇豐富。后置單電機版最大功率270千瓦(367馬力),可選三元鋰或磷酸鐵鋰電池;雙電機四驅版綜合最大功率437千瓦(595馬力),搭配三元鋰電池。電池容量有74.9千瓦時和92.2千瓦時兩種,10%-80% SOC充電僅需11.3分鍾,10分鍾可補能 512公里,CLTC工況續航達702公里、820公里及四驅版 750公里。其配備的5C超充AI電池,10分鍾補能525公里,百公里能耗低至12kWh。此外,全系搭載三顆小鵬圖靈芯片+一顆高通驍龍8295P芯片,高效驅動智駕VLA和智艙VLM大模型,實現完全本地端部署運行。新車型在在開啟預售6分37秒小訂突破10,000台。

投資建議:全新一代小鵬P7搭載三軸靈動屏,通過以小鵬機器人IRON手腕結構上車實現屏幕方向轉動。未來小鵬將會將更多汽車相關技術搭載至機器人應用中,同時以機器人技術反哺汽車領域,形成協同效應。推薦小鵬機器人和汽車行星滾柱絲槓供應商雙林股份。

▌推薦標的

人形機器人帶來新機遇,我們持續看好汽車行業,維持「推薦」評級:(1)絲槓是人形機器人優質賽道,推薦雙林股份、嶸泰股份,關注貝斯特北特科技兆豐股份;(2)線性關節總成價值量大,推薦雙林股份,德昌電機控股、捷昌驅動;(3)靈巧手是Optimus Gen3最大邊際變化,微型絲槓有望迎來獨立行情,推薦雷迪克浙江榮泰,關注長盛軸承;(4)內螺紋磨牀投資機會,推薦雙林股份(科之鑫)、嶸泰股份(河北力準),關注華辰裝備秦川機牀日發精機;(5)傳感器推薦開特股份,關注凌雲股份安培龍

汽車產業生產和需求不及預期;大宗商品漲價超預期;智能化進展不及預期;自主品牌崛起不及預期;地緣政治衝突等政策性風險可能導致汽車出口受阻;人形機器人進展不及預期;推薦關注公司業績不達預期。

市場表現及估值水平

1.1

A股市場汽車板塊本周表現

中信汽車指數漲2.4%,跑贏大盤1.1個百分點。本周滬深300漲1.2%。中信30個行業中,漲幅最大的為有色金屬(5.8%),跌幅最大的為醫藥(-0.8%);中信汽車指數漲2.4%,跑贏大盤1.1個百分點,位列30個行業中第9位。

其中,乘用車跌1.6%, 商用車漲1.5%,汽車零部件漲4.7%,汽車銷售及服務漲2.0%,摩托車及其他漲9.5%。概念板塊中,新能源車指數漲1.3%,智能汽車指數漲1.8%,人形機器人指數漲4.9%。近一年以來(截至2025年8月8日),滬深300漲22.8%,汽車、新能源車、智能汽車漲跌幅分別為45.2%、39.4%、36.8%,相對大盤的收益率分別為+22.4pct、+16.5pct、+13.9pct。

在我們重點跟蹤的公司中,中馬傳動(49.5%)、飛龍股份(25.9%)、湘油泵(25.7%)等漲幅居前,華培動力(-14.9%)、江淮汽車(-7.2%)、寧波方正(-4.9%)等位居跌幅榜前列。

1.2

海外上市車企本周表現

本周我們跟蹤的14家海外整車廠漲跌幅均值為2.3%,中位數為4.1%。小鵬汽車(11.9%)、特斯拉(8.9%)、大眾汽車(7.0%)等表現居前,LUCID(-12.0%)、RIVIAN(-4.8%)、蔚來(-3.4%)等表現靠后。

1.3

汽車板塊估值水平

截至2025年8月8日,汽車行業PE(TTM)為30.4,位於近4年以來26.1%分位;汽車行業PB為3.0,位於近4年以來94.4%分位。

北交所汽車板塊表現

2.1

北交所行情跟蹤

本周北證50漲1.6%,華鑫北證指數漲1.7%。近一年以來(截至2025年8月8日),北證50、華鑫北證指數漲跌幅分別為108.5%、17.9%,相對滬深300的收益率分別為+85.6pct、-4.9pct。

