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錨定「高」「新」決勝突破

2025-08-13 06:46

(來源:遼寧日報)

轉自:遼寧日報

撫順高新區鳥瞰。受訪單位供圖 撫順高新區鳥瞰。受訪單位供圖
遼寧特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5萬噸廢舊鉛酸蓄電池及鉛廢物再生利用項目已經進入設備調試階段。 本報特約記者 門瑩 攝

撫順石化公司80萬噸/年乙烯裝置脱瓶頸改造及能效提升項目施工現場。 本報特約記者 門瑩 攝 撫順石化公司80萬噸/年乙烯裝置脱瓶頸改造及能效提升項目施工現場。 本報特約記者 門瑩 攝

本報記者 崔振波

核心提示

向高而進,築牢產業升級「硬支撐」;向新而行,激活科技創新「動力源」。在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決勝時刻,撫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錨定「高」「新」定位,勇創新、上項目、優環境,苦干實干,為奪取「全年勝」積勢蓄能。

上半年,撫順高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1%,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收入同比增長8.19%,域外引資到位額同比增長35.5%,多項數據彰顯強勁發展勢頭。目前,園區已形成乙烯、丙烯、碳四、碳五、芳烴、塑料、石蠟、石油焦八大產業鏈條,163家企業構建起完備的石化產業發展格局。從基礎原料到終端產品,全鏈條協同發力,產業集聚效應日益凸顯。

喜報再傳。日前,撫順高新區作為我省本輪唯一一家省級高新區,由省政府正式推薦至工業和信息化部,朝着創建國家高新區的目標堅實邁進,如今已進入國家部委答辯評審階段。

親商優服

7月30日,撫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大會議室,遼寧道博精細化學品生產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博將一面印有「優化營商環境 勇擔歷史責任」的錦旗,鄭重送到撫順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春民手中。「房產證終於辦下來了,這下企業發展有底氣了!」劉博説。

遼寧道博憑藉自身技術實力,成功進入國內新能源電池領域頭部企業供應商的前列,計劃擴大生產規模。但因早期建設時土地性質模糊、規劃審批資料缺失等歷史遺留問題,企業無法辦理不動產證,致使企業在融資貸款、資產抵押等方面屢屢碰壁,嚴重製約發展。

得知企業的困難后,高新區管委會第一時間成立專項工作組,到現場辦公,研究解決辦法。針對歷史遺留問題,高新區組建專項工作組研究政策,確定通過「一事一議」機制使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高新區自然資源局重新覈定土地權屬和規劃指標,建管局對建築物進行安全補驗,行政審批部門開闢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流程。同時,指導企業安排專人配合,補充缺失材料。聘請第三方測繪機構重新測量用地邊界、進行廠房質量安全評估等。在各方力量的系統配合下,僅用50天,就幫助遼寧道博拿到不動產證。

如今,高新區的政務大廳里,42家企業「容缺」辦證的進度表每天都在更新:14家企業已捧回95本不動產證,金久奇等28家企業的材料正在緊鑼密鼓審覈中。

當視線從辦證窗口轉向園區車間,更多企業的共同訴求正在被「看見」。

撫順高新區163家企業里,50余家化工企業每天都要「算蒸汽賬」。過去單一供應商模式下,每噸蒸汽價格比市場價高出30%,齊隆化工每年僅蒸汽成本就多掏1000多萬元。齊隆化工總經理助理高浚晰翻開賬本,密密麻麻的數字里藏着企業的無奈。

為切實降低園區民營企業生產要素成本,撫順高新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迅速成立撫順高新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獲批總投資13.74億元的熱電聯產項目。「明年12月建成后,每小時568噸蒸汽直供企業,可同時滿足60余家企業的用汽需求。」 撫順高新集團總經理劉長在語氣充滿底氣。

更讓企業安心的是,園區早已提前謀劃:作為高新區鏈主企業,撫順石化公司為園區企業提供了豐富的石化原料資源。

聽説撫順石化公司要停工檢修,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擔心原料供應、蒸汽保障等問題。7月9日,撫順高新區組織撫順石化公司和園區11家企業代表,以及高新區經發局、科工局、應急局相關人員,召開了石化原料及蒸汽對接會,精準對接蒸汽供應細節與原料罐存等情況,就檢修期間原料運輸銜接、蒸汽壓力等問題逐一確定解決方案,為相關企業提前調整生產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園區靠前服務,組織企業精準對接,為我們平穩度過檢修期吃下‘定心丸’。」撫順隆騰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猛表示。

