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9萬億養老金「殺入」加密市場,會成為新一輪牛市推動力嗎?

2025-08-12 16:25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文章來源: 陀螺財經

  特朗普對加密產業的託舉,堪稱盡心盡力。

  就在上周,特朗普又祭出大殺器,簽署一項行政令,允許401(k) 退休儲蓄計劃投資更多元化的資產,包括私募股權、房地產以及首次引入的加密資產。這意味着,高達8.7萬億美元的退休金將有可能觸達到加密資產。而這一事件,無論是對於加密領域還是養老金本身而言,都有着相當深遠的意義。

  有趣的是,該种放在以往分分鍾拉盤的大利好,在如今的加密市場,體現得卻並不多。在信息公佈的當天,BTC表現仍然非常穩定,但與之相反的是,ETH卻罕見迎來了迅速上揚。

  要論及行政令對於加密市場的影響,要先從美國的養老金體系聊起。縱觀美國的養老金體系,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以政府為主體管理的全民計劃,通過社會保障税籌集資金;二是由個人自願參與的個人退休金計劃,類似我國現行的個人養老金計劃;第三,就是本篇的主角,以企業為主體進行管理的401(k)計劃。在三大主體的覆蓋下,美國基本形成了以社會保障税為基礎、以401(k)為重點、以個人養老金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金體系。

  具體解釋401(k),其指根據1978年《國內税收法》第401條K項設立的私人企業退休福利計劃,由僱主與僱員共同繳費,僱員可自主選擇投資組合並享受税收遞延優惠,退休后靈活支取賬户資金。

  從條款本身來看,401(k)和我國的企業年金制度類似,由企業和員工雙方共同繳納,但值得一提的是,與我國通常納入統一管理的模式不同,企業通常會有固定合作的基金公司,而員工可以自行控制個人賬户,並選擇將其養老金投資於指定基金中的各類產品中,但需自負盈虧。

  儘管401(k)並非全民政策,且顯然難以覆蓋完整的退休資金需求,但考慮到將近6成美國家庭擁有401(k),這一計劃已然成爲了美國養老制度的核心所在。這筆資金,自然也相當可觀。發展至如今,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 日,所有僱主主導的繳費確定型(DC)退休計劃總資產已高達 12.2 萬億美元。其中,401(k) 計劃持有8.7萬億美元。

  問題也來了,8.7萬億美金流入何方?

  從目前資金流向來看,股票基金是401(k)中最常見的基金類型,總計有5.3萬億美元由共同基金管理,其中股票基金佔據3.2萬億美元,混合型基金擁有1.4萬億美元。股票囊括其中,可以看出,基金可投資的範圍並不侷限於傳統的保守型標的。

  實際上,鑑於養老金的特殊性質,養老金體系投資的標的也經歷了從絕對保守到收益導向型的多次變化。在大蕭條前,養老金被限定於投資諸如政府債券、優質公司債券和市政債券等低風險資產。隨后在大蕭條的腥風血雨后,養老金體系受到毀滅性打擊,且回報率日益走低,部分私人信託提出「謹慎人規則」,允許多元化資產追求更高回報,並由此開始影響至各州,股票投資開始興起,最終1974 年《僱員退休收入保障法》將謹慎投資者標準應用於公共養老金,正式放開了養老金在股權市場的限制。

  來到2025年,這一限制被進一步打破。就在當地時間8月7日,特朗普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允許美國人的401(k)計劃投資私募股權基金、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以及其他所謂的另類資產。特朗普還要求勞工部長Lori Chavez-DeRemer與財政部、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及其他聯邦監管機構的對口官員合作,確定是否應修改規則來協助這項工作,並指示SEC為參與者自主投資的養老金計劃提供納入另類資產的便利。

  僅從政策角度而言,無論是對於養老金抑或是對於加密市場,該指令都將帶來深遠的影響。從養老金角度,此舉將加密貨幣、私募股權等另類資產納入投資範圍,在拓寬養老金多元投資渠道的同時,也引入了更大的風險與波動,意味着養老金投資體系由相對保守向高度開放的進一步轉換,流動性差且結構複雜的產品也將被涵蓋其中,這已然是養老金制度上的一次激進式改革。

  對於加密市場而言,意義則更為重大,這是加密資產主流化的跨越式發展,在養老金可接受的前提下,加密資產毫無疑問的收穫了更高層級的「國家級」背書。從產品角度,以ETF為殼包裝的加密資產產品可預見式井噴,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加密資產持有者的結構式變化。鑑於養老金通常換手率較低且持有周期較長,Vanguard報告顯示,2024年401(k) 平均交易頻率為0.5次/月,這意味着當該筆資金進入加密市場后,資產底部的價格支撐將被進一步夯實,換而言之,若該類資金大量進入以BTC與ETH為主的ETF中,主流幣種的波動率反而會顯著降低,上述資產的性質反而會從風險資產向避險資產轉變。中長期來看,這一行政令將會推高市場規模,畢竟高達9萬億的資金,即便僅僅5%,也有0.45萬億的駭人數字。

