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2 10:13
從偏鄉小倉庫出發,到進駐雅加達最高大樓、創下月營收破億元臺幣佳績,臺灣創業者劉仕豪以「不燒錢也要賺錢」的信念,打造印尼最大華人電商加速器印尼火箭 Rocketindo。他如何在語言不通、資源匱乏的異鄉,以蝸牛般的韌性,一步步將臺灣品牌推進東南亞市場?
來源:《遠見》雜誌 文/廖君雅
即將出席2025年11月5、6日於臺北舉辦的第23屆遠見高峰會的與談貴賓劉仕豪,從臺灣移民印尼12年,打造出印尼最成功的華人電商加速器印尼火箭(Rocketindo)。
踏入印尼首都雅加達市中心第一高樓,來到 66 樓,映入眼簾的是印尼火箭的濃烈美式辦公氛圍。這裡是印尼當地Z世代票選最喜歡的公司之一,被印尼年輕世代譽為「小Google」。
印尼火箭是一家電商加速器,在社交平臺Instagram和TikTok上分別坐擁逾 20萬粉絲,今年營收預估衝上15億新臺幣,展現驚人爆發力。
掌舵者是12年前移民印尼,今年45歲的創辦人暨執行長劉仕豪。八年多前,他在雅加達偏遠郊區的小倉庫創業,一開始就許下幾乎不可能的承諾:協助臺灣品牌打入印尼市場。如今,Rocketindo已成功將多個臺灣美粧與母嬰品牌推上印尼電商平臺銷售榜前三名,並串接 Lazada、京東、Tokopedia、Blibli、Orami和Elevenia等六大電商平臺,還佈局超過1000家實體美粧通路,目標是二年后、2027年回臺上市IPO。
2024年10月,劉仕豪的同事提議幫他拍一支短影片,分享創業與身為CEO的心路歷程。他沒想太多便答應了,結果讓他始料未及,該短影片幾小時內就在社交平臺抖音上就破了百萬次觀賞,三天內就破千萬次觀看,迴響異常熱烈。
他的創業故事的確波瀾起伏。出身普通家庭的他,大學時期半工半讀,出社會后靠着自己努力,先進了恆隆行、接著進入外商公司3M當業務,一路培養市場嗅覺和業務實力。
異鄉淬鍊:孤獨與融入
由於太太是印尼華僑,2013年,他隨太太移民印尼,在太太支持下,他開啟創業之路。一開始非常辛苦,屢創屢敗,前四年三次創業均失敗,全部積蓄約70億印尼盾(約新臺幣1500萬)幾乎賠光,一度萌生回臺灣再開始的念頭。幸好妻子全力支持,第四次創業,2017年成立了印尼火箭(Rocketindo),才成功咸魚翻身。
第四次創業,他一一修正前三次失敗的經驗。
首先,他下定決心學習當地語言印尼語,就是很大的突破。之前他以為用英文就可以在當地做生意,但跟客户、員工溝通時總是隔了一層,他語重心長地説:「若以外派者的心態經營事業,就無法真正擁抱當地的‘不完美’。」當他開始用印尼語與員工、客户交流,甚至開玩笑時,那份親近感與認同感才真正油然而生,對於事業的推動幫助很大。
印尼火箭效率至上的「不燒錢」鍊金術
再則,之前三次創業他總是很急,急著追求規模,卻不夠穩健。印尼火箭創立時,就擺脫之前的急躁,而是採取「蝸牛哲學」,步步為營。一般電商成立時,總是砸錢做廣告、提供免運費,免不了「燒錢換成長」模式,但印尼火箭不這樣做。
例如,印尼火箭不靠廣告轟炸,而是用內容創造高效率流量。
與大多數新創電商仰賴資本市場大量投放廣告不同,印尼火箭的商業模式核心在於 「在地化內容」與「精準投放」。他們自建龐大的短影音團隊,每天為品牌產出數十支符合當地文化的內容,成功創造出大量低成本的自然流量,從員工到老闆都「下海」當網紅,分享產品的試用經驗,就連劉仕豪都曾經在鏡頭前分享自己試用洗臉機的心得回饋。
每日高產出數十支自制短影音影片的策略,不僅讓每一分廣告費都發揮最大效益,更讓品牌能在社羣媒體上與消費者建立深度連結,有效提升轉換率與品牌效益。這正是印尼火箭能達到超高ROAS(廣告支出報酬率)的關鍵,也是「不燒錢」的流量密碼。
劉仕豪説,根據他的瞭解,一般在臺灣美粧品牌的ROAS平均僅2到3,也就是投入1元廣告費,大約只能創造2到3元銷售額。同樣的品牌交給印尼火箭代理,卻普遍能做到15到20,即使是新品牌也能有10的表現。這意味著,每投入1元廣告費,Rocketindo能為客户創造10到20元的銷售額。
再來是堅持超越市場標準,實現「不燒錢也替客户賺錢」的目標。
正因為劉仕豪抓到自媒體的流量密碼,節省昂貴的廣告費,因此也回饋到客户身上,他對所代理的臺灣品牌訂下「營運服務費與GMV(商品交易總額) 1比10」的高標,遠遠超越市場平均的1比3至1比5。也就是向品牌每收一元營運服務費,可創造高於平均二到三倍的價值。
