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2 16:09
小程序: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
國外
1. 瑞銀:上調標普500指數目標,但預計2025年剩余時間將下跌
瑞銀策略師巴努·巴韋賈將標普500指數2025年年底的目標點位上調至6100點,並將2026年的目標點位設定為6800點。儘管美國經濟和企業表現優異,且關税風險有所緩解,但瑞銀預計,由於經濟增長放緩,該指數2025年底將低於當前水平,然后在2026年末實現復甦。
2. 美銀:通脹持續超目標疊加關税上調,美聯儲9月降息理由不足
美國銀行在最新研報指出,美聯儲應剋制在9月政策會議上降息的衝動,近期經濟數據並不支持過早啟動寬松周期。該行強調,支持降息的決策者低估了勞動力供應衝擊的影響以及通脹的頑固性——當前通脹率仍高於美聯儲2%的目標水平。報告警告稱,最新關税上調可能對物價造成「更劇烈且更持久的衝擊」。「若在9月降息,可能面臨通脹尚未見頂就開啟寬松周期的風險,」美銀分析團隊寫道,並維持其「今年不會降息」的基準預測。該行特別指出,美國非農就業數據下修增加了所謂「被動降息」的可能性——即由勞動力市場惡化而非抗通脹取得成效所驅動的利率下調。
3. 匯豐:對美聯儲政治傾向的解讀可能決定美元走勢
匯豐銀行全球外匯研究主管Paul Mackel表示,美元的走勢可能取決於市場對美聯儲政治傾向的解讀。美聯儲的下一步貨幣政策舉措以及下一任美聯儲主席的人選都存在不確定性。如果美聯儲能夠逐步降息,這將支持匯豐銀行的核心觀點,即美元兑多種貨幣將逐步走弱。然而,如果市場開始擔心美聯儲受到的政治干預,美元的走勢可能會有所不同,這取決於跨資產波動率的變化以及美國長期債券收益率的走勢。在形勢不妙的情況下,美元兑歐元、日元、瑞郎和人民幣等核心貨幣最初可能會走弱。
4. 荷蘭國際:7月核心CPI月率若為0.3%,美聯儲9月將有降息空間
美國7月CPI數據將於8月12日20:30公佈,若數據顯示通脹降温,可能會鞏固美聯儲9月降息的預期,但如果有跡象表明特朗普的關税正在加劇物價上漲,美聯儲可能會暫時維持利率不變。荷蘭國際銀行外匯策略師Francesco Pesole表示,在明天的數據公佈之前,需要注意的是,美聯儲出現鷹派意外的門檻更高了。鑑於勞動力市場的惡化,核心CPI月率若如預期錄得0.3%,將為美聯儲提供降低利率的空間。
5. 三菱日聯:美國對印度徵收50%關税,將使印度GDP下降1%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表示,如果美國持續對印度商品徵收50%的關税,美元/印度盧比匯率可能在2026年6月前攀升至89.50。這意味着印度盧比兑主要貨幣對的表現將明顯遜於其他貨幣對。美國對印度25%的對等關税已經生效,另外25%的關税將於8月28日生效。三菱日聯金融集團表示,過去一周的事態發展表明,隨着雙方貿易立場的加強,達成將對等關税下調的貿易協議的可能性大大降低。50%的關税可能會使印度GDP增長減少1個百分點,印度政府可能會採取更多財政和信貸相關措施來應對。
6. 荷蘭國際銀行:英國就業數據或疲軟,但英鎊料不受影響
荷蘭國際銀行外匯策略師Francesco Pesole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周二公佈的英國就業數據可能弱於預期,但這可能不會對英鎊造成實質性影響。他表示,正如近期所見,未來幾個月就業數據可能會被上調。英國央行在上周四的會議上也對就業市場放緩持輕松態度,並勉強批准了降息。這些因素意味着市場可能會更加謹慎地對待這些數據。