優良的營商環境,贏得了企業的信賴。不少企業以二次投資、多次增資為高新區的營商環境投下信任票。2023年,遼寧特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高新區,迅速建成第一條生產線;今年9月,第二條生產線即將投產。目前,企業已着手籌備二期項目,以實際行動印證對這片投資熱土的堅定信心。

招優拓鏈

在高新區,一場「雙向奔赴」的產業合作故事正精彩上演。

由撫順東科集團與勞埃德(香港)投資基金合作的40萬噸/年綠色燃料項目將於8月15日進入試生產階段。

這次跨越千里的合作背后,是多方合力促成的產業佳話。作為本土化工龍頭撫順東科集團,擁有先進的生產線、完備的倉儲物流體系,以及覆蓋全國的客户資源網絡;勞埃德(香港)投資基金長期聚焦清潔能源領域,在甲醇基燃油等新型燃料研發與市場推廣上經驗豐富。雙方雖優勢互補,但此前因地域、信息差等因素,始終未能建立聯繫。

關鍵時刻,撫順高新區當起了「紅娘」。一方面,通過舉辦的產業發展合作交流會、上下游企業對接會等活動,搭建企業「面對面」溝通平臺;另一方面,組建企業服務專班,為項目提供政策解讀、手續代辦等「一站式」服務,解決合作中的實際難題。利用東科現有設備與產能基礎,勞埃德注入資金與技術,共同開發甲醇基燃油等綠色低碳產品,實現150萬美元外資落地。

「園區企業就是最寶貴的招商資源。我們通過建立企業服務專班、設立引薦獎勵機制等措施,鼓勵龍頭企業、骨干企業發揮‘鏈主’作用,主動對接上下游合作伙伴,着力搭建‘老企帶新企’的合作平臺。」投資促進局局長高巍介紹,今年以來,高新區通過「以商招商」模式簽約多個項目,涵蓋高端精細化學品、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電池等多個領域。這些項目的落地,不僅完善了本地產業鏈條,更形成了「引進一個、帶動一串、輻射一片」的集羣效應,推動產業從「單打獨鬥」向「抱團發展」轉變。

為進一步推動產業發展,撫順高新區構建起「鏈式招商、以商招商、數字化招商」三位一體的招商體系,多管齊下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依託撫順石化的資源優勢,高新區深耕產業鏈,探索「鏈式招商」新路徑。園區已形成乙烯、丙烯等八大產業鏈,憑藉核心原料優勢實現上下游高效協同。在此基礎上,圍繞新材料、新能源電池等重點產業,高新區邀請龍頭企業推介夥伴,推動產業集聚,成功引入北京鑫東旗材料有限公司100噸/年新能源電池特種樹脂等大項目,促進企業間資源共享、協同創新。目前,八大產業鏈已成形,碳四、碳五深加工等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累計簽約23個項目,總投資44.08億元,同時儲備了30個優質項目。

「‘數字化招商’徹底改變了傳統招商‘撒網式’對接的侷限,大幅提升招商的靶向性與實效性。」高巍介紹。目前,撫順高新區已經與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達成合作,委託其編制產業鏈招商圖譜及建立招商引資大數據平臺。下一步將整合產業佈局、土地資源、政策紅利、企業需求等多維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繪製產業鏈圖譜,精準匹配目標企業與本地發展需求。

科創「高地」

在撫順高新區中試孵化基地內,橙子(遼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發人員正在進行柔性有機光伏聚合物材料和柔性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研發。

展櫃內,一張薄薄的黑色柔性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樣片被輕輕置於雞毛毽子上,羽毛竟絲毫未被壓彎。研發人員將電池樣片金屬接口與小電機相連,當小檯燈的光線照射上去,電機扇葉立即快速轉動,而遮擋光線后,扇葉又緩緩停下。

「這是我們實現從0到1突破的成果,未來將顛覆傳統光伏產業。」公司董事長王立安語氣中滿是自豪。隨着中試進入尾聲,2026年,橙子科技產業化項目將投產,計劃每年生產柔性聚合物太陽能電池達30萬平方米。

