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華安證券·通用設備】山東威達(002026):電動工具配件領先企業,多業務佈局打開成長空間

2025-08-12 08:00

(來源:華安證券研究)

鑽夾頭業務行業領先,產業鏈多元化佈局

公司前身為文登蔄山水泥製品廠,成立於 1976 年。1984 年,公司前任董事長楊桂模先生上任后,推動其戰略轉型,引進散熱器項目開始涉足機械製造業,在生產過程中,由於使用的電鑽依賴於成本較貴的進口鑽夾頭,促使公司引進鑽夾頭生產線,開始精密製造新篇章。

電動工具全球市場有望復甦,帶動零部件發展

經歷 2022-2023 年連續下滑后,2024 年全球電動工具市場大幅回升,實現同比正向增長,全年出貨量同比增長 24.8%達到 5.7 億台。公司產品涵蓋鑽夾頭、新能源儲能鋰電池包、PCBA 板、開關、精密鑄造件等,客户包括史丹利百得、TTI 等全球品牌,已提前多年進行全球化佈局,分別于越南、墨西哥、新加坡設立了海外子公司,提升了山東威達的品牌影響力,將有利於推動公司海外戰略實施與海外訂單的獲取。

擴展業務佈局,打造新能源、高端智能製造兩翼新業務

新能源業務以鋰電池包為核心,覆蓋電動工具、園林工具、智能家電、便捷交通工具等領域,並延伸至户外儲能市場。換電站業務合作蔚來,為其第四代換電站提供設備製造。高端智能製造業務濟南一機產品廣泛應用於汽車、軍工、電子、軌道交通等領域,五軸加工中心機牀實現海外銷售。

原材料價格上漲風險;公司訂單交付不及預期;公司海外業務推進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風險。

1

山東威達:鑽夾頭領先企業,多元化佈局打開成長空間

1.1鑽夾頭業務行業領先,產業鏈多元化佈局

山東威達的發展可以追溯到 1976 年,前身為文登蔄山水泥製品廠,后經歷多次戰略轉型發展與突破,逐步發展爲全球精密機械製造領域的領先公司。(1)從鄉鎮企業到鑽夾頭製造:公司前身為文登蔄山水泥製品廠,成立於 1976 年。1984 年,公司前任董事長楊桂模先生上任后,推動其戰略轉型,引進散熱器項目開始涉足機械製造業,在生產過程中,由於使用的電鑽依賴於成本較貴的進口鑽夾頭,促使公司引進鑽夾頭生產線,開始精密製造新篇章。(2)鑽夾頭業務崛起:1991 年,公司註冊「孔雀牌」商標,並於 1998 年在中、美、德等地註冊「PEACOCK」和「WEIDA」商標,逐步在國際上形成影響力。威達通過對標國際標準,攻克鑽夾頭表面硬化工藝,產品性能不斷提升,在 2000-2023 年間,公司連續 24 年全球銷量第一,市場份額約 50%。2001 年公司接下香港 TTI 訂單,通過技術突破實現產品合格率與耐磨性的飛躍,成為博世、史丹利百得等國際巨頭供應商。並於 2004 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3)產業鏈多元化佈局:2013 年公司收購濟南一機,進軍中高檔數控機牀領域,退出汽車輪轂加工自動化生產線。2015 年全球首條鑽夾頭智能化生產線投產。2016 年收購蘇州德邁科,佈局物流自動化與機器人領域。2017 年與蔚來合資成立崑山斯沃普,與蔚來合作換電站業務。威達產品覆蓋歐美及國內主要城市。公司通過子公司上海拜騁拓展儲能電池包,產品應用於特斯拉童車、掃地機器人等領域,客户包含美的和小米等。

