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OEXN:美歐能源巨頭復甦路徑與挑戰

2025-08-12 21:47

8月12日,第二季度財報季已結束,揭示了兩大趨勢:能源巨頭的轉型復甦仍在進行中,而歐洲超級大油企在產量和盈利上仍落后於美國同行。OEXN認為,這種差距反映了兩大經濟體能源戰略和投資重點的顯著差異。

  美國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在第二季度創下了創紀錄的油氣產量,儘管國際市場價格疲軟。埃克森日均產量達到460萬桶油當量,這得益於圭亞那業務的強勁增長和先鋒自然資源公司的收購;雪佛龍的日產量為340萬桶,主要來自哈薩克斯坦、墨西哥灣和二疊紀盆地的產量提升。值得注意的是,雪佛龍在二疊紀盆地突破了每日100萬桶的生產里程碑,儘管這一地區的增速已開始放緩。OEXN認為,美國能源巨頭依託穩健的產量擴張和資產整合,展現出較強的市場適應力。儘管財務數據顯示二季度淨利潤有所下滑,埃克森和雪佛龍均將此視為價格周期的正常波動,預期未來盈利能力仍將回升。

  相比之下,歐洲頂尖能源企業BP和殼牌的表現則顯得相對疲軟。BP的日均產量為230萬桶,同比下降3.3%;殼牌則為265萬桶,較去年同期減少4.2%,為20年來最低水平。OEXN分析表示,這主要源於近年來對油氣投資的減少和資產剝離,以及兩家公司對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的大力投入。雖然BP和殼牌的利潤同樣較去年有所下降,但超過了市場預期,顯示它們在挑戰中仍有一定韌性。然而,OEXN認為,若歐洲巨頭不能儘快調整策略、加大油氣產量投入,未來面臨的市場風險將進一步加大。對此,路透社分析師也提出,儘管油氣需求預計將在本世紀末前達到峰值,但加快增產步伐仍是歐洲能源巨頭亟需的行動,避免錯失市場機會。

  歐洲能源巨頭當前的困境反映了其能源轉型戰略的不確定性與挑戰。BP和殼牌在追求綠色轉型的過程中犧牲了核心油氣業務的增長,導致產量和利潤均出現下滑。OEXN認為,這種「轉型實驗」效果有限,近期兩家公司轉向強化傳統業務的做法,是市場調整的必然選擇。產量趨穩或下降有望在短期內抬升油價,從而改善財務表現。面對現實,歐洲巨頭或將繼續採取成本控制和股東回報優先的策略,以穩住基本盤。OEXN強調,及時結束不成功的試驗,迴歸核心競爭力,纔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路徑。

責任編輯:陳平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