7. 德商銀行:若投資者因不確定性減少對美債投資,美元或面臨下跌
德國商業銀行的分析師Thu Lan Nguyen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如果不穩定和不可預測的美國政策使外國投資者不太願意購買美國國債,美元可能會走軟。她指出,一直以來外國投資者慷慨地向美國提供資本,使美國能夠自由地使用這些資金。這些投資為外國投資者帶來了豐厚回報,推動其財富增長,同時也增加了美國的對外債務。她警告稱:「如果外國投資者因擔心回報降低而不再願意向美國提供資金,可能會引發痛苦的去槓桿過程。」這一過程將伴隨着美元的大幅貶值。
8. 道明證券:澳洲聯儲料降息25個基點,經濟預測或為后續降息提供依據
道明證券指出,鑑於年化截尾通脹率已穩居澳洲聯儲2-3%目標區間,且整體就業數據近兩月持平,我們預計澳洲聯儲將一致通過降息25個基點至3.60%的決議。此次決議將伴隨最新經濟預測更新,我們預計GDP增速預測將小幅下調,失業率預測有所上調,而截尾通脹率預測將維持不變。我們預期GDP預測下調和失業率預測上調將為后續降息提供依據。但若澳洲聯儲維持截尾通脹率預測在2.60%不變,市場可能會下調對2025年貨幣政策聲明會議間降息的預期,並降低對現金利率跌破3.10%的押注。因此,我們預計市場將呈現温和鷹派反應,收益率曲線趨於平坦化。
國內
1. 中金:美國經濟面臨「類滯脹」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當前美國經濟正在步入「雙高」時代——關税與利率或都將長期維持高位(high for longer)。我們認為這一組合將帶來「類滯脹」壓力:從「滯」的角度來看,關税本質上是一種税收,它會推高進口商品成本,增加美國企業和消費者負擔。若關税成本由企業承擔,則會導致利潤下降、投資與招聘意願減弱;若由消費者承擔,則會削弱購買力,抑制消費支出。無論誰承擔,最終結果都是抑制總需求。與此同時,美聯儲因擔心通脹而迟迟未能降息,導致利率居高不下,抑制了利率敏感型行業、尤其是房地產的復甦。這將加大美國增長放緩壓力,勞動力市場也隨之承壓。
2. 國泰海通:8月維持對A股與美股的戰術性超配觀點
國泰海通發佈研報稱,8月維持對A股與美股的戰術性超配觀點。近期市場風險偏好改善持續主導大類資產定價,風險資產顯著優於避險資產,權益>商品>債券。對經濟景氣預期持續上修、國家高度支持資本市場發展、市場流動性穩定、風險偏好逐漸改善以及微觀交易結構穩固優化的A股高度樂觀。對經濟衰退短期難以證實且降息概率增加的美股相對樂觀。
3. 國金證券:高質量數據將是拉開化工企業AI佈局的關鍵
國金證券指出,AI垂類應用正加速向化工全鏈條滲透:設備端聚焦「AI+機器人」高危巡檢;研發端看好「AI+自動化實驗」驅動的分子發現及工藝優化;產品端關注AI輔助配方升級與新材料迭代。人工智能系統的性能取決於其所依賴的數據,高質量數據將是拉開化工企業AI佈局的關鍵。
4. 中信建投:繼續看好機器人板塊整體行情
中信建投指出,近期各地發佈機器人相關產業支持政策,給予一定產業補貼或消費補貼。世界機器人大會依舊保持空前的熱度,國產機器人百花齊放。產業鏈相關的靈巧手、關節模組零部件、傳感器等環節均有多種方案齊頭並進,有望加速具身智能機器人迭代。具身智能產業鏈相關的進步正不斷被看到,后續仍有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智元機器人合作伙伴大會、Optimus三代機發布、國產機器人招投標等潛在催化值得關注。繼續看好板塊整體行情,推薦產業趨勢更優、放量更快的傳感器、靈巧手、垂類應用端、國產供應鏈條等環節。
