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1 18:16
(來源:老司機駕新車)
1、靈巧手的定義與特點
·定義與定位:靈巧手聚焦以人手為參考的多指靈巧末端執行器,是當前所需重點。傳統工業機械臂末端執行器相對簡單,多為工具類(如噴槍、點焊機)或抓手類,而靈巧手更強調實現靈巧功能。
·核心功能與通用性:靈巧手高度靈活複雜,可執行抓取、精準捏取、強力操作等工作。目前工業或家居智能中,兩指夾持器(夾爪)仍廣泛使用,可實現疊衣服等工作;三指夾持器也有較多應用。
·指型選擇邏輯:五指靈巧手模擬人手程度高,自由度上限高,功能最精細,是通用或具中局靈巧度方案。兩指、三指等指型需根據場景和需求確定,如疊衣服兩指夾爪能完成就無需五指靈巧手。
2、靈巧手的發展歷程
·技術演進(全球):全球靈巧手技術自20世紀70年代起逐步演進。20世紀70年代,現代靈巧手誕生,集成化設計、驅動系統、感知系統及智能操作水平起步。1974年,日本電工實驗室推出現代首款三指靈巧手。1980年,Utar/MIT手有16個自由度,早期已嘗試多自由度方案。90年代后,靈巧手在驅動、感知等層面的集成化設計進步;2000年后,集成化、智能化及靈巧操作能力增強。
·國內發展現狀:國內2000年后開展多項靈巧手研究。如哈爾濱工業大學聯合德國宇航中心研發的新型手,採用盤式電機驅動、諧波減速器及齒形皮帶傳動方案,重1.5公斤。近3年,國內涌現英石、靈巧智能等企業;自2024年以來,受具身智能熱潮推動,行業發展加快,初創企業、上市公司等玩家湧入。
·當前行業狀態:當前靈巧手行業處於探索階段,未形成收斂方案,百花齊放。參與主體多元,包括實驗室、初創企業及上市公司,均關注行業潛在增長潛力。
3、靈巧手的構成與技術方案
·核心構成與驅動系統:靈巧手核心由驅動、傳動和末端執行構成。驅動系統產生運動和力,核心是電機,將電能轉化為動能實現旋轉;傳動系統通過減速或改變方向,把旋轉運動傳至手指關節,部分手指會加裝電子皮膚提升感知。驅動系統主流是電驅,通過電動機配合減速器等傳動,如哈工大團隊的DLR HIT二代手、特斯拉靈巧手。電驅中空心杯電機應用廣,其傳統市場小,但靈巧手應用或使其市場幾何級放大;空間限制不苛刻時,也有玩家嘗試新型微型電機;指節微小部位可能用微型步進電機,手指處有直驅嘗試。氣壓傳動控制精度低,液壓傳動及形狀記憶合金驅動多在實驗室階段。電驅因控制方便、響應快、精度高,仍是商業化重要方案。
·傳動方案與分類:靈巧手傳動方案多樣,有腱繩傳動(特斯拉三代手或採用,二代未用)、連桿傳動(國產品牌常見,剛性強、負載承受高)、齒輪傳動(結構複雜,典型為北航BH985靈巧手,應用有限)和直驅方案(電機經減速器等直接驅動關節,控制強,工業場景壽命佳)。從自由度與驅動源看,靈巧手可分全驅動與欠驅動。全驅動每個自由度對應獨立模組,精度高但成本高、體積大;欠驅動通過耦合連接,用較少模組驅動多自由度,結構簡單、重量輕,二者並存於商業化產品,處於探索階段,未來或因場景多元差異化應用。按材料和結構,靈巧手主要是機械式,還有新型人工肌肉靈巧(更多實時紀要加微信:aileesir)手,應用於航天、醫療和工業生產。
·柔性感知技術:柔性感知技術通過在手指腹和手掌處加裝觸覺傳感器提升交互性,能感知物品形狀、力度等,如夾取雞蛋時精準控制握力。當前觸覺傳感器有壓阻式、電容式等方案,行業發展快,企業積極參與,但各方案有優劣勢,未形成統一技術路徑。
4、特斯拉靈巧手技術演進
·一代與二代手特點:一代靈巧手採用線驅動設計,6個執行器實現11自由度,結構含空心杯電機、蝸輪蝸桿,通過繩區拉動手指實現握張。二代手自由度未變,增加全手指觸覺傳感器,握取與感知能力提升,可夾取雞蛋等易碎品。
·三代手升級與增量:三代靈巧手預計單隻22自由度(17個主動),依託去年底特斯拉v Robot展示的模型。模組從手掌后置手腕,模擬人手肌腱,通過電機輸出、傳動方案及腱繩驅動末端關節。技術採用微型電機+減速器+絲槓,腱繩傳動配合腱張力傳感器,微型絲槓與腱繩是主要增量。當前靈巧手處於方案優化與成本降低階段,特斯拉量產將推動行業擴容。100萬台年產量下,靈巧手市場規模約361.8億元,腱繩模塊超70億。行星滾柱絲槓是明確增量,腱繩方案有放量潛力。
