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2 17:40
(來源:紀要頭等座)
新型菸草產業鏈:口含煙&HNB的方向和節奏
給大家匯報新型菸草產業鏈跟蹤情況。今天金城醫藥、潤都股份出現異動,市場關注度高;藉此機會匯報行業跟蹤及相應觀點。整體看,本次會議更偏向內需為主;核心關注后續中國市場上新型菸草的機會及節奏。從內需菸草主線看,主線仍是菸草;當前菸草銷售承壓,開源是中國菸草總公司核心訴求。原因如圖:中國菸草佔財政税收比重8%-10%,過去幾年隨消費升級趨勢穩步上行;但從去年到今年,傳統菸草面臨挑戰。跟蹤顯示:高端煙銷售不暢,整體庫存偏高。后續如何保持菸草利税平穩是中國菸草總公司較大挑戰。
整體有兩個方向:加速出海;加速國內產品迭代。加速出海方面,市場持續關注中煙香港在中煙體系內地位持續提升。產品迭代包含兩大類:口含煙;HNB(加熱不燃燒菸草製品)。口含煙底層邏輯是拓展場景,讓用户在更多場景下有攝取尼古丁的工具;同時拓展價格帶——若未來HNB放開,其價格帶大概率高於傳統菸草,復購率及日均使用量至少不低於傳統菸草,對菸草利税是正向貢獻。但當前較大變化在口含煙,本報告將花更多時間探討口含煙生意。3月份曾從全球視角匯報過口含煙場景;從國內視角看,口含煙有幾個優勢:對中國菸草總公司而言是拉新過程;相比HNB專利挑戰較小;市場空間相對較大(可參考美國市場)。
從客羣畫像看,海外口含煙核心人羣以新菸民居多。歐美市場38%霧化電子煙用户同時使用口含煙。瑞典火柴公司數據顯示:口含煙30%用户來自傳統菸民轉化,20%來自電子煙用户遷移。左下角圖顯示:如Pouch(袋裝口含煙)用户主要在16-29歲,以年輕人居多。市場有傳言,不排除未來口含煙由中國菸草總公司壟斷經營。對中國菸草總公司,口含煙解決新菸民拉新問題,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口含煙整體專利風險相對較小。不同於HNB——菲莫國際(PMI)在HNB領域(IQOS)從15到24年投入約125億美元構建堅實專利牆,中煙或新品牌進入面臨較大專利挑戰。口含煙專利(更多實時紀要加微信:aileesir)主要集中於口味口感、菸袋設計及配方,其他企業如何繞開(如避開菲莫旗下ZYN或英美菸草專利)?產業鏈調研顯示其挑戰遠小於HNB。口味方面,其底層邏輯是醫藥(緩釋技術),如何保持良好口感和緩釋技術仍有持續升級空間,這是第二點。第三點:口含煙是純增量市場,不同於霧化、HNB或傳統菸草的替代關係;它與傳統菸草是互補關係,解決封閉空間(如辦公室、卡車駕駛室、加油站)尼古丁攝取問題——這些場景無法使用HNB甚至霧化電子煙,但可用口含煙。
過去及當前,口含煙在中國監管偏灰色或不透明。右圖可見淘寶、拼多多等平臺仍有不少產品銷售。展望未來,判斷中國菸草總公司不排除將口含煙從民營/無序監管轉為壟斷經營(如市場傳言),可能性較大。若從不監管轉為中煙壟斷經營,市場是擴大還是縮減?參考霧化電子煙經驗,結果是市場大幅承壓;但口含煙不同——若中煙規範化經營,市場可能出現大爆發。核心原因:中國菸草總公司擁有513萬個渠道終端(截至25年一季度);口含煙未來可能進入其傳統渠道。霧化電子煙至今仍與傳統渠道隔離;口含煙則可能直接進入傳統渠道,享受鋪貨紅利。第一點:渠道端從灰色/線上/極少數線下購買轉為傳統菸草渠道方便購買。第二點:口含煙需要大型菸草商進行消費者教育。參考菲莫國際經驗:為推口含煙主要做幾件事:監管突破(積極與FDA合作完成20款ZYN授權,提交MRTP認證);加速產品迭代(推出Zyn 3.0,重新設計品牌形象,提升新口味,調整尼古丁強度,持續優化體驗);精準定位(針對年輕客羣偏好水果薄荷味,成熟用户偏好傳統菸草味進行差異化營銷)。PMI在其財報電話會中提到:ZYN營銷一方面藉助FDA背書,另一方面通過社交媒體推廣品牌和口味。此類營銷長期看存誘導青少年風險爭議,但短期確實提升了產品認知和消費者心智份額。
