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確定退市,「萬億」恆大落幕!許家印、丁玉梅等被追討超400億元股息及酬金,全球範圍超500億元資產被凍結

2025-08-12 21:03

專題:退市!中國恆大16年上市之路終結

每日經濟新聞資料圖

每日經濟新聞資料圖

  股價停留在0.163港元,中國恆大被摘牌了。

歷經4年風波,曾經的「宇宙房企」迎來資本市場終章。

812日晚,中國恆大公告,公司收到聯交所發出的信函,表示基於公司未能滿足聯交所對其施加的復牌指引中的任何要求,且股份一直暫停買賣並未於2025年7月28日之前恢復買賣,聯交所的上市委員會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1)條已決定取消公司的上市地位。

  股份上市的最后一天為2025年8月22日,並將於8月25日上午9時起取消股份上市地位。中國恆大表示,公司無意就上市委員會作出取消上市地位的決定申請複覈。

18個月前的20241月,中國恆大被香港高等法院正式頒佈清盤令,同時宣佈又一輪停牌,由此開啟摘牌倒計時。

2009115日,中國恆大敲響港交所銅鑼,意氣風發踏上資本舞臺;彼時,它正高速擴張意圖做橫跨全球的「宇宙房企」。

一路高歌猛進的背后,爭議始終不停,從高槓杆模式下的規模神話,到跨界佈局引發的質疑聲浪直至2021年流動性危機驟然爆發,這家曾叱吒地產圈的房企纔在債務陰影中漸漸歸於沉寂。

多家子公司收清盤令

許家印等人被追討股息及酬金

在去年初中國恆大正式被頒佈清盤令后,安邁顧問有限公司的Edward Simon Middleton、黃詠詩成為公司的共同及各別清盤人。此后,中國恆大多間子公司也陸續收到清盤令,如間接附屬公司天基控股有限公司、直接附屬公司CEG Holdings (BVI) Limited

去年10月,黃詠詩曾表示,清盤人專注調查公司的業務及事務,並採取措施維護及變現中國恆大的資產,務求向中國恆大債權人及其他持份者返還價值。儘管清盤人已從公司資產獲取少量價值的回收,公司的流動資金及其他內部資源仍然有限。考慮到公司的債務水平以及業務及營運所面臨的挑戰,在缺乏重大新投資的情況下,清盤人彼時尚未覓得可促成公司滿足復牌指引並恢復股份買賣的重組方案。

換言之,即便清盤人介入許久中國恆大的境外債務重組仍未有明顯進展。

今年3月,中國恆大清盤人起訴創始人許家印、許家印前妻丁玉梅、前行政總裁夏海鈞及多家相關公司共7名被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香港高等法院獲取的起訴書顯示,清盤人認為被告在管理中國恆大期間,因批准了20182020年的年度財務報表,以及批准20192021年未經審計的中期財務報表,涉嫌違反責任,因此提出索賠。

去年,恆大系的恆大地產財務造假已被坐實。恆大地產通過提前確認收入方式財務造假,導致2019年、2020年恆大地產虛增收入和利潤。

此外,清盤人也早已向許家印、丁玉梅、夏海鈞等個人及相關公司起訴追討約60億美元(約438億元人民幣)的股息及酬金,香港高等法院裁定凍結前述人士全球範圍內共600億港元(約550億元人民幣)資產,並要求其遵循披露資產令。

「萬億恆大」落幕

2009115日上午930分,香港交易所二樓大廳的鎂光燈下,許家印手持香檳杯,拇指高高翹起,臉上洋溢着勝利者的笑容。

隨着鍾聲響起,HK03333為代碼,中國恆大正式登陸港股市場——這個來自廣東的房地產企業,以每股4.7港元的收盤價(較招股價大漲34.3%)、超700億港元市值,一躍成為當時香港上市的最大內地民營房企。同日公佈的福布斯中國內地首富榜單上,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的名字被許家印輕松超越。

這場資本盛宴來之不易。就在前一年,中國恆大的上市計劃還因金融危機、自身債務、資金困境等擱淺。

上市后,駛入快車道的中國恆大持續以高負債、高周轉模式在全國攻城略地,尤其在三四線城市,中國恆大的招牌與拿地錘聲一樣密集,土地儲備量迅速躍居行業前列。

而許家印的野心遠不止於此——

足球場上,曾經的廣州恆大淘寶隊橫掃亞洲;超市貨架上,恆大冰泉試圖改寫飲用水格局;甚至文旅、健康、農牧等領域,都插上了中國恆大的旗幟。

2016年,當上市公司名稱從恆大地產變更為中國恆大集團時,許家印的多元化藍圖已覆蓋地產、金融、互聯網、文旅、健康、農牧等幾乎所有熱門賽道。

同一年,中國恆大謀劃借殼深深房A「回A」,一年內引入三輪戰投,總金額約1300億元。然而,這場資本回歸計劃最終折戟,戰略投資也在2020年轉為普通股,並在2023年引發仲裁風波,許家印成為被執行人。

201710月,中國恆大股價攀上歷史巔峰,4000億港元的市值將這家房企推上全球房地產開發商的王座,許家印本人則以2900億元身家首次登頂胡潤百富榜。那一年,他喊出2020年底恆大要實現總資產3萬億元,年銷售規模8000億元,年利税1500億元的目標。

  然而,巔峰之后是轉折。

2021年,中國恆大流動性問題爆發,許家印掙扎多時后未能再度力挽狂瀾,股價一路走跌短短一年間從14港元跌至不足2港元。

2022322日早間,中國恆大、恆大物業和恆大汽車三家恆大系上市公司宣佈將延期刊發2021年年報。

停牌500天后,踩在摘牌風險的臨界點,中國恆大在20238月正式復牌,但如今看來,這似乎是一次「迴光返照」。復牌后,中國恆大股價一瀉千里,截至2024129日停牌股價僅0.16港元,總市值約21.52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9.7億元)

2025812日,中國恆大宣佈摘牌——

離那場盛大敲鑼已15年。

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