5. 天風證券:險資或將持續為銀行股帶來可觀的增量資金
天風證券研報認為,險資對銀行股的增配空間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考慮:一是新增保費投資A股帶來的增量資金。二是用足權益類資產配置上限帶來的增量資金。總之,無論是監管引導下新增保費入市,還是提升存量資產中權益配置比例,險資或將持續為銀行股帶來可觀的增量資金,資金面驅動下銀行股估值仍有修復空間。
6. 中信證券:蘋果追加1000億美元在美投資,看好果鏈公司估值修復
中信證券指出,8月6日晚,根據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與蘋果公司CEO庫克共同宣佈,蘋果公司將承諾對美國國內製造業新增1000億美元投資,這是蘋果進一步規避硬件產品未來面臨懲罰性關税的措施。當前A/H股果鏈代表公司估值較低,看好果鏈階段性利空落地帶來的情緒修復;也看好蘋果2025年—2027年的硬件創新周期。建議重點關注有蘋果業務貢獻基礎業績,同時卡位AI業務、摺疊屏、機器人等新領域的公司。
7. 中信證券:寧德時代宜春鋰礦停產,鋰價有望大幅上漲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寧德時代梘下窩鋰礦停產,停產時間至少三個月。測算該事件將導致國內鋰供應量減少8300噸/月,佔國內鋰月度供應的8%,導致月度供需平衡轉為短缺,因此推動鋰價大幅上漲。宜春部分鋰礦仍存合規性風險,產能合計爲18.5萬噸LCE/年,佔全球鋰供應的12.5%,全部停產或導致全球鋰供應短缺。國內鋰電需求維持旺盛,海外鋰鹽進口量減少,預計鋰價仍會維持漲勢。
8. 興業證券:技術創新驅動行業發展,3C設備需求有望進入上行期
興業證券發佈研報稱,3C設備行業涵蓋計算機、通信及消費電子三大領域,產業鏈覆蓋前段零部件加工、中段模塊封裝及后段整機組裝測試,其發展與智能手機、電腦等終端產品的迭代緊密相關。2024年隨着iPhone 16的AI操作系統面世,蘋果開啟庫克定義的「創新紀元」。展望后續,隨着硬件端模塊迭代加快、產線自動化改造持續推進、摺疊屏發佈等,3C設備需求或將進入上行周期。
9. 國盛證券:政策查處超產背景下,焦煤底部大概率得以確認
國盛證券發佈研報稱,政策通知要求年度原煤產量不得超過公告產能,月度原煤產量不得超過公告產能的10%。該行此前亦提及「深陷價格下行泥潭已久,市場持續探底無果,情緒亦降至底部,黎明前的黑暗尤為煎熬。但轉折的契機正在裂縫中透出微光,部分產能已陷入虧損,成本支撐逐步顯現,只待政策甘霖便可破土重生」。本次查處超產便是這政策甘霖,是煤價自21年~22年見頂回落以來,首次針對供應端採取一定措施,使得煤價具備了見底反轉的必要條件。
10. 招商宏觀:如果限產措施從行業自律層面上升至國家部委層面,那麼價格水平回升的斜率將更加陡峭
招商宏觀研報稱,目前看,針對價格戰的治理措施尚未完全起效,CPI消費品和PPI生活資產同比依然表現較弱。往后看,若CPI和PPI環比繼續保持改善態勢,那麼在下半年低基數的影響下,同比增速有望逐步改善。如果限產措施從行業自律層面上升至國家部委層面,那麼價格水平回升的斜率將更加陡峭。總之,下半年外貿和價格的第一份數據反映的情況整體好於預期,出口保持穩定增長的背景下,進口需求持續改善與價格環比增速反彈均反映了前期政策效果。下半年居民增收減負政策繼續出臺,反內卷工作將全面鋪開,有助於繼續緩解投資需求下滑對經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