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5上半年持續減虧、現金流充沛,重塑能源構築產業韌性標杆

2025-08-11 15:18

(來源:勢銀能鏈)

近期,重塑能源(02570.HK)發佈了經董事會批准的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止六個月的中期業績公告。報告期間,重塑能源總收入保持穩健,相關財務指標實現顯著改善。其中,氫燃料電池系統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約141.8%,來源於海外地區的收入同比增長約360.3%;公司毛利虧損約為人民幣1350萬元,同比減少虧損約22.5%;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為人民幣 3.327 億元,同比減少虧損約28.7%;公司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淨流入約為人民幣9510萬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重塑能源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為人民幣 10.511 億元較報告期初時增加約19.0%。

在氫能產業商業化進程仍處爬坡期、整體推進面臨諸多挑戰的當下,無論是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高企、下游應用場景仍需培育,還是政策配套與盈利模式尚在探索。整個行業都在經歷一場關乎韌性與效率的考驗。然而,正是在這樣一個充滿挑戰的環境中,重塑能源(02570.HK)上半年的業績公告卻釋放出一個強勁信號:公司虧損同比呈現大幅度減少,並實現了可觀的淨現金流入。

這一亮眼成績並非偶然,它清晰地印證了公司在複雜市場環境中的戰略定力和高效執行力,正是得益於其前瞻佈局與全體員工圍繞核心技術攻關、精益運營管理以及多元化市場開拓所付出的不懈努力,重塑能源才得以在逆風中穩住陣腳,並展現出優於行業平均水平的財務韌性與增長動能。具體來看重塑能源2025上半年度如何加速構建氫能生態閉環——

3月初,重塑能源與明陽氫能達成戰略合作,雙方通過技術標準共建與供應鏈協同,着力打通「制-儲-運-用」全鏈條堵點,為規模化市場降本增效構建長期基礎;4月伊始,搭載重塑自研鏡星燃電系統的50輛氫能公交在慶陽民生工程中上線運營,通過高強度公共出行場景的持續驗證,不僅體現了重塑旗下產品的可靠性,更以政府背書顯著增強下游客户對氫能商業化落地的信心。

同月下旬,跨境高端應用取得關鍵突破——香港政府批准的氫能跨境巴士項目採用重塑180kW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以 500km 續航能力匹配高強度運營需求,該項目將為公司未來拓展海外旅遊客運等高價值場景奠定技術公信力,加速國際化商業模型跑通。

至4月底,戰略縱深再獲國家級背書:重塑主導的寧夏銀川1.2萬噸、太陽山1.65萬噸綠氫項目,成功入選國家發改委示範清單。其中,1.2萬噸綠氫制儲輸用一體化示範項目首創「ALK+PEM混聯制氫技術」,配套風電光伏400MW構建智慧能源網絡,並聯合政府推進百公里輸氫管道建設。此舉不僅彰顯技術領先性,同時通過項目的實際應用驗證,更將在后續成為驅動電解槽等裝備銷售增量的關鍵支點。

除了上述部分動態,勢銀(TrendBank)也於近期觀察到,重塑能源步入下半年后,正在加速推動氫能市場部署。其中,在7月9日,重塑能源與欽實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燃料電池技術在內湖、內河船舶中的廣泛應用,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係,加速推動氫能船舶應用走向商業化運營;7月25日,重塑能源與全球領先的低碳氫能資產管理公司 Hy24簽署諒解備忘錄(MoU),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圍繞擴大綠氫生產與分銷規模,拓展氫能電力和移動出行應用場景的核心目標,雙方計劃通過中歐聯合供應鏈與流程模式,推動產業發展、加速市場部署,併爲歐洲氫能市場創造價值。

可以看到,從香港跨境巴士的示範運營,到慶陽民生工程的批量落地;從聯手明陽氫能打通全產業鏈,到攜手欽實集團開拓船舶藍海,再到與Hy24共拓歐洲綠氫市場——重塑能源的每一步,都精準踩在了技術突破、場景拓展與生態共建的關鍵節點上。這些紮實的進展,不僅有力支撐了公司財務韌性提升與現金流轉正,更清晰地勾勒出其「以核心技術為錨、以多元場景為帆」的積極戰略圖景。

步入下半年,隨着國內外合作項目的加速落地與新應用場景的持續探索,重塑能源領先的產品技術競爭力與生態整合能力,正為其在充滿挑戰的氫能賽道上持續領跑注入更充沛的動能。在行業邁向規模化、商業化的攻堅階段,重塑能源憑藉其上半年的優異表現和前瞻佈局,無疑已為下一階段的加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文章來源:勢銀(TrendBank)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