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科技巨頭「頭重腳輕」現象顯現,分化加劇或帶來投資良機

2025-08-12 18:44

微軟Azure雲業務的強勁營收增長,再次引發了所謂「超大規模雲服務商」股價的上漲。

美國股市贏家與輸家的差距正日益擴大,即使是表現強勁的信息技術板塊也未能倖免。

周一,標普500等權重科技板塊指數與市值加權指數的比值觸及數十年來最低水平。道瓊斯市場數據顯示,這一比值在周一降至4.678,創下自1999年4月以來的新低。

這意味着科技行業的持續繁榮越來越依賴少數幾隻個股

這種情況在整個標普500指數中同樣存在。高盛數據顯示,該指數市值最大的10只股票佔總市值的比例接近40%,為幾十年來最高。而科技板塊目前在標普500的11個板塊中權重最大。

標普500中市值排名前三的公司——英偉達(NVDA.O)、微軟(MSFT.O)和蘋果(AAPL.O)——均來自科技板塊。截至周一,這三家公司的市值幾乎佔據整個板塊總市值的三分之二。

「毫無疑問,這個板塊已經變得頭重腳輕。」嘉信理財高級投資策略師Kevin Gordon表示。但他補充道,集中度提高並不意味着投資者就該看空科技板塊。過去幾年,堅持持有表現最佳股票的投資者往往獲得了豐厚回報。

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的Michael Hartnett指出,自4月市場回調以來,表現最好的10只美國超大盤股貢獻了標普500漲幅的約80%,其中多數是科技股,包括Palantir(PLTR.N)和英偉達。

瑞穗證券美國公司股票交易部董事總經理Dan O’Regan在接受MarketWatch採訪時列出了科技板塊分化加劇的幾個原因。

隨着投資者蜂擁買入AI浪潮中的預期贏家,他們也在拋售那些被視為「輸家」的股票,后者大多是軟件公司。

「過去兩個月,市場上流傳一種觀點:AI將對軟件行業產生的衝擊,就像Netflix當年對傳統媒體的衝擊一樣。」O’Regan説。

最新財報季並未打消這種看法。微軟Azure雲計算業務營收大幅增長,推動「超大規模雲服務商」股價進一步上行。

被動投資基金的流行也加劇了這一趨勢。投資者不斷買入指數型基金,實際上也讓更多資金流向了市值最大的公司。

華盛頓的政策交易同樣帶來利好。

上周,蘋果(AAPL.O)宣佈將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換取避免部分半導體進口關税。CEO蒂姆·庫克在白宮會見特朗普總統時,還贈送了一塊鑲金匾額。

英偉達及其他美國芯片製造商同樣獲益,特朗普宣佈將豁免那些已承諾在美建廠企業的半導體關税。

周一,總統又宣佈,英偉達和AMD(AMD.O)獲准在特定條件下向中國出售部分芯片,前提是美國政府將從銷售額中分成。

相比之下,軟件公司幾乎沒有獲得類似的政策利好。O’Regan表示,Adobe(ADBE.O)已成為軟件行業困境的「典型案例」,Salesforce(CRM.N)也是今年股價疲軟的知名科技股之一。

與此同時,半導體股則一路狂飆。英偉達和博通(AVGO.O)繼續領跑,AMD和美光科技(MU.O)自4月以來也加入上漲行列。

雖然有人擔心科技板塊內部這種「有與無」的分化,但O’Regan認為,這反而可能為耐心的投資者帶來低吸優質公司的機會。

「我們並不知道現在處於比賽的第幾局,也許是第八局,也許是第三局。但我知道,市場的鍾擺通常會擺得過頭。」他説,「那些被‘數字洗牌’一起丟掉的公司,將迎來巨大的買入機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