25年菲莫國際在美國市場預期銷售8-8.5億罐,同比增速約40%-45%。PMI在美國市佔率超七成;美國整體市場預計全年銷售約10億罐。美國傳統菸民僅7600萬,中國有3.6億菸民(約美國4-5倍);若后續口含煙放開,其空間相對更大。總結口含煙:第一,解決消費者多場景攝取尼古丁問題;第二,對中國菸草總公司是良好開源工具,不衝擊傳統菸草且有拉新作用(尤其與中煙未涉足的霧化電子煙用户重疊度高);第三,專利風險或海外擾動較小;第四,市場空間大(美國頭部品牌ZYN今年增速約40%-50%,英美菸草等上半年口含煙增速約50%,仍處快速增長期)。預計存在放開動力,且放開阻力小於HNB(HNB阻力來自專利及替代傳統菸草風險)。
從價格體系看,主要找兩個方向:第一,口含煙代工商。單純找代工(Boom)的供應商(尼古丁、香料、無紡布),市場空間相對較小。例如:若國內達美國10億盒規模,對應尼古丁市場約2億元;若代工環節5-7元/盒,10億盒對應代工空間50-70億元(增速50%)。但存在不確定性:投資人及產業內爭議較大——若中煙放開口含煙,生產製造環節是交給民企還是自營?目前難判斷,反饋兩種可能性:可能性一,交給民營代工企業做。原因有二:尼古丁屬劇毒化學品,中煙自營動力可能不大;產品較新需快速迭代,中煙體系對新品迭代速度能力相對較弱,初期不排除交給民企——對民企存在一定機遇。可能性二,中后期即使中煙收回組裝環節自營,部分中間件(如粉末)也可能交由民企供應(類似思摩爾國際為英美菸草供應Hilo發熱組件,BAT組裝)。對中煙算得過來賬:核心組件交第三方供應成本不到5元,終端售價20-30元/盒,税也收了、風險隔離了、供應穩定了,邏輯可行;但菸草角度可能更傾向全產業鏈自營(想不想和能不能是兩回事)。
從公司角度看:第一,關鍵原料尼古丁。主要公司:金城醫藥、潤都股份、博騰股份等尼古丁生產商。這些公司基本都具備生產口含煙能力和技術儲備,值得關注。第二,中煙香港。為何口含煙放開牽涉中煙香港?海外口含煙增速非常快(尤其歐美及一帶一路市場);中煙香港在海外有新型菸草海外拓展業務,但尚未涉足口含煙。原因:其主要是貿易商/渠道商;國內未放開導致缺乏好產品。若國內放開,通過一年「賽馬」(19家中煙公司推出產品競爭),跑出幾款不錯產品,將有助於國內菸草企業海外拓展。此邏輯同樣適用於HNB——國內產品迭代完善有助於菸草出海。出海方向重點推薦中煙香港。
關於HNB:主要匯報國內情況。海外HNB(如思摩爾Hilo、PMI的IQOS和Blended)增長仍快,但近一兩年各品牌對HNB品類進行價格帶分化/分層。如BAT在日本市場高端品線Halo定價580日元,低端品線Hyper定價430日元;菲莫國際今年也拆分價格帶:高端市場推IQOS,中低端市場推無序菸葉+差異性煙具的Blended(印尼首發),體驗雖遜於IQOS但存在分層。國內市場對HNB翹首期待,但20年后放開預期持續落空。當前時間點,產業鏈跟蹤顯示:第一,HNB納入菸草討論議程,但放開時間點未定。核心驅動力如前所述:菸草缺錢(對財政支持重要性強),倒逼產品迭代創新。第二,節奏上,年初至今仍在經歷標準制定(由鄭州菸草研究院牽頭,部分中煙公司參與),后續可關注標準進展;但何時放開或試點仍需等待后續預期。若HNB放開,邏輯與20-21年相似(無非煙具、香精、薄片),整條產業鏈存在機會。
最后總結整個新型菸草:霧化正經歷從劣幣驅逐良幣到政策收緊過程;其未來發展節奏更多取決於(更多實時紀要加微信:aileesir)政策博弈(全球政策博弈)。HNB和口含煙在海外景氣度或迭代速度相對更快。國內仍處於0階段,何時從0到1看中煙放開速度。節奏上,口含煙放開難度比HNB相對更小。出海是另一個開源方向。除關注產業鏈公司外,持續推薦中煙香港—它是中煙在國內增長見頂后尋找新增長點的最大看點。
免責申明: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以此作為投資依據出現任何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