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股成交額前20:Palantir已成標普500最昂貴股票

2025-08-12 07:19

  周一美股成交額第1名特斯拉收高2.85%,成交357.38億美元。特斯拉公司已向英國能源監管機構申請家庭用電供應許可證。如果獲得批准,特斯拉將能與目前在英國為各地居民提供電力的多家大型能源公司競爭。

  特斯拉能源風險投資有限公司(Tesla Energy Ventures Limited)上月底向英國能源監管機構Ofgem提交了申請,文件由公司董事Andrew Payne簽署。Payne負責特斯拉在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的能源業務。Ofgem處理能源供應許可證申請可能需要長達九個月的時間。

  此外有消息稱,美國得克薩斯州許可和監管部門(TDLR)已向特斯拉Robotaxi授予交通網絡公司(網約車公司)牌照,為允許特斯拉在該州運營自動駕駛出租車鋪平道路。

  第2名英偉達收跌0.35%,成交251.18億美元。據CCTV國際時訊8月11日披露,爲了獲得芯片出口許可證,美國芯片製造商英偉達公司和AMD公司與特朗普政府達成了一項特殊協議,兩家企業同意將特供中國的芯片收入的15%上繳給美國政府,以換取相關產品的出口許可證。

  CCTV報道稱,2023年10月,美國商務部公佈對華芯片出口管制最終規則,進一步加大對人工智能相關芯片等製造設備的對華出口限制。英偉達和AMD推出包括H20和MI308在內的針對中國市場開發的芯片,以應對美國的出口管制規定。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以擔憂國家安全為由,限制人工智能芯片對華出口,英偉達和AMD對華特供的H20和MI308芯片遭到禁售。

  第3名蘋果收跌0.83%,成交139.96億美元。分析師日前指出,iPhone 17系列在美國的價格極有可能比iPhone 16系列更貴。分析師説,漲價的最大原因就是關税。

  第6名Palantir收跌2.29%,成交102.86億美元。分析師指出,Palantir已成為標普500最昂貴股票。該股前瞻市盈率高達245倍(英偉達僅為35倍),已令部分分析師感到不安。

  「這是家卓越的企業,」晨星分析師Mark Giarelli表示,「但估值高得令人心悸。」

  據一份行業研究估算,Palantir需實現600億美元年收入才能匹配同業估值,遠超其2025年40億美元的營收預期。DA Davidson分析師Gil Luria指出,該公司需連續五年保持50%的年增長率,才能使估值倍數接近微軟和AMD的水平。

  第7名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收高14.68%,成交91.38億美元。周一美股加密貨幣概念股集體走強。

  第10名Meta Platforms收跌0.45%,成交58.34億美元。據知情人士透露,隨着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競爭加劇,Meta Platforms已選擇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和Blue Owl Capital牽頭為其在路易斯安那州農村地區的數據中心擴建項目提供290億美元融資。

  據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稱,Pimco預計將牽頭260億美元的債務融資部分,而Blue Owl將提供30億美元的股權投資。他們表示,債務部分可能以投資級債券的形式發行,並以數據中心資產作為擔保。

  第13名美光收高4.06%,成交43.24億美元。該公司大幅上調2025財年第四季度業績指引,營收預期上調至111—113億美元,毛利率指引提升至44%至45%,此前預計41%至43%。

  此外,美光科技還預計,第四季度調整后每股收益2.78美元至2.92美元。公司特別提及DRAM定價條件的改善,這一變化通常反映出存儲器市場供需平衡的改善。

  第17名英特爾收高3.51%,成交35.09億美元。知名風險投資家麥克·莫里茨(Mike Moritz)公開呼籲英特爾董事會力挺首席執行官陳立武。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要求陳立武辭職。

  莫里茨撰文稱,「特朗普的抨擊在現代商業史上前所未見,此舉是報復性的政治鬧劇」。

  這位在紅杉資本任職數十年、與陳立武相識近四十年的投資人特別指出,這位CEO曾成功帶領楷登電子(Cadence Design Systems)實現轉型。莫里茨表示「沒有人比陳立武更適合扭轉英特爾的命運」。

  「現在英特爾董事會必須做出抉擇:是像眾多企業領袖那樣屈服於總統拙劣的霸凌,還是為商界樹立榜樣展現骨氣?」他在周日發表的評論文章中寫道,「目前展現的抗爭姿態令人鼓舞。」

  第20名奈飛收高0.55%,成交29.79億美元。日前有報道稱,奈飛公司考慮收購「棒球大聯盟冠軍賽」賽事,因ESPN的交易宣告終止。

(截圖來自新浪財經APP 行情-美股-股票市場板塊 左滑更多數據)下載新浪財經APP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