2.2

北交所汽車板塊表現

本周我們跟蹤的23家北交所汽車板塊公司漲跌幅均值為2.2%,中位數為1.0%。同心傳動(9.8%)、捷眾科技(8.2%)、天銘科技(6.3%)等表現居前,德眾汽車(-2.3%)、開特股份(-1.3%)、舜宇精工(-0.4%)等表現靠后。

行業數據跟蹤與點評

3.1

周度數據

7月第一周全國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4.0萬輛,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長1%,較上月同期下降6%。

7月第二周全國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4.8萬輛,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長11%,較上月同期下降4%。

7月第三周全國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5.8萬輛,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長17%,較上月同期下降20%。

7月第四周全國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6.7萬輛,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長5%,較上月同期下降30%。

7月第五周全國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9.7萬輛,同比去年7月同期下降1%,較上月同期下降4%。

初步統計:7月1-31日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83.4萬輛,同比去年7月增長7%,較上月下降12%;今年以來累計零售1,273.6萬輛,同比增長10%。

今年以來國內經濟形勢好於預期,尤其近兩個月的出口改善,穩定了內需的基礎。2025年7月共有23個工作日,生產銷售時間相對充裕。隨着車市增長的結構性分化,部分企業傳統燃油車產能充裕,燃油車市場萎縮壓力下的去庫存特徵明顯,預計休高温假的時間較長,7月車市進入休整期。近幾年夏季車市淡季不淡的特徵日益明顯,2014年-2019年的7月車市零售佔全年總量平均在6.9%,而2020年-2024年的7月車市零售佔全年總量平均在8.4%,其中2024年仍達到7.5%的佔比。2025年2月起,行業置換率穩定在60%以上,已成為拉動乘用車市場的主要動力。車市月度規律日益平穩發展。

7月第一周全國乘用車廠商日均批發3.9萬輛,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長39%,較上月同期增長0%。

7月第二周全國乘用車廠商日均批發4.6萬輛,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長31%,較上月同期下降12%。

7月第三周全國乘用車廠商日均批發5.8萬輛,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長8%,較上月同期下降17%。

7月第四周全國乘用車廠商日均批發7.8萬輛,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長10%,較上月同期下降41%。

7月第五周全國乘用車廠商日均批發17.2萬輛,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長1%,較上月同期增長11%。

初步統計,7月1-31日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219.2萬輛,同比去年7月增長12%,較上月下降12%;今年以來累計批發1,547.2萬輛,同比增長12%。

近期國際環境變數仍多,需求不足、價格下降等制約因素仍然存在,但汽車行業出口形勢較好。中央各部門與各地區協力、加快落實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有力有效應對外部挑戰,汽車產銷實現較快增長。因此汽車行業的發展靠「內、外需」共同推動的趨勢日益明顯。近日國家反內卷行動快速推進,行業秩序明顯改善。

乘聯會分析,由於2024年7月以舊換新政策啟動,今年7月的銷量基數會相對較高。6月行業出現明顯的去庫存特徵,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去庫存力度均較大,因此7月的產銷開局較強。

3.2

成本跟蹤

本周鋼鐵、銅、鋁、橡膠價格均有下降。本周(8 月 4日- 8月8日),我們重點跟蹤的鋼鐵、銅、鋁、橡膠、塑料均價分別為 0.39/7.86/2.06/1.14/0.70 萬元/噸,本周周度環比分別為-0.4 %/-4%/+0.0%/-3.2%/-0.9%。8月 1 日- 8月8日價的月度環比分別為+7.6%/-2.4%/-0.7%/+1.1%/-1.1%。

行業評級及投資策略

人形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帶來新機遇,我們持續看好汽車行業,維持「推薦」評級:(1)絲槓是人形機器人優質賽道,推薦雙林股份、嶸泰股份,關注貝斯特、北特科技、兆豐股份;(2)線性關節總成價值量大,推薦雙林股份,德昌電機控股、捷昌驅動;(3)靈巧手是Optimus Gen3最大邊際變化,微型絲槓有望迎來獨立行情,推薦雷迪克、浙江榮泰,關注長盛軸承;(4)內螺紋磨牀投資機會,推薦雙林股份(科之鑫)、嶸泰股份(河北力準),關注華辰裝備、秦川機牀、日發精機;(5)傳感器推薦開特股份,關注凌雲股份、安培龍。

