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科技金融「雙向奔赴」 賦能三秦向「新」而行

2025-08-12 09:24

光明網訊(記者 金昱希)推出債券市場「科技板」、進一步擴大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開展適度放寬科技企業併購貸款政策試點……今年以來,一系列政策舉措接連出台、持續發力,引導金融資源更好支持科技創新。

  隨着政策紅利逐步釋放,金融與科技加快「雙向奔赴」,進一步夯實助力科技自立自強的金融根基。近日,記者走進陝西省西安市多家銀行與科技企業的工廠、生產車間、實驗室進行調研,實地瞭解金融活水如何「灌溉」科技產業重點領域,助推科技金融成果「可感」「可知」更「可及」。

一場「及時雨」 助推科創種子破土而出

  科技創新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不確定性與長周期的特徵,使得科技創新活動高度依賴資金的持續支持、跨周期配置與風險分擔功能。然而,部分成長期科技企業雖然掌握着先進技術,但是規模小、流動性不足,在傳統的金融評價體系下難以獲得足夠的信貸支持。

  陝西飛宇科技商貿有限公司(下稱「飛宇科技」)便曾面臨着這樣的難題。2019年,劉鑫創辦飛宇科技,主營特種車輛的研發製造。「2021年,救護車車輛改裝市場需求暴增,流動資金無法滿足訂單的生產交付。我們跑了不少銀行,由於急需墊資採購配件,貸款審批金額都不能滿足生產需求。」劉鑫回憶道。

圖為飛宇科技改裝的救護車內景。光明網記者 金昱希 攝

圖為飛宇科技改裝的救護車內景。光明網記者 金昱希 攝

北京銀行西安分行得知情況后,快速響應對接,在認真調研考察后,通過北京銀行鍼對初創期科創企業設計的專屬產品「科創e貸」,利用數字系統線上預審模型高效測額、快速放款,運用科技型企業專屬評價標準,精準評估企業屬性,便捷有效地提供融資服務,迅速為其發放了300萬元純信用線上貸款,成功化解企業資金困境。

  這場供需對接的「及時雨」,有力助推了企業創新與發展。「不少專精特新企業從財務報表上看是虧損的,按照銀行傳統授信邏輯,它們無法獲得貸款。因此,我們開展科技信貸業務必須轉變思維,不能單看企業的財務數據。」 北京銀行西安分行科技金融部(普惠金融部)副總經理張蓓總結道。目前,飛宇科技已經成長為掌握15項自主知識產權和專利技術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預計2025年末營業收入可達6000萬元。

一筆「專精特新企業貸」 助力科技企業拔節生長

  走進西安中科光電精密工程有限公司(下稱「西安中科光電」)的車間,一臺臺自主研發的具身智能焊接機器人正在演示焊接作業。

  在船舶製造、重工機械等離散製造領域,傳統機器人難以適應多品種、小批量、高誤差的複雜工況,應用受限。針對這一行業難題,西安中科光電提出了具身智能解決方案——讓機器人「像人一樣」看見世界,實現不依賴大數據訓練的自主決策。

圖為西安中科光電全資子公司仝人智能研製的具身智能焊接機器人正在進行演示。光明網記者 金昱希 攝

圖為西安中科光電全資子公司仝人智能研製的具身智能焊接機器人正在進行演示。光明網記者 金昱希 攝

  近年來,人形機器人成為科技創新的焦點。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具身智能」納入國家戰略部署,越來越多的研究成果實現商業化落地。西安中科光電同樣處於產品放量的關鍵階段,「從2022年開始,公司的營收翻倍增長,對資金需求量也持續增長。」財務總監張媛媛説。

  長安銀行西安灞橋區支行在走訪中發現了西安中科光電的資金需求。在深入瞭解企業財務狀況及市場前景后,該支行為其推薦針對科技型企業的「專精特新企業貸」產品。張媛媛介紹,「科技型企業大多都是輕資產企業,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沒有可抵押的房產。經過一輪輪溝通,長安銀行最終決定以信用方式為我們提供800萬元貸款。」

  服務西安中科光電是金融力量助推科技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當前,圍繞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多元需求,金融機構的服務邊界被不斷拓展。

圖為臨牀團隊正在調試設備TaiChiRT。受訪者供圖

圖為臨牀團隊正在調試設備TaiChiRT。受訪者供圖

  作為陝西省上市后備A檔企業,西安大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醫集團」)計劃通過港股上市,實現全球化發展。瞭解到企業上市計劃后,民生銀行充分發揮集團優勢,聯合附屬機構民銀國際,積極分析研判企業訴求,為其定製了涵蓋涉外賬户開立、外管備案等諮詢服務,股權投資撮合、境外上市路演、產業資源對接等組合金融服務。「民生銀行在我們上市的關鍵階段,不斷為我們出謀劃策、整合資源,給了我們很多幫助。」 大醫集團副總裁楊斌表示。

一家硬科技支行 厚植科技發展創新沃土

  從科技研發到成果轉化應用,再到市場開拓、產生效益和投資回報,科創企業向下紮根、向上生長的全過程都離不開金融活水的傾力「澆灌」。

  2022年6月,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支持下,全國首家以硬科技命名的專業支行——浦發銀行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硬科技支行(下稱「硬科技支行」)應需而生。作為創新「試驗田」,這家支行重點關注初創期、成長期的中小微硬科技企業,以錯位競爭探索金融創新支持科技領域良性發展的有效路徑。

  去年,硬科技支行與西安因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因諾科技」)展開合作。這家以智能自主飛行器為主要產品形態的企業將無人機技術深度融入能源巡檢、智慧城市等場景。以油氣管道巡檢為例,目前,因諾科技已有185臺機庫、142架無人機在該場景投入使用,純無人值守機庫覆蓋管道里程超4000 公里,效率較人工提升26倍,異常識別準確率超95%。

圖為因諾科技研發生產的無人機正在機庫中。光明網記者 金昱希 攝

圖為因諾科技研發生產的無人機正在機庫中。光明網記者 金昱希 攝

  因諾科技財務負責人梁孟琳介紹,根據公司經營情況,硬科技支行通過專精特新「小巨人」貸款產品為公司授信5000萬元,並配套離岸直貸、銀承、信用證等業務服務,為企業后續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持。

  從因諾科技出發,更多硬科技企業正向「新」而行。截至2024年末,硬科技支行科技貸款余額突破15億元,科技貸款的規模和户數佔支行全部貸款比例均超過95%。

  伴隨一批批科技企業突破融資瓶頸加速成長,金融力量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科技部、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近日聯合下發的《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提出,重點支持西安等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先行先試有關科技金融創新政策。這進一步明確了西安作為「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的定位,也為這片底藴深厚又充滿活力的土地賦予了新使命、新機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