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汽車行業元老劉衞東被「雙開」,全行業「老虎」「蒼蠅」一齊打

2025-08-11 17:27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企觀國資)

2025年中國汽車行業的反腐風暴,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穿透產業鏈的每個環節。從央企「老虎」到地方「蠅貪」,從採購審批到供應商准入,這場深入產業肌理的廉潔革命,系統性重構着行業權力運行機制與商業生態。

數據顯示,僅東風公司年內已密集通報10起反腐案件,形成「月均一案」的處查強度;7月25日,北京市紀委監委通報,北京汽車集團越野車有限公司(下稱「北汽越野」)分公司設備動力部原部長張春生(非中共黨員)涉嫌嚴重違法,目前正接受順義區監委監察調查。打破了「反腐不及黨外」的僥倖心理;7月31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正式通報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原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劉衞東被「雙開」(經中央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並報中共中央批准,決定給予其開除黨籍處分;由國家監委給予其開除公職處分)宣告了行業「功勛元老」也不再是反腐禁區。

在數以萬計的零部件組成的汽車產業生態中,系統性腐敗風險已深度嵌入價值鏈各環節。如何構建貫穿研發、採購、銷售等關鍵領域的立體化防腐機制,正成為決定車企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關鍵治理命題。

01

「元老」被雙開

被查處的劉衞東案頗具典型性。這位曾締造神龍汽車輝煌的行業元老,最終倒在採購體系的灰色交易中,其37年職業生涯的黯然落幕,折射出汽車產業反腐已進入「深水區」。

劉衞東的職業生涯堪稱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典型樣本。1988年畢業於武漢工學院汽車專業后,他從東風汽車基層技術崗位起步,憑藉紮實的專業功底和敏鋭的市場洞察力快速崛起。在東風體系內,他先后擔任鋼板彈簧廠設計員、副廠長等職,完成了從技術專家到管理者的轉型。

2001年,35歲的劉衞東接掌神龍汽車總經理,主導「雙品牌+多車型」戰略,先后導入標緻307、雪鐵龍C5等拳頭產品,並推動成都第四工廠落地,使全公司產能躍升至80萬輛。憑藉密集的新品投放與渠道下沉,神龍銷量一路衝高,2015年站上70萬輛的歷史頂點。

然而從2016年開始,神龍汽車市場表現遭遇斷崖式下跌。隨着SUV紅利爆發、消費升級加速,神龍產品線更新滯后、定價體系僵化、中法股東戰略分歧加劇,銷量從2016年的60萬輛陡降至2020年的5萬輛。這一戲劇性轉折暴露出企業在戰略佈局、產品定位等方面的深層次問題。2018年劉衞東調離東風體系、轉任兵裝集團副總經理后,其早期決策所累積的品牌溢價稀釋、供應鏈冗余及組織慣性,仍在神龍內部持續發酵,成為后續改革必須直面的歷史包袱。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這位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以案四説」「巡視整改」的高管(劉衞東曾主持兵裝集團黨風廉政建設會議)最終卻成為反腐典型案例。

中央紀委「雙開」通報揭示了劉衞東違紀違法的三大特徵:一是利用人事任免權進行權錢交易;二是通過干預採購招標為特定供應商謀利;三是帶壞團隊風氣,導致神龍汽車多名高管相繼落馬(原神龍汽車黨委書記汪舒鷗、原東風雪鐵龍品牌部總經理潘家年等)。

劉衞東案折射出汽車產業轉型期的典型困境。王坤認為,在行業高速發展時期積累的經營管理問題,往往在市場調整期集中爆發;而手握重權的企業高管,一旦失去有效監督,極易將專業成就異化為謀私工具。劉衞東的案例,為汽車產業治理提供了極具警示意義的制度性反思樣本。

02

反腐攻堅戰

2025年7月18日,北汽集團召開「以案爲鑑、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會,集團黨委在會上明確表態將對「靠企吃企」等違紀違法行為堅持零容忍。會議召開僅一周后,張春生就因涉嫌嚴重違法被監察調查,成為此次整肅行動的首個典型案例。

張春生所在的設備動力部作為北汽越野生產製造企業的核心職能部門,其業務範疇涵蓋設備採購、維護保養等關鍵環節,直接關係到企業生產運營的穩定性和持續性。該部門不僅掌握着大額設備採購資金的審批權限,還涉及供應商准入管理等重要事項,歷來是廉潔風險防控的重點領域。