整車:建議關注與華為有深度合作的賽力斯、江淮汽車等;汽車零部件:下游格局重塑、技術變遷疊加零部件出海,國產零部件迎來發展黃金期,關注成長性賽道:①輕量化:2023Q4一體化壓鑄有望迎來滲透率拐點,關注文燦股份美利信愛柯迪、嶸泰股份、泉峰汽車②內外飾:新泉股份岱美股份模塑科技、雙林股份③智能汽車:城區NOA集中落地,智能化正逐步成為整車廠競爭的核心要素,關注中國汽研中汽股份華陽集團伯特利保隆科技④人形機器人:建議關注「汽車+機器人」雙輪驅動標的,雙環傳動精鍛科技、貝斯特、雷迪克⑤北交所:建議關注駿創科技、開特股份、易實精密

公司公告、行業新聞和新車上市

5.1

公司公告

1、萬向錢潮: 關於重大資產重組的進展公告

上市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 Wanxiang America Corporation持有的 Wanxiang America Corp.100%股權,並向不超過 35 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

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預計將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不構成重組上市。

2024 年 4 月 30 日,上市公司與交易對方共同簽署了附條件生效的《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協議》,並召開第十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方案的議案》等相關議案,關聯董事就相關議案進行了迴避表決。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對本次交易事項發表了審查意見。

2024 年 11 月 6 日,公司披露了《關於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預案后的進展公告暨未發出召開股東大會通知的專項説明》(公告編號:2024-069)。經交易各方協商,公司將繼續推進本次交易,並根據交易進展情況擇機重新召開董事會審議本次交易相關事項,並以該次董事會決議公告日作為發行股份的定價基準日。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及相關各方積極推進本次交易整體工作進程。目前,本次交易所涉及的盡職調查、審計、評估等各項工作正在推進中,交易方案正在進一步磋商,交易相關方尚未簽署正式交易文件。公司將根據本次交易的進展情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有關的決策審批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

2、嶸泰股份:關於購買中山市澳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51%股權暨關聯交易的公告

根據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需求,公司充分評估了中山澳多的經營狀況,認為標的公司與公司同屬於汽車零部件企業,下游客户均為汽車主機廠,本次交易具有顯著的協同效應,可將標的公司引入相應客户,拓展標的公司客户數量,同時公司從精密壓鑄進入技術更密集的汽車電子領域,可實現外延式的擴張。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287,918,270元收購中山澳多合計51%的股權,對應標的公司的出資額為3,306.0573萬元。其中中山市慧鼎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珠海橫琴中原動力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珠海橫琴元時代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郭炫謨、黃靜鋒、馮鋒、周秀忠、何雄文等8名股東承擔業績承諾及補償;陳秀英、唐紅兵、夏誠亮等3名股東不承擔業績承諾及補償。

本次收購完成后,公司將持有中山澳多51%股權並擁有中山澳多5名董事席位中的3席,將實現對中山澳多的控股,納入合併報表範圍。

本次交易不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由於本次交易中,公司收購的標的股權中包括公司實際控制人夏誠亮持有中山澳多7.27%股權,因此公司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公司已與標的公司及交易對方簽署股權轉讓協議,該協議經公司股東會審議通過后生效。

依據天源評估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為基礎,並經協議各方協商確認,以標的公司於基準日經收益法評估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56,900萬元為基礎,經交易方中山市慧鼎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珠海橫琴中原動力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珠海橫琴元時代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中山市勤合致遠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郭炫謨、黃靜鋒、馮鋒、周秀忠、何雄文、唐紅兵、夏誠亮協商一致,標的公司40.0910%股權的交易價格確定為人民幣220,500,650元。

本次收購將在嶸泰股份的合併資產負債表中形成一定金額的商譽,預計商譽1.7億元左右。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本次收購形成的商譽將在每年進行減值測試,若標的公司未來經營活動出現不利變化,則商譽將存在減值風險,可能會對嶸泰股份未來的當期損益造成不利影響。本次交易價格以第三方資產評估機構的評估值為定價基礎,並經交易各方協商一致確定,定價公平、合理,不存在損害公司及公司股東利益的情形。交易價格與評估值之間不存在較大差異,本次交易定價公允合理。

中山澳多為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專精特新企業。主營業務為汽車零部件生產製造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汽車智能電動踏板、電動撐杆、智能側開門系統(電動限位器)、車身域控制器等。其中汽車智能電動踏板目前市佔率國內第一,有較多相關發明專利。智能側開門系統(電動限位器)產品,在國內市場獲取的主機廠項目定點數居行業前列。主要客户包括,國內主機廠,理想、賽力斯、吉利、奇瑞、小鵬、長安、零跑汽車等。同時,國外業務也取得了快速發展,目前己取得北美客户、馬來西亞第一大主機廠Perodua和寶騰汽車的項目定點。今明兩年有望獲得歐洲奔馳、德國寶馬和德國大眾的項目定點。