過去,一個品牌要從零做到單月交易總額500萬新臺幣,往往需要三至四年;如今透過團隊標準化規格的一條龍操作,最快半年即可達標。
印尼火箭也嚴守風控,從失敗中汲取成功養分。
有別於電商產業慣於快速擴張,劉仕豪自認更重視財務開支的把關。他會定期檢視每一筆廣告費用的成效,並根據市場風向,迅速調整策略。這種謹慎的態度不僅確保公司的財務穩健,更避免了因盲目擴張而帶來的風險。
他堅信,企業應該要有長期經營的明確方向,而且應聚焦於最有效益的三件事就好,而非將資源分散於十項任務。
線上線下並進:多元消費品版圖
儘管目前主力集中於美粧、母嬰、發品等女性消費市場,劉仕豪已放眼未來,計畫於2025年下半年跨足時尚服飾領域,並於2026年開始拓展至餅乾、零食、玩具等更廣泛的日用品市場。
在印尼,八成消費仍發生在線下,因此劉仕豪在2024年就擬定策略,讓印尼火箭積極打通實體通路,進入超過千家美粧門市。雖然投資高昂,但只要掌握價格策略與代理權,就能避免通路混戰。他以iPhone為例,消費者總是願意為所認同的品牌價值支付更高價格。
創業八年,他不僅沒有松懈,反而愈發謹慎。2024年起,公司啟動上市準備,規劃2027年第一季在臺灣主板掛牌。他強調,上市不是爲了資金,而是打造一個真正國際化的臺灣品牌。
為此,印尼火箭與KPMG(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合作建立財報合規制度,導入 ERP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並搬遷至全印尼最先進的物流倉儲中心,提升效率與透明度。他的願景是三年內挑戰臺灣主板上市,成為南半球第一家臺商上市公司,並在全球設立10至20個分公司。
市場洞察:中產崛起與人才新浪潮
12年前移居印尼至今,劉仕豪親眼見證印尼的經濟成長,帶動中產階級的壯大與社會流動。當年高級餐廳里幾乎只有華人身影;如今,戴著頭巾的穆斯林女性也能自在進出,象徵着消費力與國際化的提升。
同時,他也觀察到印尼年輕人愈來愈具國際視野與出色英語能力,甚至在某些面向超越臺灣同齡世代。
訪談尾聲,他分享創業哲學。受賈伯斯「用熱情在宇宙中留下印記」的理念啓發,他也認同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的觀點:「真正的創業者無需鼓勵,因為創業註定孤獨,也難以讓所有人滿意」。他提醒年輕創業者,要有「被討厭的勇氣」與承受孤獨的準備。
正如同他在臉書上的自我勉勵:「有人質疑我沒辦法持續成長,也有人質疑我公司到底有沒有賺錢,但對我來説,我一點都不在意別人的想法。反正,每天埋頭苦干就對了。天道酬勤,天公疼憨人,我知道我不是聰明的人,但我願意當每天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蝸牛。」
幾乎一年只回台一次的他,也期待今年11月5至6日在「2025 第 23 屆遠見高峰會」分享經驗,協助更多臺灣品牌與年輕人走向國際。
劉仕豪 Daniel Liu 個人小檔案
職稱:Rocketindo(印尼火箭)創辦人暨執行長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日文系學士
經歷:曾任職恆隆行、3M。2016年於印尼創立印尼火箭Rocketindo,協助臺灣品牌開拓深耕印尼電商及實體通路市場,目前計有近20個臺灣品牌客户,另有5個自有品牌。2024年公司進駐南半球最高辦公大樓雅加達Thamrin Nine。
榮譽:熱愛棒球,曾為臺大棒球隊當家游擊手。2019年獲中華民國海外十大傑出青年,2022年獲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品牌金舶獎。
2025第23屆遠見高峰會 小檔案
創辦年份:2003
主辦單位:遠見雜誌
演講與談貴賓人數:每屆預計有60位來自臺灣、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東協國家、美國等跨界領袖
2025年第23屆大會主題:「關税・科技・永續:鉅變下前進策略」
舉辦日期:11月5日、11月6日
舉辦地點:臺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
合作媒體:世界日報、星洲日報、新浪財經、聯合早報、8視界、東方財經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