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2 16:15
每經記者|趙雯琪 每經編輯|陳俊傑
外賣真的要「剎車」了嗎?
繼「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靜默收官之后,8月12日,美團外賣正式啟動「堂食提振」計劃,首批將向全量會員發放進店消費券,助力餐飲商家門店客流量、營業額提量增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美團方面瞭解到,本次「堂食提振」計劃,將以堂食消費券的形式展開。美團將針對茶飲、餐食等品類發放到店消費券,成本由平臺全部承擔,引導消費者到店聚餐或到店自提,把顧客和訂單留給門店。未來一周內,美團還將繼續向消費者發放餐飲門店消費券,進一步幫助門店增長線下客流量。
值得一提的是,據《晚點LatePost》8月11日發佈的消息稱,上個周末(8月8日、8月9日),淘寶閃購峰值超過了美團。據稱,今年 8 月 7 日立秋,淘寶閃購的日訂單量在當天 20 點就創下了新紀錄,但這一天的日訂單量美團仍比淘寶閃購多出了約 2000 萬單。8 月 8 日和 8 月 9 日,這兩天淘寶閃購的日訂單量份額首次超過了美團。對於該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別向美團、淘寶閃購發去求證,截至發稿,都未予以迴應。
美團外賣相關產品負責人表示,美團將持續落實「反內卷」,通過「堂食提振」計劃,美團將堅持為實體門店導流,這一計劃目前已覆蓋10萬家實體門店,未來將進一步擴大覆蓋範圍。
就在一周前(8月5日),美團宣佈正式啟動中小商户發展扶持計劃,向中小商户發放助力金,支持更多餐飲小店實現穩定增長。美團表示,預計到今年年底,美團助力金將新增覆蓋超10萬家餐飲小店,單店助力金最高5萬元。
今年以來,美團、阿里、京東三大巨頭公司在外賣市場競爭激烈。8月1日,美團、餓了麼、京東外賣先后發佈聲明,宣佈抵制惡性補貼、杜絕不正當競爭行為、規範促銷行為,並承諾推動行業從「比補貼」轉向「比品質、比服務」,促進互利共贏。
在此前的外賣大戰中,餐飲商家普遍表示在外賣衝擊下,堂食受到較大影響。
北京南城香餐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城香)創始人、董事長汪國玉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曾表示,「外賣大戰」以來,南城香單日總流水約增長30%~35%,但是堂食並沒有增長,甚至部分門店呈下降趨勢。因此「雖然錢賺多了,但開心不起來。」
西貝創始人賈國龍也向記者表示,外賣在搶奪堂食,在外賣平臺激烈競爭期間,客單價60元到150元間的正餐品牌受到影響最大。他直指外賣平臺此前不惜代價、掠奪式擴張,正瘋狂破壞整個餐飲生態的根基——剝奪商家定價權、製造巨量包裝資源浪費、擠壓餐飲行業微薄利潤等。
如今,美團先后宣佈補貼中小商家,啟動「堂食提振」,似乎在努力對外傳遞出一個信號,外賣行業競爭邏輯正經歷從「流量價格戰」向「商户價值戰」的關鍵轉向。
在8月7日晚11點,美團外賣官方微博發文宣佈今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活動如期結束,這是美團參與立秋節點奶茶促銷活動的第六個年頭,不過美團外賣本次並未發佈任何訂單數據。
美團外賣公開表示,當下,只要DAU(日活躍用户數)超越1.5億的App(應用程序)以接近100%的補貼率,撒出數百億元製造1元購、1毛購、1分購⋯⋯這些單量都不難做到,但是美團不想向奶茶注入更多泡沫。
可以看到,面對美團搶佔「價值競爭」制高點,淘寶閃購與京東外賣也通過下沉市場、中小餐飲商家扶持以及「品質化」門店佈局,努力構築各自的護城河,一場圍繞商户生態與用户體驗的「新競合」暗流湧動。
「即時零售與傳統零售則不存在替代關係和零和博弈。」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認為,即時零售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可以消解線上線下零售的鴻溝,將線上流量反哺到線下實體實現融合發展,形成互補、共贏的生態圈。
不過,外賣大戰衝擊下,餐飲生態的修復顯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市場理性迴歸,仍需多管齊下。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