5.2

行業新聞

1、豐田汽車將2025年全球產量目標上調至1,000萬輛

豐田汽車最近向供應商表示,計劃將該公司2025年在全球的產量目標提升至約1,000萬輛,最新產量目標數據包含旗下雷克薩斯豪華品牌。這一產量調整得益於其混合動力車型的強勁銷售表現,不過,美國加徵關税的影響仍存不確定性。豐田在今年1月向供應商通報的初始計劃中,原定2025年產量約為990萬輛。該公司年度產量最高紀錄為2023年創造的1,003萬輛。

2、特斯拉因一起自動駕駛致命事故被判賠2.43億美元

美國佛羅里達一個陪審團8月1日裁定,特斯拉需向2019年一起Model S車型致命事故的受害者支付2.43億美元,該車配備了Autopilot輔助駕駛系統。這一判決對於涉及自動駕駛系統事故的受害者而言,是一次罕見的勝訴,可能會引發更多針對特斯拉公司自動駕駛的法律訴訟。

3、尊界S800上市67天大定破10000台

8月4日,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在社交媒體平臺宣佈,華為鴻蒙智行旗下首款百萬級豪車尊界S800自5月30日上市以來,僅用67天大定訂單便突破10000台。

4、紅旗計劃在2029年推出首款飛行汽車

近日,中國一汽紅旗品牌飛行汽車項目負責人李丹首次系統披露了紅旗飛行汽車的發展規劃與技術進展。根據其公佈的時間表,紅旗飛行汽車首款產品計劃於2029年正式推出,並設定2035年實現商業化載人飛行的目標。

5、Lyft和百度合作,將於明年在歐洲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

美國網約車公司Lyft表示,將與中國百度公司合作,從明年開始在歐洲推出自動駕駛汽車。8月4日,兩家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計劃於2026年在德國和英國首次推出Robotaxi服務,並正在等待監管部門的批准。

6、理想i8統一配置版本並降價

8月5日,理想汽車宣佈,決定統一配置版本——以理想i8 Max作為標準配置,並將售價從34.98萬元調整為33.98萬元,同時額外贈送價值10,000元的鉑金音響,並提供后艙娛樂屏套裝作為選裝,價格10,000元。這也就意味着,原以36.98萬元選擇Ultra版本的用户,只需要34.98萬元的價格即可實現原選擇的全部配置。而原選擇Pro版本的用户,將提供退訂或升級。

7、智界品牌官宣正式進入2.0階段

8月7日,智界汽車官方微博發文宣佈:智界品牌正式進入2.0階段。據介紹,智界將投入超百億元、增加至5000人研發團隊,強化技術領先優勢;智界新能源公司成立,產銷服一體化獨立運作;多款重磅新品陸續登場,用更豐富的產品矩陣為品牌長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5.3

新車上市

汽車產業生產和需求不及預期

大宗商品漲價超預期

智能化進展不及預期

自主品牌崛起不及預期

地緣政治衝突等政策性風險可能導致汽車出口受阻

人形機器人進展不及預期

證券研究報告:《多款人形機器人亮相WRC ,全新一代小鵬P7亮相—汽車行業周報》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8月12日

發佈機構:華鑫證券

本報告分析師:

林子健 SAC編號:S1050521110002

汽車組簡介

林子健:廈門大學碩士,自動化/世界經濟專業,CPA,6年汽車行業研究經驗。曾任職於華福證券研究所,擔任汽車行業分析師。2023年加入華鑫證券研究所,擔任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兼具買方和賣方行業研究經驗,立足產業,做深入且前瞻的研究,擅長自下而上挖掘個股。深度覆蓋特斯拉產業鏈/一體化壓鑄等細分領域。

張智策:武漢大學本科,哥倫比亞大學碩士,2024年加入華鑫證券。2年華為汽車業務工作經驗,主要負責智選車型戰略規劃及相關競品分析。

程晨:上海財經大學金融碩士,2024年加入華鑫證券,主要負責汽車&人形機器人板塊。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諮詢執業資格並註冊為證券分析師,以勤勉的職業態度,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觀點。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將不會因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而直接或間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補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