公司產品覆蓋電動工具配件、高端智能裝備製造和新能源三大領域。(1)電動工具配件:公司以 「孔雀牌」、「威達牌」鑽夾頭為核心,構建了涵蓋鋸片、粉末冶金件、精密鑄造件、開關等全品類配件的一體化生產體系,其產品深度綁定全球電動工具頭部企業,為美國史丹利百得、德國博世、日本牧田、中國香港 TTI 等世界 500 強企業提供配套服務,產品出口至 80 多個國家和地區。(2)高端智能裝備製造:聚焦高端數控機牀與智能製造系統集成,產品涵蓋五軸加工中心、龍門加工中心、智能產線等核心裝備。(3)子公司崑山斯沃普作為蔚來汽車核心供應商,已批量交付第二代、第三代換電站設備,並啟動第四代換電站設備研發生產。鋰電池包業務由上海拜騁主導,產品覆蓋智能家電、電動出行、户外儲能等領域,為美的、小米、EINHELL 等企業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

1.2 公司股權結構穩定,利於長遠發展

公司股權結構穩定,利於長遠發展。公司第一大股東山東威達集團持股1.60 億股(佔比 35.97%),前十大股東合計持股 40.86%。截至 2025 年Q1,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楊明燕女士。2024 年 7 月,楊明燕通過繼承及受讓方式取得控股股東山東威達集團100% 股權,通過威達集團間接持有公司 35.97% 股份。

1.3 電動工具、新能源業務提供穩定現金流,業績企穩反彈

公司盈利能力走出困境,歸母淨利潤企穩反彈。受行業周期等因素影響,2022-2023年公司業績進入低谷時期,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均出現多次負增長。但在2024年之后公司抓住海外電動工具補庫周期需求回暖趨勢,調整產品結構,公司的盈利能力開始企穩反彈。2024年公司營業總收入為22.21億元,公司歸母淨利潤為3.00億元,同比增長80.31%。

電動工具、新能源業務提供穩定現金流。公司電動工具配件以及新能源業務為其主要收入來源,2021-2024年營收佔比兩項業務合計佔比在88%左右,其中2024年電動工具配件業務營收11.28億元、新能源業務營收8.09億元,兩項業務營收佔比為87.68%。根據《中國電動工具行業發展白皮書(2025年)》,全球電動工具出貨量經歷了2022年和2023年連續兩年下滑,2024年以來,電動工具整體市場大幅回升,公司電動工具業務營收2024年跟隨行業實現較大幅度的提升,營收同比增速達到29.95%。

毛利率與淨利率同趨勢變化,2024年盈利能力修復顯著。受疫情等因素影響,2022和2023年全球電動工具連續兩年出貨量下滑,行業處於去庫存階段,公司主業圍繞電動工具開展,產品毛利率受到一定程度影響,在2021年后公司整體毛利率出現一定程度下滑。2024年公司毛利率提升至25.89%,同比提升6.91pct,主要系新能源業務毛利率有較大幅度提升,由2023年的17.98%提升至32.08%,新能源業務營收在整體營收中佔比增加,2024年佔比36.43%,帶動公司整體毛利率好轉。除新能源業務外,公司其他各業務2024年毛利率保持較為穩定狀態,電動工具配件、高端智能裝備製造毛利率分別為23.61%和15.71%。

各項費用率保持穩定,現金等價物充足。公司各項費用率保持穩定,銷售費用率自2020年以來保持在2%以下,公司研發費用率水平保持穩定,持續推動技術進步和創新。公司在手貨幣資金及交易性金融資產充足,自2021年以來,公司貨幣資金及交易性金融資產均保持在19億元以上,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賬面貨幣資金達到11.62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達到8.01億元,為公司未來擴展業務品類做有利支撐。

2

電動工具:全球市場有望復甦,帶動零部件發展

2.1 市場需求:經歷兩年下滑期,行業有望迎來複蘇

電動工具正向無繩化、鋰電化轉型。電動工具一般採用手握持操作,以小功率電動機或電磁鐵作為動力,通過傳動機構來驅動完成作業。根據電力來源分類,電動工具可以分為傳統電力式(有繩)和充電式(無繩)兩類。根據技術要求、應用領域等特點分類,電動工具包括工業級、專業級和DIY級三個級別。電動工具正加速向無繩化、鋰電化、大功率化、小型化、智能化、一機多用化轉型,其中鋰電化無繩工具已成為主流(2024 年佔無繩類比重 93.4%),技術迭代驅動產品附加值提升。

