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2 09:28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11日收盤,港股創新葯ETF最新規模突破180億元,達181.79億元,續創成立以來新高,年內規模已翻倍。份額方面,港股創新葯ETF最新份額達128.43億份,創近3月新高。
從資金淨流入方面來看,港股創新葯ETF近5天獲得連續資金淨流入,最高單日獲得7.75億元淨流入,合計「吸金」28.27億元。
截至2025年8月11日收盤,中證香港創新葯指數(931787)下跌0.18%。成分股方面漲跌互現,昭衍新葯(06127)領漲5.74%,晶泰控股(02228)上漲4.78%,藥明合聯(02268)上漲4.01%;亞盛醫藥-B(06855)領跌,信達生物(01801)、遠大醫藥(00512)跟跌。港股創新葯ETF(513120)深V反轉收漲0.35%,全天振幅達2.83%。
流動性方面,港股創新葯ETF換手44.31%,全天成交80.06億元,市場交投活躍。拉長時間看,截至8月11日,港股創新葯ETF近1月日均成交94.25億元。
截至8月11日,港股創新葯ETF近1年淨值上漲118.71%,QDII股票型基金排名1/124,居於前0.81%。從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8月11日,港股創新葯ETF自成立以來,最高單月回報為27.04%,最長連漲月數為6個月,最長連漲漲幅為102.82%,上漲月份平均收益率為8.67%。
港股創新葯ETF緊密跟蹤中證香港創新葯指數,根據申萬二級行業分佈,中證香港創新葯指數生物製品+化學制藥權重佔比達92.5%,這也是當下ETF跟蹤的指數中,較為「純血」的創新葯行業指數之一。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中證香港創新葯指數(931787)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康方生物(09926)、信達生物(01801)、藥明生物(02269)、百濟神州(06160)、中國生物製藥(01177)、石藥集團(01093)、三生製藥(01530)、翰森製藥(03692)、藥明康德(02359)、科倫博泰生物-B(06990),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70.59%。
興業研究研報指出,2025年1-6月,創新葯出海持續加速,達成的BD(商務拓展)出海交易項目達50筆,披露的交易總額和首付款分別超484億美元和24億美元,刷新創新葯出海歷史記錄。多家藥企通過對外授權實現技術出海,交易項目包括ADC、雙抗、GLP-1等熱門領域,覆蓋病種包括腫瘤、免疫、減重等多種高發慢性疾病。
中信證券認為,2025年以來政府多次提出優化藥品集採、支持創新葯等相關政策,同時商保創新葯目錄出臺在即,且醫保局已制定「新上市藥品首發價格機制」,醫藥政策環境向好,全面支持創新葯發展。2025年下半年醫療健康產業的業績和估值修復趨勢確定性較高,同時分化也將更加明顯,擁抱創新驅動和國際化+自主可控+院外營銷模式改革將是相對更有確定性的佈局方向。考慮到創新葯板塊除海外斬獲外,新增國內政策大力支持,醫藥真創新和真國際化時代將迎來回報,有望帶動板塊穩步向上。
港股創新葯ETF(513120),(聯接A:019670,聯接C:019671):緊密跟蹤中證香港創新葯指數,投資港股創新葯產業。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創新葯ETF(513120)支持T+0交易,這意味着投資者可以在交易日內進行多次買賣,極大地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