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2 11:48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美國屢屢對華圍堵打壓,動輒拿所謂「國家安全」説事,而當特朗普政府如今被曝在批准芯片對華出口一事上收取「15%保護費」,這引發外界一片錯愕,美國政客、國安官員也紛紛急得跳腳。
據英國《金融時報》、路透社當地時間8月11日報道,這一最新舉措已招致美國兩黨議員的譴責,他們警告稱,此舉可能形成向美國對手出售敏感技術的「付費交易」機制,一些分析人士和法律專家也表達了同樣的擔憂,並將此直接定性為是一種「回扣」(kickback)、賄賂(pay-offs)。
「出口管制是保護我們國家安全的前線防禦措施,我們不應該開創先例,鼓勵政府向中國發放許可證,以增強其人工智能能力。」美國國會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下稱「中國委員會」)主席、密歇根州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約翰·穆萊納爾(John Moolenaar)宣稱道。
而該委員會「二號人物」、民主黨籍高級成員、伊利諾伊州聯邦眾議員拉賈·克里希納莫西(Raja Krishnamoorthi)也跟着附和炒作稱:「當我們為‘安全關切’明碼標價時,就是在向中國及其盟友發出信號——只要價格合適,美國‘國家安全原則’是可以討價還價的。」
《金融時報》提到,克里希納莫西還形容這是「對出口管制的危險濫用」,「這一安排提出了政府必須立即回答的關鍵問題,包括它擁有何種法律權力將收入分成作為出口許可證的條件。」
該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稱,一些美國安全官員正考慮辭職,以迴應特朗普釋放的這一信號。「出口管制官員每天上班的目的,不是把‘國家安全’拿出來售賣,」其中一人聲稱:「這種做法會對我們的出口管制體系造成持久損害,而該體系本就已舉步維艱。」
「這真是荒唐。」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高級研究員傑弗里·格茨(Geoffrey Gertz)對路透社表示,「如果向中國銷售H20芯片確實存在國家安全風險,那我們一開始就不該這麼做。如果它不存在國家安全風險,那我們為什麼要對這種銷售行為施加額外懲罰?」
8月11日,談及美國對華芯片出口管制相關問題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重申,中方反對將科技和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反對對中國進行惡意封鎖和打壓的立場是一貫、明確的。這種做法擾亂全球產供鏈穩定,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特朗普證實,還不以為然
英國《金融時報》8月10日率先報道稱,美國芯片企業英偉達和超威半導體公司(AMD)已同意向美國政府「上貢」其在中國銷售芯片收入的15%,以換取特朗普政府頒發的出口許可證。路透社則認為,此舉顛覆了美國數十年的「國家安全政策」,創造了一種「全新的企業風險」。
報道稱,歷史上,美國政府曾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決定控制敏感技術的出口,這些決定被視為不可談判的,如果一項技術受到控制,無論放棄的海外銷售利潤多麼豐厚,企業都無法通過「收買」、「上貢」來規避這些管制。「8月11日,特朗普提出了終結這一時代的可能性。」
當地時間8月11日,特朗普在白宮新聞發佈會上證實了此事,還披露了更多私下磋商的細節。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政客新聞網」等當天報道,特朗普承認,是他要求英偉達為對華出口芯片許可支付費用,且最初提出要抽取20%的銷售額。
「我説,‘要是我批准你們這麼做(對華出口),我要20%(的收入)。是給國家,給我們的國家。我自己不要 ’,」 特朗普回答記者提問,「然后他説,‘能不能降到15%’。於是我們就談了一筆小生意。」
對於有人擔憂他批准這筆交易會削弱「國家安全」,特朗普似乎不以為然。爲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他將最近恢復對華出口的英偉達H20芯片描述為「過時」(obsolete)產品,還稱中國「早已」擁有一些性能與H20相近的芯片。
特朗普繼而宣稱,他計劃與黃仁勛商議一項新協議,允許英偉達向中國銷售基於其最新、最先進的Blackwell平臺的芯片,但前提是砍去「30%至50%」的性能。「這是全球最新、最頂尖的芯片,誰都沒有,他們五年內也得不到,」他補充説,「我想他(黃仁勛)會再來見我商議此事,但那會是那款高端芯片的‘減配版’。」
早在2022年10月,拜登政府就已實施了一系列芯片出口限制措施,且后續不斷收緊,以阻止英偉達、AMD、英特爾等美國半導體巨頭在中國銷售其最先進芯片,迫使這些企業尋找變通之法。此前,英偉達曾為符合美國出口規定為中國市場開發定製H20芯片,去年2月份開始接受預訂。
