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1 15:46
「十多年前,他曾嘗試在美國製造智能手機,在由蘋果和三星主導的智能手機市場中搶佔更大的份額。如今,他想對這樣做的公司提一些建議。」 CNN近日在一篇報道中寫道。
摩托羅拉前首席執行官、企業軟件服務提供商,Freshworks現任首席執行官Dennis Woodside告訴這家美國媒體:「有一部分客户説,‘嘿,如果你們在美國生產產品,我就更有可能考慮。’」
但這些努力並沒有持續多久。次年,摩托羅拉關閉了位於德克薩斯州的工廠,並放棄了Moto X的國內組裝,Moto X是當時的旗艦手機,旨在與最新的iPhone和三星Galaxy設備競爭。
《華爾街日報》於2013年11月11日報道稱,由於銷量不佳,摩托羅拉將高端Moto X(附帶兩年運營商合約)的美國售價從200美元(約1436.5元人民幣)下調至100美元(約718.26元人民幣)。
據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稱,Moto X手機於8月份上市后,第三季度銷量約為50萬部。相比之下,三星表示,自4月份Galaxy S4手機上市后,一個月內銷量就超過1000萬部。
CNN分析稱,Woodside的經歷強調了為什麼許多科技產品(如智能手機)主要在亞洲和南美洲而不是在美國組裝的原因。靠近關鍵供應商和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只是部分原因;真正讓將智能手機生產轉移到美國本土變得如此具有挑戰性的,是必要的技能缺口以及填補工廠工作崗位的困難。
而最近,摩托羅拉十多年前面臨的難題突然再次凸顯,因為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正向蘋果和三星施壓,要求它們在美國生產移動設備,否則將面臨關税。中國是許多電子產品的組裝地。印度目前是美國最大的智能手機出口國,新税率將於8月7日生效,屆時印度將面臨25%的關税。
Woodside從2012年5月起在谷歌旗下執掌摩托羅拉,直至2014年摩托羅拉被聯想收購。他對任何試圖在美國生產智能手機的公司都提出了建議:不要低估找到合適的熟練工人並留住他們的難度。
2013年,這家當時由谷歌旗下的科技公司做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賭注,決定在德克薩斯州沃斯堡生產其Moto X智能手機。通過摩托羅拉的網站,消費者可以定製手機的某些外觀細節,例如按鈕和后面板的顏色——這是該設備的主要賣點之一。
Woodside説:「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更貼近消費者進行生產。」儘管摩托羅拉在德克薩斯州組裝了在美國銷售的Moto X,但電池、屏幕和主板等零部件均來自亞洲的供應商。
他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培訓和留住員工。員工有很多其他選擇,比如零售或餐飲服務,這使得吸引和留住員工變得十分困難。與此同時,工作的特殊性也讓情況更加艱難。
Woodside説:「(這款手機)可能有幾百個零件,而且非常小。」他將其比作「一套超小型樂高積木」。
「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是,在美國,大多數人根本不習慣這種工作,」他説,「我們不得不對人們進行這類特定工作的培訓。」
Woodside的經歷觸及了關注貿易和製造業的人士非常瞭解的一個現實:美國正面臨技能和需求短缺的問題,這使得工廠就業崗位難以填補,智能手機等科技產品的國內生產也難以實現。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美國製造業在6月至7月期間損失了約1.1萬個工作崗位。這一數字低於5月至6月期間約1.5萬個製造業崗位的裁減數量,但就裁員數量而言,製造業仍然是過去一個月受打擊最嚴重的行業之一。
儘管特朗普的關税政策給創造新的工廠就業崗位帶來了挑戰,但有證據表明,在此之前,工廠就很難找到合適的人才,而且美國人可能根本不想在工廠工作。
而中國的情況有所不同,智能手機組裝勞動力市場充足,製造業蓬勃發展。根據2024年12月發佈的第五次經濟普查數據,2023年,中國製造業就業人數約為1.23億人,是所有行業中最多的。
今年6月,特朗普集團正式推出自有品牌「T1 Mobile」移動網絡及首款智能手機「T1」,試圖以「美國製造」為賣點,並且自五月起,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向蘋果CEO庫克喊話把iPhone生產線留在美國。
然而不久后,特朗普集團悄悄撤下了其推出的智能手機將「在美國製造」的聲明,更改其網站內容,代以寬泛模糊的表述,稱這款售價499美元(約3577元人民幣)的智能手機將「基於美國價值觀設計」並且「在美國本土誕生」。
《金融時報》6月報道稱,到目前為止,美國還沒有生產過主流的智能手機。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美國製造」手機要求「所有或幾乎所有」部件都是由美國製造的。
鑑於中國在全球智能手機供應鏈中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專家們對使用美國製造的零部件能否製造出更有競爭力的設備提出了質疑。
據加拿大亞太基金會2024年3月14日發佈的一項報告表示,中國的產能幾乎覆蓋了整個智能手機供應鏈。中國擁有熟練的勞動力、強大的國內供應商網絡和日益數字化的工業基礎設施,與地區競爭對手相比,每年可節省20%至50%的成本。
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在2017年《財富》雜誌的一次活動上發表演講時,描述了中國勞動力成為智能手機制造業理想勞動力的原因,稱中國集「工匠」技能、「精密機器人技術」和「計算機科學世界」於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