·感知能力提升:三代靈巧手實現表面柔性全覆蓋,推動觸覺層用量進一步增加,感知能力提升。
5、靈巧手產業鏈與典型方案
·產業鏈圖譜:靈巧手產業鏈參與主體主要包括本體廠商、上市公司及創業企業。本體廠商如特斯拉自主研發靈巧手;上市公司方面,雷賽智能、兆威機電等依託傳統驅動能力延伸至靈巧手方案設計;創業企業包括那科技、帕西尼、志遠、零星巧手、英石機器人等。產業鏈模塊主要分為執行器、傳動、感知等不同功能模塊。
·典型方案案例:國內外典型靈巧手方案包括:德國航天中心的DLR hand two,主要應用於航天領域;Shadow靈巧手,配備129個內置傳感器(涵蓋關節、觸覺、温度等),高度復刻人手;英石機器人靈巧手,依託微型電缸技術佈局,為國內出貨量最大的靈巧手廠商,2025年上半年出貨表現突出;帕西尼靈巧手,以觸覺傳感器能力為核心優勢,主要展示四指方案;兆威機電靈巧手,2024年發佈17自由度產品,2025年進一步升級優化並推出低自由度方案(可在京東搜索到高自由度手銷售),其齒輪箱製造技術積澱保障了靈巧手的長壽命;此外,騰訊TRX hand、森林高度集成化多指力控機器人靈巧手等也各有佈局。從行業趨勢看,高自由度產品快速涌現,越來越多的企業推出15-17主動自由度等高自由度的靈巧產品,如英石機器人微型伺服電缸、兆威機電17自由度手等均採用絲槓方案,微型絲槓與空心杯電機在國內靈巧手方案中應用廣泛。
·行業發展趨勢:靈巧手行業呈現兩大發展趨勢:一是向深度仿人方向發展,目標接近人手20+自由度,高靈活度產品(如15-17主動自由度)加速涌現;二是技術優化持續推進,微型絲槓、空心杯電機等材料與傳動方案在靈巧手設計中普及應用,推動行業方案持續優化、成本降低,為人形機器人與外界交互提供關鍵支撐。
6、投資建議與風險提示
·投資標的推薦:靈巧手作為末端執行器,放量獨立於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多元化。即使人形或足式應用在部分場景(如工廠)並非必需,對靈巧手的需求依然較高。隨着機身智能發展,靈巧手應用將滲透至工業、商用及家用等多領域,不同場景需求有差異,如工業需重載靈巧手,家庭需靈活便捷的靈巧手,行業呈多元化發展。推薦雷賽智能、恆立液壓、兆威機電、和勝科技、綠的諧波、領益科技、國茂股份等相關佈局公司,涵蓋靈巧手企業及相關零部件企業,它們將在產業鏈迭代中持續受益。
·主要風險提示:主要風險包括宏觀經濟與製造業景氣下滑、供應鏈波動、研發進展不確定性風險。
Q: 靈巧手的核心構成是什麼?
A: 靈巧手的核心構成包括手的形狀,其運動核心環節為微型模組,模組由驅動、傳動及末端執行模塊組成。驅動模塊負責產生運動與力,通常採用電機;傳動模塊將旋轉運動傳遞至手指關節;手指末端可配置電子皮膚以增強感知能力。
Q: 靈巧手的主要驅動方式有哪些?
A: 核心驅動方式為電驅,通過電動機驅動並經減速器或SCAR等傳動,典型產品包括哈工大團隊的DLR HIT二代手、特斯拉靈巧手。電機類型包括空心杯電機、無刷有齒槽電機、微型步進電機。其他驅動方式包括氣壓傳動、液壓傳動、形狀記憶合金驅動。當前電驅因控制便捷、響應快、輸出力大、精度高,是商業化與產業化的重要方案。
Q: 靈巧手的傳動方案有哪些類型?
A: 靈巧手的傳動方案包括腱繩傳動、連桿傳動、齒輪傳動、直驅方案。
Q: 全驅動靈巧手與欠驅動靈巧手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A: 全驅動靈巧手指每個自由度由獨立驅動模組控制,具備高精度但成本高、體積大;欠驅動靈巧手指通過耦合(更多實時紀要加微信:aileesir)結構由單個模組驅動兩個及以上自由度,具有結構簡單、易維護、集成度高、重量輕、體積小的特點。當前兩類產品並存且處於探索階段,未來可能在不同場景應用。
Q: 靈巧手的主要應用場景有哪些?
A: 靈巧手主要應用場景包括航天、醫療、工業生產。
Q: 柔性感知技術如何提升靈巧手的交互性?
A: 柔性感知技術通過在手指腹和手掌處部署觸覺傳感器,幫助靈巧手感知接觸物品的力、形狀等信息,解決夾取易碎物品的握力控制問題。當前行業快速發展,涌現多家企業,傳感器方案包括壓阻、電容式、壓電式、摩擦電型,尚未完全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