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探索職業教育「金課堂」構建路徑

2025-08-13 03:55

當各學校「未來課堂」的雛形逐漸展現,如何讓職業教育課堂真正成為連接知識與技能、校園與產業、當下與未來的「金色樞紐」,成了人才培養的重點所在。「金課堂」絕非單純的教學手段創新,而是以產教深度融合爲根基,既要破解「學用脱節」老難題,又要回應新質生產力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最終實現從「培養操作工」到「培育創新者」的質變。

激發學習動力,凝聚職業教育「金課堂」育人合力

其一,打造任務驅動式教學。職業教育「金課堂」的效能釋放,需通過多元主體協同構建「參與式、沉浸式、共創式」學習生態,讓學生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將課程任務確立為基礎技能達標,如完成網店基礎搭建、商品詳情頁優化等,在初期學習中鼓勵學生重複訓練並逐漸加大練習強度;而進階任務則可以小組競賽的形式開展「直播帶貨實戰營」,促進學生跨專業合作,聯合完成涵蓋流量獲取、售后響應等考覈環節的綜合性課題項目。其二,構建「雙師+前輩」協同引導機制。企業導師提供真實項目,校內教師進行方法論指導,優秀學員組建「技術夥伴團」負責一對一輔導。例如,電子商務專業可將「618大促店鋪流量暴跌」案例轉化為教學任務,教師先從理論層面進行系統講解,再由企業導師帶領還原真實危機場景,通過觀察專業團隊的處理手段汲取實戰經驗,最后讓相關學員分享實訓心得,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分析案例。

營造實踐氛圍,創新職業教育「金課堂」教學手段

其一,定期組織「企業開放日」。學校可與企業聯合培養人才,讓學生觀摩書本知識如何走出課堂、落地生產線,還可邀請技術骨干講述「從學徒到專家」的成長故事,讓學生全面感受紮實的知識技能帶來的職業發展空間,從而將學習目標與職業願景深度綁定。其二,搭建成果孵化與創業轉化聯動平臺。應完善平臺內學生創意項目與地方產業園區對接渠道,激發學生創新創業動力。例如,數字營銷專業的學生為老字號開發「非遺電商化」項目,經平臺審覈入駐園區后,便可藉助其中的文旅討論板塊,向有關負責人推薦非遺產品的線上銷路。其三,與企業共同建立「行業問題收集庫」。提煉真實事件中的考覈點為教學案例,再結合虛擬現實技術,將真實生產場景和痛點引入課堂,模擬「冰山環境」,鍛鍊學生綜合能力。例如,可基於企業大促數據,要求電商專業的學生預測爆款品類、制定備貨計劃,並在虛擬系統中驗證庫存周轉率與現金流風險,選取優秀成果反饋至企業,為其優化生產交易流程提供參考建議,實現教學內容與生產痛點「秒級響應」。

健全保障機制,細化職業教育「金課堂」評判標準

其一,建立「校企雙元評價」機制。將產業適配度、教學創新度和學生滿意度納入職業教育課程質量評價體系。企業方組建由技術骨干、人力資源總監構成的評審組,聚焦「解決實際問題的效率」「課程內容的實用性」「人才能力剛需」等指標定期開展評價;校方則通過「教師診斷+學生反饋+同行評議」三主體評估課程素材與教學手段。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結合學期實操考覈、項目成果及企業階段性評價形成課程效果雷達圖。其二,將課程質量評價結果與資源配置深度綁定。通過設立「金課堂」建設專項基金,對連續獲得優秀評價的課程團隊給予設備採購、師資培訓等資源傾斜。例如,推行「課程質量積分制」,將評價結果折算為教師職稱評聘、績效考覈的重要權重,對連續不達標課程啟動警告撤換程序,形成「以評促建、優勝劣汰」質量提升閉環。其三,引入「畢業生追蹤反饋」模式。將入職三年內畢業生的崗位晉升率、薪資增幅等數據與課程質量相互關聯,作為標準修訂的重要依據,打造具有自我進化能力的保障機制。

〔作者單位: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本文系2025年湖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冰山理論」視域下職業教育「金課堂」構建策略研究》(XJK25BZY07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