行業在經歷連續兩年下滑后,2024年電動工具市場大幅回升。經歷 2022-2023 年連續下滑后,2024 年全球電動工具市場大幅回升,國內受益於城市化、消費升級及滲透率提升,長期增長潛力顯著。根據EV Tank數據,2024年以來,電動工具新產品不斷推出,下游渠道繼續補庫存,同時降息周期帶動北美房地產市場回暖,電動工具整體市場大幅回升,實現同比正向增長,全年出貨量同比增長24.8%達到5.7億台,帶動全球電動工具市場規模增至566.4億美元。

2.2 行業格局:主要玩家以歐美為主,國內企業后來居上

國內是電動工具生產大國,但主要需求市場在歐美。雖然中國是全球電動工具生產大國,但產品主要以出口為主,全球電動工具市場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歐洲。2024年度,北美和歐洲的電動工具市場規模佔比分別為41.0%和34.0%,亞太地區僅佔21.0%的市場份額,但是亞太地區的市場份額佔比在逐年提升。中國電動工具產業抓住國際分工轉移巨大發展機遇,成為世界最主要的電動工具生產國,美、日、歐紛紛將產能轉移到勞動生產成本較低廉、零部件配套齊全的中國。中國雖然是電動工具生產製造大國,但是並不是品牌強國。從全球電動工具品牌競爭格局來看,TTI、SB&D、Bosch、Makita等大型跨國公司佔據了70%以上市場份額。EV Tank數據顯示,2024年TTI取代SB&D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工具企業,市場份額上升至21%,中國企業泉峰(Chervon)以接近3%的全球市場份額排名靠前。

國內企業后來居上,從低端向高端延伸。國際巨頭如TTI、博世、史丹利百得、牧田等憑藉渠道、研發及品牌優勢,長期佔據全球高端市場主導地位,產品定價較高;國內企業初期以中低端代工為主,依託勞動力成本優勢佔據性價比市場。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電動工具生產國,近年國產品牌在研發能力、製造能力、營銷能力上持續提升,逐步打破外資品牌壟斷,國產替代從低端向中高端延伸,頭部企業市佔率穩步提升。    技術迭代引領行業升級,電動工具向無繩化、鋰電化發展。隨着國民經濟穩步發展、城市化持續進行、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升,未來我國電動工具普及率將進一步提升,國內市場潛力巨大。近年來,隨着鋰電技術的不斷進步、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工具種類的不斷推陳出新、應用領域的不斷延伸,下游電動工具行業呈現出無繩化、鋰電化、大功率化、小型化、智能化、一機多用化的發展趨勢。(1)無繩化:解決傳統有線工具作業半徑受限、安全性不足等問題,適配户外建築、裝修等場景,兼具便攜性與低噪音優勢,消費認可度快速提升。(2)鋰電化:作為無繩工具核心動力源,鋰電池憑藉高能量密度、長續航特性成為主流,2024 年全球鋰電池類電動工具佔無繩類比重已達 93.4%,鋰電技術進步(能量密度提升、成本下降)將進一步鞏固這一趨勢。(3)大功率化:工業端大規模高強度作業需求推動,企業持續研發高功率、高穩定性產品,提升作業效率。(4)小型化:家庭消費場景偏好輕便工具,疊加鋰電(輕量化)與電機技術進步,實現「小體積 + 大功率」,適配家庭 DIY、小型維修等需求。(5)智能化:電機控制、AI 技術應用推動工具向 「自適應調節、故障預警」 升級,逐步進入家庭場景。(6)一機多用化:家庭場景對工具多功能性需求提升,成套複合工具或模塊化設計成為趨勢,降低用户採購成本,提升使用便捷性。