  然而,帶來的影響越大,市場上的聲音自然也更大。傳統金融參與者就表示,另類資產收費高且流動性差,對於資產管理公司而言的確藴含巨大機會,也將更有動力將其納入投資組合中,而該類資產也伴隨着更低的信息披露要求,但對於遠離市場的個人投資者,其甚至難以瞭解透徹資產屬性與風險就將資金投入其中,兩者間的信息不對稱,極有可能大幅損害投資者的利益,進而增加一系列法律風險。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儘管行政命令已下,付諸實踐也還需一定時間,對於負責產品開發的資產管理公司而言,新產品普及通常也需要數年的時間。

  或許正是出於上述原因,在這一重大行政令發佈后,市場並未如預期般激動,反而存在一定滯后效應。BTC僅在24小時內上漲2%,但從資金流入來看,無論是現貨成交量還是BTCETF,都未在此消息下出現24小時內的明顯提升,但時間來到8月11日后,BTC反而上漲突破了12.2萬美元。

  有趣的是,以太坊卻有着截然相反的趨勢。在養老金信息公佈后的24小時內,ETH現貨成交量顯著提升,同時價格迅速上漲,從3600美元一路飆升,並在8月8日突破4000美元,而來到如今,ETH已然來到了4299美元,這一輪的漲幅,再度超過了BTC。ETF也有增持現象,ETH ETF在兩日中資金淨流入增加6.8億美元。

  可以看出,雖然兩者出現同步上漲,但ETH漲幅要更為靈敏且迅速,對此,市場也有聲音表示資金似乎正在從比特幣流入到以太坊中。衍生品市場也有類似趨勢。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以太坊期貨相對於現貨的年化溢價已超過 10%,高於比特幣的水平,這促使部分交易員將頭寸從比特幣轉向以太坊。

  僅從ETH/BTC交易對來看,儘管在近日有所提升,但量能尚未顯著高出平均水平,吸血論暫且難以有足夠論據。至於為何ETH更為靈敏,或許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機構屯幣潮的增長貢獻,以ETH為核心的加密財庫企業已然儲備了價值約130億美元的以太坊,相對價格更低的ETH,資金的流入帶來的增長也更為明顯。二是大型ETF機構的支持,ETH ETF在今年吸引了超過67億美元的淨流入,且有了資管巨頭貝萊德這一強力靠山,而強莊的核心所在,恰巧是SEC所構建的「金融市場全部上鍊」藍圖,在這一方針下,作為公鏈龍頭的以太坊是直接受益者;三則是場外的喊單之聲,例如上周Bitmine董事會主席Tom Lee的激情喊單就是典型案例,其在播客中暢談以太坊的未來發展,並認為ETH能達到1.5萬美元,這一18萬次播放的視頻似乎在吸引散户上表現亮眼。

  相比於蒸蒸日上的BTC與ETH,山寨市場走向卻仍不顯樂觀。從市值而言,ETH突破久違的4000美元,山寨幣也有跟漲趨勢,市值相比上周上漲超過15%,但細究其中,除了為數不多的藍籌山寨有所上揚外,超過70%甚至80%的山寨幣仍然非常低迷。

  原因也顯而易見,ETH的漲幅源自機構的真金白銀而非加密市場的自有資金,而在現下流動性並不充裕的背景下,機構投資標的選擇也更為穩健,更傾向於風險可控的幣種,這帶來的影響是資金難以溢出至山寨市場,換而言之,資金驅動的以太坊上漲難以傳導到山寨幣。實際上,市場上已有「當前的ETH是去年的BTC」論調,此言確有一定道理。當然,全面山寨或許難以再現,結構性山寨牛市還是存在機會,而這,則要依靠投資者自身的嗅覺。

  幸運的是,另一值得期待事件即將來臨。美國勞工部發布的7月非農就業人數增長大幅低於預期,且失業率小幅上升,使得降息的可能性大幅度提升。當地時間8月9日,美聯儲監管副主席米歇爾·鮑曼(Michelle Bowman)在最新的講話中釋放兩條關鍵信息, 她支持今年進行三次降息,並將在10月9日主持一次社區銀行會議。

  而CME「美聯儲觀察」數據披露,美聯儲9月維持利率不變概率為11.6%,降息25個基點概率達88.4%。

責任編輯:朱赫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