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2 16:15
產業鏈上任何環節的創新,都有可能推動整個鏈條的供應商轉型和效率重構。創新技術的累積、協作關係的變化、理念標準的更迭,一系列要素疊加,托起中國製造業升級運轉的飛輪。
36氪未來產業推出「製造新物種」系列報道,持續關注產業轉型中的創新火種和應用案例。
文 | 張冰冰
編輯 | 阿至
在南美洲西海岸,位於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被稱為世界「干極」。但在這里,一望無際的不僅是沙漠,還有堆積如山的垃圾,主要是廢棄輪胎、汽車、舊衣物和鞋子。
智利一直是二手衣物和未售出服裝的處理中心,據央視財經報道,2021年有超過4.6萬噸二手衣物流入。即使在這個石頭容易被風化為砂礫的地方,這些廢棄衣物也至少需要200年才能完全被降解。
經線的另一端,阿塔卡馬沙漠的對跖點,是中國廣東省,這里是全球服裝產業至關重要的製造中心。集羣協同、柔性製造與供應鏈創新讓服裝可以更好、更快、更低成本地從這里走向全球。
對跖點意味着「地球上最遠的兩點」,廣東和阿塔卡馬沙漠,則像是服裝產業最遠的兩端,從生產到廢棄,一件衣服從工廠出發,銷往世界,最終抵達無法降解的廢棄「墳場」。
圖片來源:National Geographic 攝影:Tamara Merino
面對日益加劇的紡織廢棄物處理難題,全球都在採取應對措施,加速構建循環紡織體系。一部分企業希望從再生循環的角度打破單向堆疊的鏈條,重新連接產業鏈末端和生產端,建立起紡織服裝循環回收的新鏈條。廣州叁原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創立的再生紡織科技品牌——REGROWBLU®,就是從再生面料的源頭切入,致力於成為可持續供應鏈創新的推動者。
和眾多產業鏈重構的邏輯一樣,科技是切開舊鏈條的利刃。作為一家再生面料研發及製造商,REGROWBLU®憑藉紡織工程與材料科學的專利再生技術,可以對市面上95%的廢舊紡織物料進行循環利用,實現100%再生面料規模化量產。
REGROWBLU®創始人YK告訴36氪未來產業:「我們已經能夠把再生面料的起訂量降到500碼(2碼面料就能做一條丹寧牛仔褲),價格降到45元/碼,讓更多獨立設計師、設計品牌、國際品牌都可以嘗試使用我們的再生面料。」
REGROWBLU®一期工廠的研發車間
據介紹,作為全球首家實現100%再生材料規模化生產的再生紡織科技公司,其產品價格得以降低,得益於自主研發的智能梭織機Fs-8™——該設備既能提升面料生產效率,又能減少損耗。有望進一步打開再生材料使用市場,為循環紡織技術升級和服裝產業發展開啟新的「閘門」。
事實上,服裝紡織行業一直是污染和碳排放的重災區。國際能源署相關數據顯示,紡織服裝行業碳排放量佔全球碳排放總量的10%,超過國際航空和海運的總和,是僅次於石油產業的第二大污染源。
與之形成對照的是,服裝等紡織品的回收利用率卻始終在低位徘徊。公開信息顯示,歐盟每年產生約1260萬噸紡織廢料,但回收率僅為22%,且多數為降級循環,如製成抹布或填充材料,真正實現纖維到纖維閉環的比例不足1%。
YK在米蘭國立美術學院就讀時就持續接觸ESG理念,回到中國擔任服裝產品設計師期間,YK最大的感受是,要實際解決紡織循環產業鏈問題,就要從上游面料入手。
「整個紡織產業鏈路特別長,我看到很多品牌,哪怕是聲譽很好的國際品牌,ESG的行動更多還是停留在營銷層面。無論是觀察單一產品的環保纖維或再生纖維含量數據,還是品牌產品矩陣中可持續商品的比例數據,佔比依然很低。營銷的作用更多在於喚醒消費者意識,但實質性產品供給的缺失,導致綠色消費行為難以向真正的可持續轉型,那距離解決行業帶來的環境問題與氣候危機的目標仍然相去甚遠。」
在家族產業基金Chung Holdings的Pre-A輪投資及其旗下紡織企業協助下,YK和合夥人從2016年開始投身於產業鏈上游,進行可循環再生面料的研發。
市面上大多數再生面料以廢棄PET材料為原料,這種石油基合成纖維通過物理法、化學法等途徑,已經可以實現規模化量產。但服裝產業的另一大核心原料——棉纖維的再生技術仍存在瓶頸,這正是REGROWBLU®團隊當前着力突破的方向。
REGROWBLU®測試開發的100%再生棉纖維
以棉為原料的再生纖維,因為纖維強度不足,在上機織造時的斷紗問題,是其中的一大難點。團隊綜合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在不同製造環節上儘可能做到「0」污染,三年累計做了超一萬噸的再生實驗研發,3000多個SKU的開發測試。