然而,由於對華出售「減配特供版」芯片,英偉達又被特朗普政府盯住不放。今年4月15日,英偉達發佈通知稱,美國政府於4月9日告知,該公司H20芯片出口到中國需要許可證,此后又於4月14日告知,這些規定將無限期實施。通知提及,這一新規將影響該公司共計約55億美元的季度費用,涉及H20芯片的庫存、採購承諾和相關儲備。
是否合法存疑,「這本質上是回扣」
今年7月中旬,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在其今年第三次訪華時宣佈,美國已批准H20芯片銷往中國。
路透社稱,這筆交易對美國來説「極為罕見」,標誌着特朗普對企業決策的最新干預。此前,特朗普曾向企業高管們施壓,要求他們投資美國製造業,並所謂「與中國的關係」為由,要求英特爾CEO陳立武立即辭職。
報道指出,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要求這些企業「上貢」在華銷售芯片收入15%的這一舉措是否合法,美國憲法禁止國會對各州出口的商品徵收税款和關税。貿易律師傑里米·伊盧利安(Jeremy Iloulian)表示,在沒有進一步瞭解協議內容的情況下,很難判斷這究竟是「出口稅」還是其他形式的支付費用。「到目前為止,從未有人考慮過企業需要支付多少才能獲得出口許可證。」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全球政策與戰略學院教授凱爾·漢德利(Kyle Handley)補充道:「在我看來,這確實像是出口稅……他們可以隨便叫它什麼。這看起來確實像是政府從中撈了點好處。」
「這本質上就是給聯邦政府的回扣,以允許英偉達和AMD破壞美國‘國家安全’,」前白宮國家安全和技術官員、現任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研究員的亞倫·巴特尼克(Aaron Bartnick)這樣定義道。
哈德遜研究所中國問題專家邁克爾·索博利克(Michael Sobolik)則表示:「這種安排令人震驚,賄賂不應該成為對外貿易的先決條件。」
對於「15%回扣」,英偉達公司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辯稱:「我們遵守美國政府為全球市場參與設定的規則。儘管我們已有數月未向中國運送H20,但我們希望出口管制規則能讓美國企業在中美及全球市場參與競爭。美國不能重蹈5G的覆轍,失去電信領域的領先地位。如果我們積極競爭,美國的人工智能技術體系有望成為全球標準。」
而AMD的一名發言人則稱,美國批准了其向中國出口部分人工智能處理器的申請,但並未直接提及收益分成協議,並表示該公司的業務遵守所有美國出口管制規定。
H20芯片遭點名,中方近期已愈發謹慎
「我認為可以公平地説,本屆政府現在做的所有事情似乎都可以用前所未有的方式進行談判,」康奈爾大學布魯克斯公共政策學院教授莎拉·克雷普斯(Sarah Kreps)表示:「我認為這並非個例,這不會是我們看到的最后一個類似的協議。」
股票分析師則表示,這項徵稅可能會打擊芯片製造商的利潤率,併爲華盛頓方面對關鍵的美國出口產品徵稅開創先例。美國投資研究機構伯恩斯坦的分析師表示:「對我們來説,這就像是一個滑坡。」他們預計,這筆交易將使銷往中國的處理器的毛利率降低5至15個百分點,使英偉達和AMD的整體利潤率下降約一個百分點。
當地時間2025年4月30日,美國華盛頓,英偉達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握手。 東方IC
「自然地,不僅芯片製造商,向中國銷售其他戰略產品的公司也會考慮,這種‘上貢’模式是否適用於他們的行業,」持有英偉達股份的加貝利資產組合經理亨迪·蘇珊託(Hendi Susanto)表示:「對於向中國銷售戰略產品的公司來説,‘上貢’可能是一種負擔,但也可能是一種生命線,能讓他們能夠保住在中國巨大且不斷增長的市場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上個月,對於特朗普政府突然批准H20芯片銷往中國這一政策轉向,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採訪時聲稱,讓中國公司繼續使用美國技術符合美國的利益,美國希望在技術方面領先中國一步,以便中國繼續購買美國半導體……要向中國賣得足夠多。
不過,彭博社提到,中國近期對中國企業採用H20芯片愈發謹慎。
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旗下的新媒體賬號「玉淵譚天」日前發文,點名H20芯片「不環保,也不先進,更不安全」,並非「好選擇」。
對此英偉達迴應稱,「網絡安全對我們至關重要。英偉達的芯片不存在‘后門’,不會讓任何人通過遠程方式訪問或控制芯片。」
對於美方動輒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濫用和泛化國家安全概念,中放多次強調,制裁、遏制、打壓阻止不了中國發展,只會增強中國自立自強、科技創新的決心和能力。
「哪里有封鎖,哪里就有突圍;哪里有打壓,哪里就有創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今年的兩會記者會上表示,「小院高牆擋不住創新思維,脱鈎斷鏈最終將孤立自己。」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