2.3 電動工具核心部件領軍企業,從工具拓展到多領域發展

公司是全球電動工具核心部件領軍企業,產品涵蓋鑽夾頭、新能源儲能鋰電池包、PCBA 板、開關、精密鑄造件等,客户包括史丹利百得、TTI、博世、牧田等全球高端品牌,覆蓋 80 多個國家和地區,具備 「技術 + 客户 + 規模」 三重壁壘。業務拓展,從工具到多領域延伸。(1)上海拜騁:鋰電池包業務從電動工具拓展至園林工具(打草機、割草機)、智能家電(掃地機器人、户外儲能)、便捷交通工具(電動自行車、滑板車),客户拓展至小米、美的等消費電子龍頭,打開第二增長曲線;(2)威達精鑄:掌握硅溶膠複合工藝,可生產 80 余種材質精密鑄件,具備年產 3000 萬件能力,引入鋁壓鑄、冷擠壓等先進技術,產能與技術實力行業領先。    全球化佈局,分散地緣政治風險。公司已提前多年進行全球化佈局,分別于越南、墨西哥、新加坡設立了海外子公司,採取獨立經營或與母、子公司協同經營的方式,逐步開展全球化市場營銷、設計製造、生產銷售及售后服務。威達(越南)製造有限公司產能進一步提升,威達墨西哥製造有限公司已實現小規模投產。公司積累了豐富的海外項目實施、交付及服務經驗,並獲得了客户充分的肯定,提升了山東威達的品牌影響力,將有利於推動公司海外戰略實施與海外訂單的獲取。

3

新能源、高端智能製造:擴展業務佈局,打造兩翼新業務

3.1 新能源:換電業務合作蔚來,鋰電池包業務覆蓋多個應用領域

新能源業務以鋰電池包為核心,覆蓋多個領域。山東威達新能源業務以鋰電池包為核心,覆蓋電動工具、園林工具、智能家電、便捷交通工具等領域,並延伸至户外儲能市場。子公司上海拜騁的鋰電池包產品適配電動工具(如TTI、博世)、掃地機器人(小米、美的)、電動自行車(安海)等場景。此外,公司推出便攜式移動儲能電源(600W-2000W),支持市電與太陽能充電,覆蓋露營、應急等場景,進一步拓展應用邊界。海外產能佈局越南、墨西哥,越南子公司生產電池包組件及精密結構件;墨西哥基地未來將承接北美市場訂單,形成「東南亞 + 北美」 雙產能樞紐。    換電站業務合作蔚來,為其第四代換電站提供設備製造。新能源汽車換電站業務方面,以蔚來汽車為代表的汽車企業、以奧動新能源為代表的運營商、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產業鏈公司均公佈了積極的換電站建設規劃,將帶來一輪長周期的換電站需求提升。目前,蔚來已在全國建設3000 多座換電站,打通 9 縱 9橫 14 大城市羣高速換電網絡,連接全國超 700 座城市,旨在 2025 年年底前實現全國 27 個省級行政區的換電縣縣通,覆蓋超過 2300個縣級行政區。 公司控股孫公司崑山斯沃普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致力於新能源汽車電力供應基礎設施包含自動化換電站、交直流充電樁、智能電池模組的設計研發、生產製造、銷售、安裝、運營、諮詢、技術服務等,在新能源汽車快速自動換電站的系統規劃、機械設計、電氣控制等領域,擁有多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崑山斯沃普公司已為蔚來汽車供貨三代、四代換電站設備,后續將會按照該客户的實際需求和訂單情況繼續組織相應的生產和供貨。