「在#627810(技術編號)的第42次實驗測試中,終於達成了100%可再生可回收技術的重大突破,它是世界首款由100%天然再生纖維織造,且可規模化生產的傳統丹寧面料。」YK向我們展示,其面料斷裂強力、撕破強力、耐干/濕摩擦色牢度等均達到國家CMA檢測標準,與原生棉面料性能一致。
REGROWBLU®生產的再生面料
REGROWBLU®將這款突破性的丹寧面料命名為Δ42。丹寧面料就是大眾熟知的高端牛仔面料,是服裝紡織行業最易產生污染及碳排放的面料之一。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數據顯示,一條牛仔褲從棉花種植、製造到零售和消費者使用等全生命周期中約需要消耗3781升淡水資源,碳排放量達33.4千克。
REGROWBLU®Δ42的100%天然再生面料
採用回收原料及新生產工藝后,一碼Δ42面料可以前置節省約2275升水資源、降低碳排放3.15千克。一條標準款女裝牛仔褲大約需要2碼丹寧面料,以此推算,採用Δ42面料生產一條丹寧牛仔褲,前置可減少約6.3千克碳排放,這約等於一棵榆樹一年的固碳量。
目前,REGROWBLU®的再生面料已實現規模化生產,其位於廣州的一期工廠年產能為300萬碼。2023年之前,公司主要依靠海外ODM業務支撐利潤,隨后陸續拓展國內市場。
一期工廠製造車間
2024年,REGROWBLU®年營收超過5000萬,並與國際奢侈品品牌、國際快消品牌達成合作,成為其再生面料供應商。
單點的技術創新可以集中資源投入進行突破,但服裝產業作為傳統制造業,生產成本始終是最敏感的環節,圍繞成本的一系列因素,都會影響技術普及與市場滲透。
「大部分商業公司都會思考,我用這個再生面料會不會很貴?起訂量會不會很高?我的零售價錢能不能支持我用這個面料?哪怕我們面對到業內頂級的公司,他們也會要思考這些問題。」在YK看來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把價格和起訂量打下來。
國際上,低含量的再生面料產品售價在200元/碼左右,因為再生原料的穩定性、起訂量、生產周期以及價格的原因,往往無法穩定商業化。依託於材料技術突破、紡織設備研發和產業鏈的資源集聚優勢,REGROWBLU®將一碼面料的售價降低至45元,起訂量降低至500碼。
新投資的二期工廠在2025年9月正式投產后,REGROWBLU®年產能將翻倍至600萬碼,最小起訂量有望從500碼降低至300碼,這將進一步打破可持續面料的採購壁壘,降低全品類品牌的綠色轉型門檻。
二期工廠製造車間,計劃今年9月正式投產
當前階段,客户通過REGROWBLU®自研的小程序入口,可以直接選購再生面料樣品,花225元就能用上再生面料。
「我們希望通過小程序作為橋樑,可以普惠中國更多設計師、獨立設計品牌、中小型公司,500碼或者300碼起訂,就能嘗試使用再生面料,去柔性生產滿足標準的可持續商品。」YK表示,通過柔性直售的模式 ,不僅可以降低品牌使用門檻,也能夠縮短產品的開發周期、提升響應效率,賦能品牌綠色轉型,同時一定程度上繞開了傳統採購流程中的灰色地帶,進一步降本增效。
在傳統紡織製造產業的運行體系中,熟人關係網絡、墊資、無期的賬期等行業潛規則,讓供應鏈企業往往面臨資金鍊壓力與經營風險的多重挑戰。
YK希望未來通過更智能的柔性直售模式,讓客户快速購買到可持續的面料,直接用於產品開發,縮短整個決策周期,讓整個產業鏈更陽光、透明和健康一些——儘管目前看來這種模式僅適於一部分中小企業或個人,並不能徹底解決採購回扣和爛賬等問題。
在更長遠的規劃中,REGROWBLU®希望將業務延伸到回收環節。YK曾經跟隨社區衣物回收商去到回收場地,發現衣物並沒有按照材料分類準備二次循環利用,而是根據品類和完好程度區分,進入對外輸出市場或焚燒處理。
事實上,全球二手紡織品貿易將廢棄負擔轉嫁至發展中國家已是公開的祕密。據報道,加納Kantamanto市場每周接收1500萬件衣物,其中高達40%無法銷售,因缺乏處理設施而被焚燒或傾倒。
REGROWBLU®的回收體系戰略分兩步推進:現階段聚焦規模化資源回收再利用(覆蓋消費前與消費后的再生);下一步將以國內第三家工廠為支點,完善建成閉環體系,並逐步向全國複製和探索全球業務。"我們以實現零廢棄和零碳的未來為終極願景,通過再生技術驅動高值化資源再利用,構建全鏈路閉環,真正實現從纖維到纖維的循環革命。" YK總結。
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中,中國製造早已以"隱形冠軍"的姿態佔據核心地位。然而當全球產業鏈進一步重構,供應鏈競爭從成本效率比拼升級為品牌價值博弈,以品牌化實現價值提升,是產業鏈企業繞不開的課題。