汽車行業分析師王坤告訴記者:「設備動力部門負責人的職務行為直接影響企業生產效率和運營成本,其權力尋租可能造成設備採購溢價、維護成本虛高等問題,最終損害企業核心競爭力。此次案件的查處,既凸顯了北汽集團在重點領域推進反腐敗工作的戰略定力與執行韌性,亦為汽車行業關鍵崗位監督機制的系統性重構提供了具有問題靶向性的實證參照。」

在汽車行業反腐實踐中,信息披露機制的建立與完善程度直接反映企業治理水平。在眾多車企設立的紀檢監察平臺中,東風公司是目前行業內唯一系統性披露反腐案件信息的企業,其常態化信息披露機制不僅樹立了企業廉潔治理的透明度標杆,更重塑了汽車行業反腐工作的公信力標準。

作為中國汽車工業的奠基者和全產業鏈綜合型汽車集團,東風公司通過持續深化反腐實踐,構建起全面治理示範體系:建立全產業鏈風險防控網絡實現從案件查處到制度預防的升級;將反腐實踐與企業轉型升級深度融合,探索出廉潔治理與高質量發展的協同路徑。這種示範效應正在從汽車行業向整個製造業延伸。

最新通報顯示,7月25日,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紀檢監察組、湖北省襄陽市監委消息: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東風德納車橋有限公司供應鏈管理部生產調度中心原主任崔家州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紀委和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在反腐工作中,東風公司堅持以鐵腕手段整肅。中共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紀律檢查委員會明確表示,腐敗是發展的毒瘤,沒有企業能在腐敗中壯大。當管理者在前線開拓市場時,腐敗卻在后方侵蝕根基。這種「造血」與「失血」的拉鋸戰,沒有企業能長期承受。反腐敗這件事必須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讓。

03

供應鏈反腐價值

王坤坦言,單家車企年均採購規模超百億元,從原材料審批到供應商准入,從質量驗收到貨款結算,每個環節都暗藏尋租風險。腐敗問題一旦蔓延,必將重創企業根基,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和商譽損害。

面對這一行業性治理難題,越來越多的車企將廉潔體系建設上升至戰略高度,將供應鏈反腐與成本管控深度耦合,視作關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表示,腐敗行為是公司發展過程中的「攔路虎」,只有掃除腐敗這個障礙,公司才能健康發展。

比亞迪一度發佈公告鼓勵全體員工、合作伙伴及其他任何知情人舉報腐敗行為、提供有效線索,依照舉報人保護和獎勵規定,予以高額獎勵,並嚴格保密。根據線索價值,舉報人有機會獲得5000元—500萬元甚至更高獎金。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今年2月7日公開披露,公司內部存在系統性採購貪腐問題。審計發現,其鋼材採購成本較市場均價高出15%,以旗艦車型G9為例,單臺座椅採購成本就虛增1200元。這場由鋼材採購環節暴露的貪腐問題,最終引發了一場持續9個月的供應鏈管理革命,直接導致小鵬汽車承擔了數億元的成本損失。

何小鵬直言:「供應鏈要親自管,而且要懂。不親自管跟不懂,都不行。」隨着何小鵬親自介入採購管理,其改革成效顯著。公司物料成本(BOM)實現結構性優化,整車毛利率由2023年第三季度的-2.7%躍升至2024年一季度的15.6%,為后續產品定價策略提供了關鍵支撐。

同屬「造車新勢力」的蔚來汽車亦在推進供應鏈管理體系的深度變革。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在今年4月透露,公司正在實施「透明供應鏈」戰略,通過將數十家核心供應商納入統一管理體系,實現從原材料成本到生產費用的全流程透明化。「我們的目標是構建開放式的供應鏈生態,在陽光下實現合理利潤,同時最大限度消除資源浪費。」李斌如是説。

為強化執行效果,蔚來對組織架構進行了針對性調整:將原本隸屬於採購供應鏈的成本審計部門獨立運作,通過專業化的審計機制確保供應鏈各環節利潤水平的合理性。這一系列舉措體現了蔚來從體系架構到管理理念的全面升級。

從行業演進維度看,供應鏈反腐正在重構汽車產業的價值分配邏輯。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過程中,車企的競爭焦點已從規模擴張轉向精益運營。王坤認為:「那些能有效控制供應鏈成本的企業,將在產品定價、研發投入等方面獲得戰略主動權。數據顯示,供應鏈管理水平的差異可能導致車企毛利率產生10至15個百分點的差距,這直接決定了企業在產業變革中的生存空間。」

企觀國資是企業觀察報社官方微信公眾號。《企業觀察報》是由國務院國資委指導、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主管主辦的全媒體平臺,被國務院國資委認定為「國資國企自有輿論平臺」,致力於以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視角關注報道中國企業改革發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