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3 02:42
財聯社8月13日訊(編輯 史正丞)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名保守派經濟學家E.J.安東尼出任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局長,圍繞着非農數據準確性的討論再度升溫。
在當地時間周二發佈的事前交流中,安東尼似乎預告了下一步的工作目標:暫停月度非農數據發佈,在調整編制方式期間僅維持一個季度發佈一次數據的狀態。
作為背景,非農數據誕生於1939年,主要服務大蕭條后期的經濟復甦和二戰前的勞動力動員。隨后十余年的發展過程中,奠定了「機構調查」和「家庭調查」的雙軌結構,並確立每月發佈一次的慣例,沿用至今。
本月初,美國勞工統計局在發佈7月非農數據時,將此前5月和6月的就業人數合計從29.1萬人下修至3.3萬人。特朗普當天就把勞工統計局局長Erika McEntarfer炒了魷魚。
隨着事態以罕見的方式展開,非農數據的準確性問題被擺上檯面。安東尼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獲得提名,后續他需要得到參議院投票確認。
對此,安東尼警告稱,非農報告背后的數字「不可靠」且常被誇大,這會誤導華盛頓和華爾街的決策者們。
他也指出,在問題得到糾正前,勞工統計局應暫停月度非農數據的發佈,但繼續公佈不那麼及時但更準確的季度數據。
不過與特朗普指責McEntarfer「操縱數據」的口吻不同,安東尼強調,他不認為數據存在蓄意篡改的問題,而是勞工統計局存在長期未解決的統計缺陷。
他指出,調查迴應率持續下降——現在已經低於50%,是導致數據不準確的關鍵因素。同時這樣的問題「已經明顯存在了3年」,始終未得到修復。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目前非農調查的響應率只有約42%,遠低於疫情前的60%,而用來計算JOLTS崗位空缺數據的調查響應率只有三分之一。這正是美國經濟數據「越來越不準」的根源。
安東尼總結稱:「持續大量下修的事實意味着存在模型、統計方法存在問題。那些在疫情前可能尚且奏效的經濟假設,在現在的經濟環境下也不再適用,因此需要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