中國的再生紡織科技品牌,從幕后走到臺前,從源頭開始塑造影響力——就像今天動力電池之於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同電池品牌所代表的技術路線,往往也是影響消費者購車決策的關鍵因素。
在歐美國家減碳政策要求下,眾多國際品牌近年來紛紛開啟循環經濟路線。2024年10月,體育公司PUMA採用了法國公司CARBIOS開發的新型生物回收技術,推出完全由紡織廢料製成的再生滌綸服裝。2025年6月,時尚集團Mango與瑞典可持續科技公司Circulose合作,將其大量MMCF(人造纖維)的使用轉向CIRCULOSE®(100%廢棄紡織品製成的人造纖維材料)。
中國在3060雙碳戰略背景下出台《關於加快推進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30年,建成較為完善的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體系,實現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率30%、再生纖維產量300萬噸的發展目標。
儘管去年REGROWBLU®就已經與多家國際奢侈品品牌、國際快消品牌達成合作,為其提供再生面料,但地緣政治等複雜的外部環境因素,限制了其作為再生紡織科技面料品牌露出的機會,技術優勢沒能有效轉化為市場識別度。
「哪怕(國外)設計團隊再認可我們的高比例再生面料帶來的效益,也無法帶來品牌端的商業露出。」YK更堅定的要提升其B端再生品牌的曝光度和消費端影響力,他希望「未來REGROWBLU®能夠成為提升‘品牌和產品可持續價值’的標準符號。」
據悉,REGROWBLU®收入連續三年同比增長超過110%,雖然品牌價值釋放仍需時間,但是海外ODM業務的穩定收入,給企業擴產和打開國內市場奠定了基礎。
依託現有利潤,REGROWBLU®得以在國內市場採用「利他模式」鋪開市場:中國客户可以體驗優先,通過低門檻採購試用,滿意后再形成訂單的交易。通過小程序下單,最快兩周內就可以交付產品,以此逐步建立國內市場的品牌認知度。目前,REGROWBLU®已經成為國內淘系、小紅書系等多個品牌使用的再生面料。
除此之外,品牌觸達的終端,無疑是消費者,這也是整體服裝循環體系建立中關鍵的一環。
在C端,天使投資人SEVEN聯合REGROWBLU®,也共同投資孵化了循環設計品牌永續計畫®,消費者可以通過小程序「ODEUXPLAN永續計畫®」直接購買再生面料製成的服裝、帽子等產品。
與傳統服裝品牌不同的是,在永續計畫®中,購買只是起點。每個產品上都有一個單獨的ID,購買激活之后,消費者可以看到所購產品的使用天數和碳足跡,而天數對應着回收價格。消費者可以在不需要產品時,再次「賣」回給平臺,獲得與使用天數對應的獎勵,用於購買其他循環再生產品。
小程序「ODEUXPLAN永續計畫®」
「消費過程不再是單純的線性消費。即便是衣櫥里閒置的舊衣也能交給我們回收,抵價換購永續®的產品,當不再需要這款產品時,可以直接將其返還給我們,我們會用現金買回。產品使用得越久,我們回收的價格就越高。」
「有了REGROWBLU®的底層技術支持,對消費者而言,這意味着舊物不再是負擔,而是觸手可及的‘資源金庫’,這種看得見的激勵和消費體驗,期望讓更多消費者和品牌願意主動參與‘循環’,當大家開始消費→回收→消費,高價值材料便能源源不斷流回REGROWBLU®的生產線,重獲新生,徹底與填埋場絕緣,從源頭削減廢棄物帶來的生態污染。」YK希望,用真實的獎勵,鼓勵「長期主義」,讓產品的生命周期延長,用更優的產品去降低人類社會活動的碳足跡,培養消費者回收的意識。
最終,從消費意識到環保品牌,從回收產業鏈到循環體系,理念與產業鏈的的迭代將釋放更多變化的空間,而我們都會是其中的參與者,如何設計、消費、賦予衣物價值,將決定其流向怎樣的未來。
「36氪未來產業」持續關注城市發展、產業轉型和創新創業項目落地。尋求報道可郵箱聯繫wangfengzhi@36kr.com或掃碼聯繫作者。
此外,今年36氪正式推出《36氪企業投資指南內參》,依託在經濟圈產業羣、區域重點推進規劃與招商領域的深厚積累,36氪通過提供深入詳細、更為及時、獨家專有的全面信息服務,為政府部門提供高效、精準的產業項目內參;助力項目方匹配產業資金、鏈接關鍵人脈、快速融入新的產業生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36氪未來產業」,作者:張冰冰,阿至,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