3.2 高端智能製造:佈局機牀及智能裝備製造,五軸機牀實現海外銷售

公司高端智能製造涵蓋機牀裝備製造和智能裝備製造:(1)機牀裝備製造:子公司濟南一機生產、銷售「濟一機」品牌的機牀及附件,包括各種規格、型號的中高檔數控車牀、車削中心、加工中心、數控鏜銑牀、數控專用機牀、高速切割鋸牀、自動化設備及附件等。濟南一機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積極承擔國家機牀行業重點科研項目,產品廣泛應用於汽車、軍工、電子、軌道交通等領域。(2)智能裝備製造:公司子公司蘇州德邁科是國內領先的從智能產品、智能裝備到整體系統集成的一站式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提供商,在北京、上海、廣州、香港、蘇州、杭州、威海等地均設有子公司或銷售和服務機構,其服務對象主要為消費品、食品飲料、精細化工、汽車、電商物流、工程設備、機加工等細分產業,積累了大量的國際優質客户及國內知名客户,業務範圍覆蓋了從系統諮詢、系統設計、盤櫃製造、系統集成、機電安裝、編程調試、軟件開發、維修培訓等工程項目的全過程。通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經驗總結,蘇州德邁科還研究開發出包括智能存儲、智能監控、智能輸送和智能貨運站4大核心智能物流技術,併成功推出智能穿梭車、多層堆垛機、伺服電機、高速並聯機器人、MES/WMS軟件等智能產品以及機器人包裝裝備、智能物流裝備、自動化裝配線、自動化機加工設備等智能裝備,能夠為製造業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

五軸加工中心機牀實現海外銷售。2024年度,子公司濟南一機依託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堅持智能化、綠色化、個性化、高端化的發展方向,持續推進標準化模塊化工作,深耕 MJ系列、MC系列、輪轂機牀產品和細分行業,重點聚焦MJ460、MJ630/760、 MJ460 /520/MC車削中心、CK6153i、CK6180i等數控車牀,生產機牀 406台,完成簽單7,938.05萬元,實現 MJ460MC、MJ520MC和五軸加工中心機牀海外銷售。

4

投資建議

4.1 營收分析

1)各業務板塊營收預測:新能源:該業務已覆蓋電動工具、智能家電、電動自行車、電動滑板車、吸塵器、洗地機、掃拖一體機、兒童電動汽車和户外房車儲能電源等領域。正從電動工具領域積極向其他領域擴展,我們預計2025-2027年公司該業務營收增速有望維持在5%左右,營收分別為8.49/8.92/9.37億元,毛利率保持在30%左右。電動工具配件:公司與電動工具主流廠商具有合作。行業回暖后,公司后續增長確定性較強,2025-2027年增速預計分別為25.0%/20.0%/15.0%,2025-2027年營收分別為14.23/17.07/19.64億元,毛利率保持在23.6%左右。高端智能裝備製造:預計2025-2027年營收增速有望維持在3%左右,對應營收分別為2.07/2.13/2.20億元,毛利率保持在15.5%左右。其他:我們預計2025-2027年該業務營收增速保持在10%,對應營收分別為0.80/0.88/0.97億元,毛利率預計維持在20.7%。2)我們預計2025-2027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5.59/29.00/32.16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22/3.65/3.99億元。

4.2 相對估值和投資建議

我們選取與公司業務類型相似的公司作為可比公司,分別為巨星科技格力博中堅科技大葉股份,採用PE估值法進行估值,截至2025年8月3日,2025-2027年行業平均市盈率分別為55.3/38.2/24.2倍。公司當前股價為12.30元/股,對應2025-2027年PE倍數分別為16.8/14.9/13.6倍。公司作為電動工具配件領先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於行業復甦。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1)原材料價格上漲風險;(2)公司訂單交付不及預期;(3)公司海外業務推進不及預期;(4)行業競爭加劇風險。

本報告摘自華安證券2025年8月4日已發佈的《【華安證券·通用設備】山東威達(002026):電動工具配件領先企業,多業務佈局打開成長空間》,具體分析內容請詳見報告。若因對報告的摘編等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爲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