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1 16:19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證券之星
在機器人概念推動下經歷年內15倍暴漲的上緯新材(688585.SH),8月7日披露的2025年半年報揭開了股價與業績顯著背離的事實。公司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2.5%,但歸母淨利潤卻同比下滑32.91%。海外業務成本上升、匯兌損失擴大等因素共同對利潤形成拖累。此外,公司毛利率也持續走低至14.14%。
證券之星注意到,上緯新材此前股價在概念炒作下連收漲停,一度飆升至110.48元/股(前復權)的歷史高峰,其總市值也從年初不足30億元激增至445億元。在上交所重拳監管和公司基本面利空的雙重影響下,上緯新材股價一度跌停回調。截至8月11日收盤,公司股價報88.72元/股,較前幾日創下的歷史高點回撤近20%。
01. Q2淨利同環比直降約七成
2025年半年報顯示,上緯新材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7.84億元,同比增長12.5%;對應歸母淨利潤2990.04萬元,同比下降32.91%。
利潤下滑背后,上緯新材成本端壓力凸顯。今年上半年,上緯新材營業成本同比增長14.24%至6.73億元。公司表示,主要系營收增加,成本隨之增加,以及海運費增加所致。進一步來看,上半年期間費用中,公司財務費用同比增長178.21%至795.95萬元,去年同期為-1017.71萬元。
上緯新材在半年報中解釋稱,利潤下滑主系海外銷售運費及佣金增加約1100萬,二季度新臺幣兑美金匯率急升11.76%,致使海外美金應收賬款造成的匯兌損失約768萬。
拆解單季度看,上緯新材Q1實現營收3.69億元,同比增長10.65%;對應歸母淨利潤2255.06萬元,同比增長22.26%,環比下滑4.58%。但Q2表現懸殊,當季實現營收4.15億元,同比增長14.2%,環比增長12.35%;對應歸母淨利潤為734.98萬元,同比下降71.87%,環比下降67.41%;扣非后淨利潤479.53萬元,同比下降80.36%,環比下降77.43%。
另一方面,針對利潤下滑,上緯新材提及,上半年研發可回收產品檢測試驗費增加約572萬,使淨利潤較去年同期減少。數據顯示,上緯新材上半年研發費用為2149.32萬元,同比增長41.63%,主要系檢測試驗費增加所致。
資料顯示,上緯新材始終專注於新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營業務涵蓋環保高性能耐腐蝕材料、風電葉片用材料、新型複合材料以及循環經濟材料等領域。
除成本增長擠壓利潤外,上緯新材產品端盈利能力下滑同樣對利潤構成挑戰。上半年,公司實現毛利1.11億元,毛利率為14.14%。而回溯2023及2024年同期,公司毛利率分別為16.77%、15.45%。
證券之星瞭解到,上緯新材所處的風電行業競爭風險加劇,去年至今,風電項目招標價格不斷逼近風電整機廠商成本,若未來競爭進一步加劇,可能會影響上游材料供應商的採購訂單。上緯新材方面向媒體坦言,近年來,風電葉片行業處在競爭紅海,公司在風電葉片領域的毛利率持續承壓,市場競爭不斷加劇。
拉長時間看,上緯新材的盈利能力並不強勁。2020年上市當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1.19億元,此后業績出現大幅波動,2021年至2024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257.71萬元、8414.59萬元、7094.21萬元、8868.14萬元,變動幅度分別為-89.43%、569.04%、-15.69%、25.01%。
02. 概念炒作難抵基本面與監管考驗
自具身智能明星獨角獸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智元機器人」)擬入主上市公司后,上緯新材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成為A股年內首個15倍股。
根據7月8日披露的權益變動報告書,智元機器人通過「協議轉讓+要約收購」組合拳拿下上緯新材控制權,擬至少收購上市公司63.62%股權,交易總對價超21億元。交易完成后,上緯新材實控人將變更為鄧泰華,核心團隊包括稚暉君等。
證券之星注意到,2025年「新質生產力」主題的利好政策較多,市場對科技題材的炒作熱情較高,而上緯新材作為科創板首單具身智能收購案例,在機器人概念加持下,遭遇資本市場爆炒。7月9日至7月22日,上緯新材走出十連板行情,並在8月5日創下110.48元/股(前復權)的歷史新高,總市值達到約445億元。而公司2025年初的股價僅6.51元/股,總市值不足30億元。
一系列炒作下,上緯新材股票交易價格嚴重脱離公司基本面。7月9日以來,上緯新材多次發佈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及嚴重異常波動情形的公告。7月31日,上緯新材一度進行停牌覈查,8月5日復牌后再度漲停。公司股價自7月9日至8月5日累計漲幅達1320.05%。上緯新材風險提示稱,如未來公司股票價格進一步上漲,公司可能再次向上交所申請連續停牌覈查,投資者參與交易可能面臨較大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上交所也緊急出手。7月25日、8月1日,上緯新材接連被上交所點名,並對公司股票進行重點監控。8月5日,上交所發佈的關於上緯新材相關情況的通報顯示,部分投資者在交易該股過程中存在影響市場正常交易秩序、誤導投資者正常交易決策的異常交易行為,上交所依規對相關投資者採取了暫停賬户交易的自律監管措施。
在監管干預及增收不增利業績預告的利空下,8月6日,上緯新材在復牌后第二個交易日大幅低開,尾盤封死「20cm」跌停。近日,公司股價有所降温,截至8月11日收盤,該股報88.72元/股,總市值357.9億元。
在行業分析人士看來,上緯新材本輪暴漲的本質是「殼資源+熱門概念」的短期投機行為,而非基本面改善。隨着監管趨嚴和盈利承壓態勢顯現,股價已出現大幅回調,未來若無實質性業務整合或業績支撐,估值可能進一步迴歸理性。
證券之星注意到,上緯新材今年上半年前十大股東出現較大變化。半年報顯示,UBS AG、郝曉華、阜寧縣上品管理諮詢服務有限公司、袁胡雪婧新進前十大股東,分別位列第六、第八至第十大股東。(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陸雯燕)
責任編輯:楊紅卜