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用户突破10億,中國移動高管稱「攜號轉網」已變惡意競爭

2025-08-12 17:3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鳳凰WEEKLY財經)

本是為提升用户選擇權的「攜號轉網」政策,近年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卻逐漸變了味。

在2025年中期業績會上,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直言,隨着競爭越來越激烈,現在各種「大流量卡」、「低價流量卡」越來越多,原本旨在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的「攜號轉網」,反而成了運營商之間打價格戰、惡性競爭的工具,甚至滋生了不少不合規、不正當的操作,而這些問題多集中在攜號轉網環節。

這番表態迅速引發業內熱議。有分析指出,攜號轉網惡意競爭這一現象,折射出運營商傳統通信連接業務增長乏力、利潤空間被壓縮的現實。

據中國移動2025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438億元,同比微降0.5%;營業利潤為106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42億元,同比增長5%。

作為營收基石的個人市場,收入微增至2447億元,移動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保持在49.5元。移動客户總數突破10億户,達到10.05億。其中,5G網絡客户達到5.99億户,滲透率提升至59.6%。

家庭市場表現則相對亮眼。今年上半年,中國移動在該領域收入750億元,同比增長7.4%,家庭寬帶客户達到2.84億户,淨增623萬戶,其中千兆家庭寬帶客户達1.09億户,同比增長19.4%。

細看財報,傳統通信連接業務的壓力仍然突出。上半年,中國移動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0.7%至4670億元,但語音業務收入342億元,同比下降5.7%;短彩信收入161億元,同比下降0.7%;無線上網業務收入1955億元,同比下降4.7%。

楊傑在業績會上表示,今年上半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外部環境和諸多壓力挑戰,中國移動實現經營業績穩健增長。同時也要看到下半年面臨一些壓力和挑戰,比如通信服務收入增長進一步放緩,營收甚至出現負增長,個人市場和ARPU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通信業專家付亮認為,在中國移動的收入構成中,終端銷售收入下降,因而拉動營運收入下降。不僅是手機更換周期變長,而且運營商銷售終端是補貼的,中國移動為提高利潤率,就要減少終端銷售補貼,進而影響了終端銷售收入。

面對第一曲線增長放緩,中國移動近兩年來正加快培育新增長曲線。

在半年報中,中國移動將自身錨定為「供給者、匯聚者、運營者」,推進人工智能規模化應用。其具體舉措有,增強大算力供給,呼和浩特、哈爾濱兩大萬卡級超大規模智算中心高效運營;構建全球領先的「算網大腦」,已在蕪湖等多個國家節點落地;上線AI煥新社區,聚合央企和產業鏈力量,打造面向全社會的人工智能開源開放創新載體等。

此外,中國移動着力推動國際業務、數字內容、金融科技、股權投資幾大板塊創新拓展,新興市場也保持良好增長。

付亮對《鳳凰WEEKLY財經》表示,未來,中國移動應重點研究如何讓用户「多用流量、用好流量」,畢竟數字內容、AI智能工具都需要流量支撐。運營商應利用基礎網絡優勢,推動流量和內容、服務協調發展,才能在激烈競爭中不斷實現增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