作為高新區重點孵化企業,橙子科技自入駐起便獲得全方位支持。高新園區不僅為其提供甲級標準實驗室,配備先進檢測與研發設備,還在場地使用、設備共享等方面給予便利,大大降低企業前期研發成本。「在這里,我們能專注於技術攻關,孵化基地就像科技成果的‘育苗温室’。」王立安感慨道。

這樣的「科技育苗」故事每天都在上演。高新區將科技創新作為發展核心引擎,構建起全鏈條創新服務體系。高新區充分利用遼寧省石化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遼寧石油化工大學、中石化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等創新資源,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積極融入遼寧省科技特派員工作,為園區企業和特派員「牽線搭橋」,成立了撫順高新服務站。同時,出資2000萬元參與「遼寧省高新區聯合發展基金」,為企業解決「錢從哪里來」的難題。

在良好創新生態滋養下,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崛起。遼寧撫清助劑有限公司憑藉自主研發的提純技術,將過氧化氫異丙苯純度提升至95%以上,其產品在肺腫瘤靶向藥市場佔有率達100%,運動類產品市場佔有率超50%,客户遍佈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金久奇(撫順)藥業有限公司專注手性環氧烷烴系列產品,作為國內唯一實現該系列產品量產的企業,其S-環氧氯丙烷佔據國內市場超50%份額,手性含量高達99.9%以上,為全球醫藥巨頭供應高端藥原料,併成功向原料藥和保健品領域拓展。

優良的創新環境不僅讓高新區成為技術創新的「高地」,更成為產業集聚的「窪地」。目前,高新區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5家、省級瞪羚企業25家、雛鷹企業3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5家、國家級綠色工廠5家。齊隆化工公司生產的碳九共聚樹脂產品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達50%;伊科思公司建有全國首套乙腈法碳五分離裝置,產品市場佔有率全國第一;東聯安信有限公司生產的甲基丙烯酸酯類產品和單體生產工藝處於國內領先地位,2/3的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項目聚勢

盛夏時節,撫順石化公司年產80萬噸乙烯裝置脱瓶頸改造及能效提升項目現場一派繁忙景象。「這個項目橫跨烯烴廠、乙烯部等多個廠區,自3月1日開工以來,高峰期有5000多人同時參與建設。目前,項目總進度完成37%,預計2026年全面投產。」項目工程管理組副組長閆忠偉表示:「項目建成后,可生產聚乙烯瓶蓋料、高潔淨大中空料、超低密度POP等產品,將進一步提升企業在高端化工新材料領域的競爭力。」

距離該項目3500米外的渼瑞石油化工丙烯酰胺聚合物項目已進入試生產階段。走進甲類生產車間,6個反應器正發出陣陣轟鳴,各類設備高效運轉。「這個項目建設速度超乎想象!」企業負責人袁寶玉感慨,同類項目正常建設周期需要三年,而在高新區,僅用一年時間就完成了從開工到試生產的全過程。

項目的高效推進,離不開政府的貼心服務。從項目立項之初,「項目管家」 便主動靠前,提供全周期跟蹤服務。項目建設初期遭遇用電難題時,袁寶玉向包保領導發去求助微信,當天相關部門就直奔現場,供電部門更是量身定製 「一企一策」 方案,既解了燃眉之急,又幫企業優化流程、降低成本。以往圖紙審覈環節需3個月,在「項目管家」的溝通協調下,一周便完成了。

在撫順高新區這片發展熱土上,一個個項目正以蓬勃之勢拔節生長,成為驅動園區發展的「強引擎」。

「圍繞撫順石化油蠟聯產、乙烯改擴建等重點項目,我們精心繪製產業鏈圖譜,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戰略佈局,推動產業鏈條不斷延伸、持續做強。」經發局局長王憲強介紹,為推進項目建設,高新區組織項目建設要素保障部門提前介入、主動靠前服務。各部門上下聯動、密切協作,全面履行服務保障職能,強化項目建設用地、資金和用工等要素保障。面對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堵點難點問題,及時組織相關部門研究解決,加大協調力度,為重大項目早開工、快建設、穩見效創造一切有利條件。

亮眼數據見證服務實效:今年上半年,44個重大項目在高新區開復工,77.2億元總投資蓄勢待發,6億元投資落地有聲,同比21%的增速跑贏全市平均水平。在這里,每一個項目都能感受到「被重視、被呵護」的温度,而這份温度,正轉化為園區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